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植物园:打造植物的诺亚方舟

杭州植物园:打造植物的诺亚方舟

最近,一套名为《杭州植物志》的丛书正式出版面世,以其详实的内容、精美的装帧吸引了不少读者的目光。最重要的是,在此之前,杭州地区并没有专门记载植物的专著。这套书就是由杭州植物园牵头编纂的。

植物园是植物的诺亚方舟

《杭州植物志》这套书历经6年才编篆完成,编著人员走遍了杭州的角角落落,对杭州地区开展了系统的野外植物资源调查。全套书共240万字,记载了杭州市城区野生及常见栽培维管束植物1797种。日前,记者专门探访了这本书背后的植物园。

初夏时分,难免有些心浮气躁。但一踏入杭州植物园,浓荫如盖,入眼满目均是醉人的绿,瞬间觉得心旷神怡。

坐拥西湖边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杭州植物园内植物资源丰富多彩,可以用更多的自然绿色环境供人们游览、休息,以及带给游客回归自然的感受和条件。

用杭州植物园党委书记、园长余金良的话来说:“植物园,或许对游客而言就是一个旅游休闲观光的场所,但是对于植物而言,却是它们的庇护港、生存的乐土,是它们的‘诺亚方舟’。”

余金良还说了一番颇为耐人寻味的话:“从另一个角度看,对于我们自身,植物也是人类的‘诺亚方舟’——在紧张浮躁的城市生活中,挑一个周末去瞧一瞧植物园里的植物,哪怕只是走在植物园的小道上,呼吸一下大自然的气息,也已足够幸福。”

杭州植物园:打造植物的诺亚方舟

杭州的水杉都来自这个植物博物馆

从表面上看,植物园与一般公园一样,都是遍植花草树木,但杭州植物园能做的事却是一般公园做不了的。植物园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科研、科普和开发,所以又被称为植物的博物馆,是植物学的园地。

比如,现在在杭州随处可见的水杉,它们就都来自同一个地方——杭州植物园。

杭州植物园:打造植物的诺亚方舟

1943年,植物学家王战在四川万县磨刀溪路旁发现了3棵从未见到过的树木。几年后,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胡先骕和树木学家郑万钧共同将该标本定名为水杉,并于1948年联名发表了《水杉新科及生存之水杉新种》论文,推翻了“水杉早已灭绝”的定论,轰动世界植物学界,被誉为20世纪植物界最伟大的发现。

杭州植物园:打造植物的诺亚方舟

1954年,湖北园林部门给了杭州4两种子,由杭州植物园播种。它们大部分被种在曲院风荷,现在依然还在。

之后,杭州植物园的科技人员想让水杉繁殖得多一点,就想办法搞育种。后来,上海、山东、安徽、江西都到杭州植物园来采购苗木,推广了100多万株。现在,杭州很多地方都种了水杉,像虎跑路两侧、太子湾、曲院风荷,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杭州植物园:打造植物的诺亚方舟

水杉只是杭州植物园培育推广的众多植物中的一种。在杭州植物园里,有种子植物184科739属1369种,3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125株。

杭州植物园:打造植物的诺亚方舟

为全国近百位乡村教师提供自然教育培训

除此之外,植物园也是人们获取植物和生态知识最为重要的核心场所。为了更好地传播自然教育理念,杭州植物园还引入社会资源,将自然教育转化为产业发展,可谓开创了全国先河。

杭州植物园:打造植物的诺亚方舟

2017年4月21日,由杭州植物园、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和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共同设立并落址杭州植物园的“桃源里自然中心”正式启用。

杭州植物园:打造植物的诺亚方舟

余金良告诉记者:“相比城市,乡村拥有更为广阔的自然资源。但由于种种原因,乡村的自然资源没有被很好地运用于科普教育领域。目前,‘桃源里自然中心’已经为全国各地近百位乡村校长和老师提供了培训。”

杭州植物园:打造植物的诺亚方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