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案延期至明年6月,準備搏一搏的「小而美」平台怎麼辦?

備案延期至明年6月,準備搏一搏的“小而美”平臺怎麼辦?

中小平臺是黯然退場還是絕地求生,不僅取決於平臺,也取決於市場,中小平臺的出路在哪裡?

來源:p2p頭條(p2pwangdai)

據網貸之家發佈的網貸行業2018年6月北上廣地區平臺運營報告,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北上廣正常運營的網貸平臺數量為998家,已經跌破1000家。

備案延期至明年6月,準備搏一搏闖關的“小而美”平臺怎麼辦?

根據之前監管文件的要求,平臺紛紛爭做“小而美”,現在備案延期,給體量大的平臺爭取了更多的整改時間,反而對於中小平臺而言壓力更大。

備案成本高是一方面,行業“馬太效應”也是一方面,平臺想做到“小而美”其實很難。缺乏優質資產端、獲客成本高成為壓縮中小平臺生存空間的兩大“殺手”。

中小平臺是黯然退場還是絕地求生,不僅取決於平臺,也取決於市場,中小平臺的出路在哪裡?

備案成本高

備案延期前,大平臺焦灼,中小平臺卻是另一番光景。爭做小而美,沒有存量資產,沒有違規業務,搏一搏,備案就能拿到手。

之前不少中小平臺認為,銀行存管、三級等保、法律文書,該準備準備,拿到備案就是一番新天地了,就算壓力大點也有奔頭啊。

可現在,備案延期至明年6月,準備搏一搏闖關的“小而美”平臺怎麼辦?

隨著備案延期已成定局,中小平臺面臨的不僅是備案成本高的壓力,還有優質資產端少的窘迫,獲客成本高也讓中小平臺雪上加霜。

捱過監管期這種願望要實現就更難了,對於一些實力不強或無法負擔整改成本的小、弱平臺,甚至是抱有僥倖心理只想捱過監管期的平臺來說,延期越久壓力越大。

而有一些中小平臺,在合規成本高企的情況下,沒有資金實力的中小平臺都難以越過如銀行存管等合規門檻。

對平臺來說,目前已知的監管內容如存量大額項目的清理、信息披露等合規舉措,平臺是可以通過時間解決的。

可是,監管要求的網貸備案、銀行存管及相關牌照等,受平臺資金實力、技術實力影響較大,面臨的困難往往是先天因素導致,很大程度上通過時間也難以解決。

已有市場積累的大平臺,在接下來的時間,會加快整合自身資源,進行集團化升級。所以,對於中小平臺來說,日子會越來越難熬。

隨著行業清洗潮的來臨,P2P行業已進入了下半場,有實力的大佬正在加速佈局,而中小平臺的生存空間卻在緊縮,未來行業兩極分化將更加顯著。

在監管趨嚴、政策從緊的今天,一大批中小平臺選擇轉型或者良性退出將會成為趨勢。

“馬太效應”來襲

最近行業雷潮不斷,投資人信心不足,網貸行業內品牌知名度高、背景實力雄厚、資產端強的平臺,比中小平臺更受歡迎,投資人和借款人往實力強的平臺的流動趨勢也愈發明顯。

在監管依然嚴格限制P2P網貸業務規模的情況下,很多中小平臺難有新資金流入,就容易出現“斷糧”的情況。

大平臺通常擁有自己的一套完善、嚴謹的風控管控體系,能夠實現最大限度規避風險,提升客戶資金安全性。

另外,大平臺經過多年的行業耕耘,已經積累了很多美譽度,特別是背後有雄厚的資金、專業的團隊做後盾,對風險的把控能力要遠遠超出中小平臺,這顯然對大多數中小平臺來說不是好事。

在踩了一波又一波的雷之後,投資者的不安情緒逐步蔓延,當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更加關注理財的穩健與安全時,優質的大平臺就成為用戶的一個優先選擇。

目前整個市場資金流動性緊張的大環境下,不合規、經營不善的平臺不斷“爆雷”。而隨著問題平臺的持續出現,投資人對背景較差的平臺態度也越來越謹慎。

不僅僅是投資人會對平臺形成“馬太效應”有影響,資本更青睞優質大平臺,資產端也將逐漸向優質大平臺傾斜,中小平臺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了。

總的來說,整個行業經歷了這次雷潮之後,將會呈現更加明顯的馬太效應,網貸平臺將強者越強、弱者愈弱。

出路在哪裡?

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和發展,P2P網貸告別了瘋狂發展階段,裂變與行業集中度加劇,大平臺頻頻崛起,中小平臺舉步維艱,如何衝出重圍成為中小平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對於備案壓力,也有不少中小平臺選擇“賣身求生”,行業內平臺買賣的案例不少。當前,行業內充斥著收購殼平臺的消息,監管政策也鼓勵平臺併購重組。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也可以成為中小平臺的出路之一,相對於掙扎求生,資源整合對行業來說更合理,對平臺而言也是雙贏的選擇。

但是,隨著備案延期,之前計劃買殼過備案的大平臺意願也會降低,反而讓中小平臺的買賣市場不那麼樂觀了。

退一步而言,中小平臺要繼續堅持運營的話,除了資金端的獲客成本高企,優質項目資產難以拓展也成為制約大多數互金平臺發展的桎梏。

對現階段大部分互金平臺來說,只有在細分市場領域尋求突圍和創新,專注於不同領域,不同人群的細分市場,構建差異化優勢和競爭壁壘,才能真正提高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相比於大平臺橫向投資品類拓展,加大與外部機構的合作,中小平臺在橫向發展上既沒有優勢也缺乏資金。未來中小平臺深耕細分領域,縱向深化產業鏈上下游資產端開發或許是比較好的出路。

發力資產端,創新、走差異化發展之路是中小網貸平臺實現逆襲的最好途徑。另一方面,發力資產端,讓資產端依附於有發展前景、高度符合網貸風險控制原則的產業,迴歸於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

但是,中小平臺的生存空間已經被壓迫到少得可憐,現在只剩下看似有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