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跨境電商下一張王牌

對於中小跨境出口電商企業來說,定位垂直領域,精細化運營產品,做到“小而美”,是較好的突圍方式。

打造“小而美”品牌,重視產品質量把控,強調技術創新,

不打價格戰,創造高利潤產品。

儘管從長期來看,“小而美”模式還有很多障礙需要解決。

但不可否認的是,“小而美”企業在未來必定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所以,不管你要你要不要走“小而美”路線,你也應該先要了解“小而美”。

十年前,馬雲在APEC中小型企業峰會上首次提出“小而美”這個概念。

因小而美,因小而偉大”,他將中小企業視為世界經濟未來的驅動力。


“小而美”:跨境電商下一張王牌

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認知的偏差也導致了各路人馬對“小而美”的解釋具有差異。

有人理解“少而精”,有人則理解“小即是專注”。

馬雲與他的18羅漢建立阿里帝國,獲得世界矚目的成就。

當今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傾向於“斷舍離的精緻生活”,撇棄以往“雜亂多”的生活節奏。

商家也應時刻跟隨時代步伐,調整經營戰略,緊跟趨勢走向。

或許你會問我“怎樣才能小而美呢?”

找一個點,將它做到極致

定位的本質是企業或品牌在顧客心中擁有最寶貴的不可再生的“心智資源”。

品牌定位是經營店鋪的靈魂,則需要把握市場趨勢,通過定位佔據用戶的心智資源。

自身的定位同樣決定了產品的方向以及產品的表達方式。

創新是必經之路

產品的同質化結果,則會面臨降價求售的情況,

這是大眾商家針對面臨困境所做出的選擇。

所以價格的壓力逼迫企業必須不斷的創新,這裡的創新不單單的產品的創新,

包括服務創新、營銷手段的創新,而這裡的創新也就是需求差異化的過程。

優質的產品即是最好的宣傳方式

如果產品沒有選好,後期的設計、推廣環節都很艱難。

從消費者的角度思考,針對目標市場的銷售產品都有地域性或者文化特性。

賣家在初期時可以選擇一款爆款來維持初始的銷量。

受大環境影響,近年來,我國傳統外貿增速持續低迷,而跨境電商卻逆勢增長。

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成為中國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

於是,跨境電商成為炙手可熱的風口行業。

引得中國傳統企業的大規模進入,也使得這個行業出現百發齊放、欣欣向榮。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說過關於跨境電商的問題走向,

與此同時,跨境電商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只要進入跨境電商就能獲利的野蠻搶錢期已過,

如今,無論是剛從傳統企業轉型過來的中小企業,還是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和規模的跨境電商企業,都需要思考如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這時,企業是“小而美”還是“大而全”的路線,也成為一個值得探討和交流的問題。

“小而美”:跨境電商下一張王牌


目前,對於“小而美”模式,有人在討論,有人在質疑,有人在觀望,也有人在實踐。

實際上,從某種意義上講,小而美是一種可持續性發展的戰略,

它可以滿足特定消費人群的特定需求,甚至佔領客戶的心智,從而創造出更多的商業價值。

跨境電商品牌出海,小而美的產品和本土化將會是下一張王牌

避開巨頭們廝殺激烈的正面戰場才能生存再發展,是互聯網創業的潛規則。


“小而美”:跨境電商下一張王牌

這種新的電商發展趨勢,讓電商生態更加多樣化。

對於大部分的中小型電商來說,是新的契機和發展機遇,

企業領導者要對市場有敏銳的反應度,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適合自身企業發展的方向。

在自己的市場裡做好、做精,才能夠使企業在行業內長遠,持續地發展。


或許你會問我:目前,跨境電商好做嗎?有什麼發展機遇呢?

法規

電商法規規範中國跨境市場

國家法規的干預提升了市場整體品質,

促進跨境電商行業的健康發展,打造全球化跨境電商趨勢。

市場

“一帶一路”開放市場紅利

線上商貿關係從歐亞地區拓展到歐洲、亞洲、非洲多國,呈現出蓬勃的新活力。

需求

跨境消費更頻繁,品類更多樣

海外商品購物需求不斷增加,消費升級將推動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的持續增加。

隨著“一帶一路”和“供給側改革”的建設,跨境電商迎來了發展的新空間新機遇,但是與機遇並行的是更多的困難和挑戰。

或許你會問我:那麼,跨境電商將會面臨什麼挑戰呢?


競爭

跨境電商成主流,競爭更激烈

市場規模龐大,人人都想從中獲得價值回報。

跨境電商企業如雨後春筍,2019年跨境電商以其普惠、便利、豐富等優勢,已經進入持續增長期。


監管

跨境電商政策監管更加嚴格

電商法規範了市場,限制了個人海外代購的資質,

需要企業資質才能從事跨境電商業務。


對接

跨境電商對接過程複雜

海關接口、用戶實名、商品稅率等流程複雜,需要選擇更專業的跨境電商服務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