黄梅县洪家楼小记

黄梅县洪家楼小记

迁梅廿一世传户裔洪志军/文

洪家楼地处典型封闭盆地中,四山白雪皑皑,盆地中央却春意盎然。冬暖夏凉,坐北朝南的小村庄居住着几十户世代的山民。

黄梅县洪家楼小记

人们常说的洪楼应该指洪家楼,但广义讲是包含毗邻村落及附近村庄在内的行政洪楼村,有时候半山上的中山村人也称自己是洪楼人,黄梅上半乡一般人尤其老年都知道有个洪家楼,近几年随着“自驾游到洪楼”的引导,知道的人就更多了。

黄梅县洪家楼小记

洪家楼背靠葫芦小山,“葫芦”寓意“福禄"。山东西两旁河沟交汇于村前河流,注入垅坪水库。由于山与河流之间地势狭窄,洪家楼先人用智慧的大脑,勤劳的双手建起了楼下睡鸡猪牛羊,楼上住人的古式砖木结构的南向楼房。自东向西约100m,住人的楼上南面有走廊,雨天不用斗笠等雨盖,可不被雨淋或湿脚而相互串门,是清朝时期黄梅三名楼之一。

黄梅县洪家楼小记

依据《洪氏宗谱》记载的推断,明崇祯年间洪家楼就已存在,三四百年来洪家楼人在此世代繁衍,安居乐业。遗憾的是大部分房楼被清末太平军不知何故纵火烧毀,其余部分抗日战争时期又被日军彻底焚毁。现在只能见到洪家古楼被后人拿去盖房子的石条和火砖了…

黄梅县洪家楼小记

后记:黄梅洪姓始祖洪胜之乃江西乐平县礼林镇人,元未辞官隐居黄梅,至今近700年,后世兴盛,子孙繁衍至七大户,计有上元贵、下元贵、传户、上章一、下章一、受一、寿公共7大户。本文作者洪志军是黄梅始祖胜之公第21代孙,传户裔洪家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