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服装店打工仔到拉链大王,他营造品牌培养人才年获利3亿

最初,浔兴股份创始人施能坑,只是一家服装厂的打工仔,“每天就是画图样、缝纫、制衣、包装、搬运”。凭着机灵肯干,施能坑颇得厂长的赏识,每到年底发奖金,他总能多得三、五百。5年的时间,也攒下了一万六千块。在攒下1.6万,同时又有服装行业一定经验之后,施能坑大胆选择了创业。上世纪80年代,大家比较喜欢稳定工作的时代,敢辞职创业是胆子是很大的,迈出这一步,需要很大魄力、勇气。

从服装店打工仔到拉链大王,他营造品牌培养人才年获利3亿

上世纪80年代,福建晋江、石狮的商业潮兴起,当大家都纷纷瞄准鞋业、服装业等市场时,施能坑却瞄准了另类市场,选择了服装的辅料——拉链。经过市场调查后,他拿着1.6万元,坐火车到北京拉锁总厂买来拉链,几个兄弟自己用小铁锤敲敲打打加工后,再拿出去卖,开始了创业之路。

在早期,为了降低成本,请不起别人,施能坑就发动全家,一起上阵。“我们兄弟自己当工人,连孩子们也是从最苦的工序做起,为了及时出货,一天下来有时候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搞得浑身都黑不溜秋的”。

在早期,施能坑为了打开销路,也是吃了很多苦,和所有创业者一样,最初打开市场非常难,只能一家一家生磕。那段时间,施能坑每天五点不到就出发,背着2000多条拉链,一走就是一天,肩膀都能勒出两条血印,有时候,没有回家的公交了,施能坑就在火车站凑乎一晚上。这样逐渐打开了客户,之后又打开了批发市场和商场,逐渐在晋江打开了销路、又逐渐扩展到福建其它地区,几年下来,他赚了三十多万。

从服装店打工仔到拉链大王,他营造品牌培养人才年获利3亿

之后,在积累了一定实力,随着拉链好卖后,施能坑不甘心只做中间加工环节,他要做上游,决定自己开厂。于是,施能坑把三十万全部投了进去,成立浔兴拉链厂,“自己开厂,自产自销。”

浔兴拉链随着在福建市场站稳之后,选择了走出区域、陆续开始其它市场的开拓。一方面,它在国内更多地区、开拓更多市场,在中国市场占据更多份额;另一方面,它还做了国际市场的开拓,现浔兴拉链已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并设有SBS办事处、专卖店。

在上世纪90年代,施能坑就在报纸上刊登招聘广告,“欢迎应届大学生加入”。很快,企业收到了两个武汉大学毕业生的来信,施能坑非常重视,亲自给大学生回了信,介绍了一些浔兴的发展情况,并解除了他们关于待遇、生活的一些顾虑。如今,经过十几年的锻炼和培养,这两个大学生,一个成了浔兴的总经理,一个成了浔兴技术研发部的部长。

从服装店打工仔到拉链大王,他营造品牌培养人才年获利3亿

2006年浔兴拉链在中国深圳证券交易所的A股上市,成为目前中国拉链行业唯一的上市公司。浔兴拉链是一个注重技术研发投入的企业,施能坑在浔兴成立了技术研发部,采取引进、吸收、创新的路径,自创业以来,施能坑先后主持开发产品、工艺等项目200多项,其中包括“隐形拉链”等40多项获得专利,这都为浔兴拉链的市场拓展打下了良好的空间。今浔兴拉链年销量达3亿多元。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chuangyejia),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