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营销:如何成为社交高手第十五课——交谈时使用眼神的技巧

有位叫“梦想是永生”的头条号粉丝给我留言。他是这么问的:

“刘老师,我看你的文章,想请教你个社交问题。别人说话时,我会看对方的眼睛,但是看一会儿就会觉得很别扭,感觉给对方很多压力,然后就会很紧张,胡思乱想,请问这时候应该怎么办?”

我从留言里发现,很多用户都有与这位同学类似的问题。现在我就来跟你说说, 与人交谈时,眼神究竟应该看哪里。
社群营销:如何成为社交高手第十五课——交谈时使用眼神的技巧

交谈时,眼神交流的四个原则

其实,不敢与人对视,是在社交中再正常不过的现象。这些问题,用英国著名的动物学家Desmond Morris来归纳一下,就是:

“当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相视的时候,这两个人会立刻发现自己很矛盾,既想要和对方有眼神接触,同时又想要避开对方的眼神。如此的来来去去,便发展成人类一套复杂的眼神移动模式。”

在闲谈中,哪怕你的话题找对了,但身体语言不对,那整个感觉也不好了。

有人妙语连珠,但眼神鬼祟游离,人就显得猥琐,撑不起场子。

那么,社交中是不是一定要直视对方呢?这也不能一概而论。

怎样处理你的眼神,取决于你和他的地位,你们所处空间的大小,以及你们关系的疏密。

我来给你几个原则。

原则一:别人和你说话时,你的眼睛一定要看着他。

我强调,“一定”!因为你需要通过眼神传达“我尊重你,我喜欢你”的信号。

还记得我在前面的课程里面说过的吗?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而我们的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你通过直视他的眼神,表达出这样的意思:

“你说的每个字我都很感兴趣,请继续说下去。”

原则二:你和别人说话时,眼睛可以看到别的地方,但不要过分东张西望。

你在说话时,思维是跳跃、发散的,同样,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说话时候的你正在做活跃的思考,所以你的眼神可以跳跃。

但你的眼神从他面部游离开的距离不要过大,频度不要过高,否则就像在掩饰事实,或是在撒谎了。

当你遵守这两个原则时,对方会觉得你谦和,和你在一起没有压力。

为什么呢?

在社交学中,有一个VDR理论,英文全称是:Visual Dominance Ratio,翻译为“视觉支配比”,具体计算方法是:

VDR等于“对方说话时直视你的时间”除以“对方倾听你时的直视时间”

VDR数值越大,就暗示了这个人地位越高,越有权势。

比如领导给你下达指令,他在讲话时会直视你,这个时间很长;你向他汇报工作时,他可能在看自己的手机,倾听你时的直视时间就少。

这样一来,用“对方说话时直视你的时间”除以“对方倾听你时的直视时间”,VDR数值就很大。

同理,如果你在谈判时要给对方制造压力,可以有意加大这个VDR的数值。

反过来,你在第一次与人交谈时,如果想让对方觉得你有亲和力,愿意接近你,你可以有意减小这个VDR的数值。

也就是遵守我们的原则一和原则二:你在倾听时直视对方的时间,多过你在说话时直视对方的时间,这样,VDR数值就小了。

原则三:空间越小,拥挤度越高,越不需要做眼神交流。

比如电梯间里,你只需要在交谈中,偶尔地向对方投过短暂的一瞥。

在太狭小的空间里,不需要做直接的眼神接触,否则双方都不舒服。

原则四:你和对方越熟悉,越不需要做眼神交流。

因为你们很熟悉彼此,不需要靠眼神来袒露内心了。你们俩对话时,一个盯着面前的饮料瓶,或者一个看着窗外,都可以。
社群营销:如何成为社交高手第十五课——交谈时使用眼神的技巧

主动用眼神加强自己的社交魅力

当你运用以上四个原则以后,应该不会对眼神接触有困惑了。那么,咱们再来进阶一下,尝试主动用眼神来加强自己的社交魅力。

社交高手不会只一个劲儿地找人说话,他会熟练的使用肢体语言。比如他会利用眼神交流来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

眼睛和心的距离是最近的。

通过眼神,你能感知到现场哪位想和你交流,通过眼神,你也能从人群中挑选出一个人来,让他知道你想和他单独聊。

眼神还能放大你的情绪表达。

社交场合上,人声鼎沸,你传出去的信息需要经过各种噪音的过滤,才会到达对方。所以,你的情绪表达需要比平时放大、夸张。眼神能帮你做到。

比如,睁大眼睛表达惊讶、微微眯缝着眼睛表示疑惑、迅速眨一下眼睛表示好奇,带着笑意的眼神表示感谢等等。

如果你知道通过眼神与人交流,那么人家会觉得你很会说话。

所以,不要小看眼神,我们说“眼神技巧价值千金”也不为过。愿你的眼神获得自己的生命。

好了,这一课分享结束了。
社群营销:如何成为社交高手第十五课——交谈时使用眼神的技巧

本讲小结:

与人交谈时,你可以根据你和他的地位,你们所处空间的大小,以及你们关系的疏密来判断如何使用眼神。

同时,在社交场合中,你还可以尝试主动通过眼神增加自己的魅力。

欢迎你继续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互动,说出你与陌生人社交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我会一一给你答复。

我是刘志伟,一个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不站队的营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