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我们体验过死的痛苦,才能体会到生的快乐——《基督山伯爵》

故事缘起于一个前途光明,品格高尚的青年爱德蒙·唐太斯,无故遭小人嫉妒,被诬告叛国,被打入死牢十四年之久。爱德蒙在绝望中,有幸结识了博学多才、道德高尚的狱友法里亚神甫。受到点拔,本来头脑简单的爱德蒙学得一身本领。法里亚神甫临终前把巨额财富的秘密告诉了爱德蒙,爱德蒙在一次机会中逃出监狱,寻得财宝,变成巨富,却得知他的老父亲早已饿死,未婚妻则嫁给了诬陷他的小人。爱德蒙于是改变身份,化名基督山伯爵,暗中报答了恩人,也向他的仇人展开了复仇行动。最后,他放下仇恨,把所有财产赠给恩人的儿子,远走他乡。

读书:我们体验过死的痛苦,才能体会到生的快乐——《基督山伯爵》

小说最让我感动的部分是法里亚神甫睿智宽厚的谈吐。传说中他是个疯子,其实他是一个罕见的智者,而且虽然遭到命运如此无情的打击,仍然敬畏上帝,存心忍耐,他不愿为了出逃而杀害狱卒。从他口里说出了许多高尚而鼓舞人心的话语。他还劝爱德蒙放下复仇的念头。

而目睹爱德蒙逃出死牢,发现宝藏,咸鱼翻身,也是大快人心的。不过随后的剧情,我们的面前出现了一个怪异的贵族:面无血色,毫无人情,醉生梦死磕药,极尽挥霍奢侈,散发着东方大腹便便暴发户的气质,不禁让我大失所望,一点也不像咱们灵秀清雅的梅长苏嘛。

读书:我们体验过死的痛苦,才能体会到生的快乐——《基督山伯爵》

不过还好随着情节的推进,伯爵渐渐地露出了仁慈的一面,剧情也越来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而基督山伯爵的爱情,就没有梅长苏那么幸运了。霓凰与苏哥哥年少分离,多年以后,男未婚,女未嫁;而他们在雨中长亭相认的那一幕,可谓感天动地。而基督山伯爵十四年后浴火归来,他美丽的未婚妻美塞苔丝早已嫁给仇人。虽然美塞苔丝也一眼就认出了爱德蒙,他们泪眼矇眬互诉衷肠,但他们心里都很清楚,他们再也回不到过去。

读书:我们体验过死的痛苦,才能体会到生的快乐——《基督山伯爵》

书中人物的一些道德观也值得商榷。比如贵族把家族的荣誉看得比伸张正义更重要,也就是看重面子过于正义。比如阿尔贝明知道他的父亲干了背信弃义的勾当,他第一反应不是谴责父亲,为因他父亲受苦难的人哀痛,而是罔顾事实,对揭露这一真相使家庭蒙羞的人怒不可遏,坚持要与他决斗。而维尔福先生,明知家里有一个亲人是投毒犯,却为了保住家族名誉,三缄其口,不去揭发,导致其他亲人接连受害。这些人都自称是基督徒,可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对上帝完全的误解。

基督山伯爵也多次表示自己是上帝派来的复仇天使,是在替天行道,而书中人物也没有明显表示反对。其实他们也误解了上帝的教导。关于复仇,圣经罗马书第 12 章第 19 节说:“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或作让人发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因此,上帝阻止人的擅自报仇和自以为义,他要人相信他,把冤情交在最公义的主手里,等候他,一定会以他的方式伸张正义。

当然,基督山伯爵所体会过的痛苦,是让人深深同情的。发生在他身上的不公义,让他有充分的理由愤怒。他有着一些高尚的情操,虽然他误解了上帝的旨意。

当基督山伯爵远走他乡,瓦朗蒂娜说出那句对白“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我才意识到全书已然结束,像失去了陪伴多天的伙伴,真有片刻不舍!伯爵最后的信里说:“只有体验过不幸的人才能体会最大的快乐。莫雷尔,我们必须体验过死的痛苦,才能体会到生的快乐”,受过苦的人都明白,苦难可以生发宝贵的品质,这,就是苦难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