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分三类实施,他们却拿不到车补,原因为何?

行政单位公车改革目前基本完成,在编在岗的厅局、市州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全部纳入补贴发放范围。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完成后,事业编制人员能享有车补吗?

2月17日,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正式发布《中央事业单位和中央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这标志着中央企事业单位的公车改革正式启动,并有了明确的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目前,部分省市已经确定明年事业单位公车改革的大体流程和工作方向。

各地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分三类实施,他们却拿不到车补,原因为何?

  • 12月8日,青海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培训和政策解读会,明确将推进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实施完全区别于党政机关“普惠制”的改革,改革政策差异明显。

  • 12月11日,江西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办日前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研究讨论了全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和省直实施方案,并对改革准备工作进行了部署。

  • 12月12日,湖北省召开省直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动员会,公布《湖北省直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指导意见》,正式启动全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省直事业单位将率先实施公车改革,并于年底前基本完成,市县明年3月底前完成。

各地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分三类实施,他们却拿不到车补,原因为何?

事业单位公车改革范围有多大,包括哪些人员?

湖北启动全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涉及省直事业单位共有576家,参改人数约5.6万余人。车改范围包括省委、省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机关本级,以及省直各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根据省直事业单位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区分不同单位性质、岗位类别和人员身份,采取不同的改革措施,主要分为三类实施改革:

  1. 省委、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目前仅有省农科院和省社科院两家,其机关本级将参照党政机关公车改革有关政策实施改革。

  2.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省直事业单位。既可按照省直事业单位有关政策实施改革,也可参照省属国有企业公车改革有关规定实施改革。

  3. 省直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以报销公务交通费为主,以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及其他符合规定的社会化方式为补充,保障参改人员正常公务出行。

各地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分三类实施,他们却拿不到车补,原因为何?

青海省事业单位车改从单位和人员两个方面限定改革范围,参改单位范围为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直属非参公事业单位、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各部门所属的非参公事业单位。参改人员范围为按照中央和青海省领导干部履职待遇及公车管理的相关规定,所有原符合公车配备条件的岗位和人员,已经实行实报实销方式保障公务出行的岗位和人员维持现行方式。

事业单位与党政机关车改政策有哪些不同?

公务员公车改革已经基本完成,科员最低500元。事业单位实行公车改革后,编内人员能领到多少钱呢?

青海在实行公车改革后,在补贴发放范围方面规定党政机关除了小部分保留实物工作用车的岗位和人员外,在编在岗的厅局、市州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全部纳入补贴发放范围。事业单位车改实施完全区别于党政机关“普惠制”的改革,只有少数岗位和人员可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其主要为厅级干部。也就是说,青海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完成后,只有部分单位主要负责人(副厅级及以上)能领取公务交通补贴。

各地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分三类实施,他们却拿不到车补,原因为何?

事业单位公车改革与党政机关车改政策有诸多不同,厅局、市州级及以下公务员全部纳入补贴发放范围,但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后只有部分“领导”能领取补贴。针对这种差距,你有什么看法呢?

了解更多公考、社会资讯,关注重庆中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