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00萬在西安算有錢人嗎?

「西安房哥&房叔 」是本地唯一的業主房產自媒體平臺。直言購房真相,我是西安房叔!

底下這張圖是4月底的時候,我去踩盤路過西大街二手房交易市場門口拍的,隨處可見焦急的人群三五紮堆,用電動車,髒兮兮的衣服,雜亂的髮型,呆滯的眼神來掩蓋自己百萬富翁的身份;

有100萬在西安算有錢人嗎?

房價漲了大部分西安有房的人都成了百萬富翁,對於沒房的,則是百萬負翁;我當時發了朋友圈,有人私聊我,房叔,我前幾年買了兩套房子現在轉手賣了,能掙100萬,我算西安的有錢人嗎?

百萬負翁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一百萬都是一個難以企及的數字,辛苦工作,每月省吃儉月,可能八年,十年都不一定能攢到這個數;

或許去買彩票,博的那千萬分之一的機會,或者你家遇到拆遷;但一旦傍上房子,遇到漲價,夢想便能輕鬆照進現實,買房發家致富成為一種捷徑。而在捷徑之下,各種契約精神隨便違背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有100萬在西安算有錢人嗎?

這段時間,在西大街的二手房市場,上演著和老太太早上超市搶雞蛋同樣的場景,中介,買房的,賣房的,大家都象焦急的蒼蠅水洩不通的圍在窗口,生怕自己錯過一次發財致富的機會;

在這個機會下,毀約卻是常態,房東任性毀約,隨意加價,一天一個價,早上下午一個價,買的人要麼答應,要麼咱就打官司,無非就是賠個違約金的事情,但轉手一下就多賣20萬,利益燻黑了人的眼,而作為買的業主之間,也是你出100萬,我就120萬,房東中間搖擺不定,我在這喝茶,你們自己競價誰錢多誰來,這種還算有點契約情深,起碼在買賣之前價格是固定的;

而我們更多看到的是銀行錢都放了幾個月了,就差一步過戶,房東這邊坐地起價,一副我就是趁火打劫,你能奈我何的態勢,買新房時,業主和開發商是仇人,而二手房市場,房東和你又成了仇人。

全民搶房

即便市場如此混亂,即便是霸王條款,買的賣的人依舊是排了隊往裡鑽,都奔著兩個字去——買房,

全國人民都不相信房價會跌,大家都覺得買房能發財,我們工資的體現是通過房價,我們生活質量的高低是房子決定,我們能不能渠道媳婦還是房子,房子,房子,都是房子,包括那個賣了房子掙了100萬的業主,我問他買房為了什麼,答覆還是買更大的房子。

有100萬在西安算有錢人嗎?

為什麼我們一有錢第一件事想到的就是買房?沒錢要買,有錢買更好的,哪怕借錢也得買。不單是普通大眾,包括名人,我就記得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記者問750萬獎金怎麼花的時候,答要在北京買套房;

韓庚也說擔心自己過氣拼命買房。

買房保值

對於非炒房或者買房發財的普通人而言,房子首先是保值的硬資產,不會像股票那樣大跌大落,也不會今天暴富明天破產,普通人的生活還是圖一個安穩;胡辣湯從一塊五漲到了七塊,饅頭從兩毛漲到了一塊,錢是越來越不值錢,包裡的毛爺爺今天還是紅臉,出門轉一圈就變成綠的了。

但房子不一樣,即便不增值但還是保值的,誰都知道房地產是中國的支柱產業,誰都知道房價和城市收入綁定著麼,只要城市發展吸引人,房價就不會低,最不濟碰到調控沒法賣,起碼還是可以自住的,不行租也行,這是錢生錢的買賣;

有100萬在西安算有錢人嗎?

而100萬放手裡如果不置換成硬資產,明年就不是100萬了,房子就成了財富的象徵,總有人羨慕拆遷戶,羨慕的其實是不用太多努力,手裡就有幾套房的事實,這是保值需要。

生活必需

此外還有生活需要,對於年輕人房子大部分還是用來住的,結婚娶媳婦丈母孃要求,哼哧哼哧費勁住進去了娃又要上學,西安上學這麼緊張但搞一套學區房就能解決,於是為了上學買房的需求又出來了;

孩子長大以後也有獨立的需求,結婚生子再一個循環,依舊要買房,等我們老了條件好一點養老又要買房,而像現在這樣,想要發財的買房還是最快途徑,房子成了生活必需品,從我們牙牙學語學語到草長墳頭,中國人的一生就是被房子綁著,怪不得老話說有恆產者有恆心,恆產還是房子。

都是逼得

除了上面的剛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被逼的,這十年來,西安人工資翻了多少,房價又翻了多少。對於大部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縱然西安的行情還沒到今年客廳明年廁所的境地,

但去年三室今年兩室,去年預算100萬今年就得150萬,工資壓根沒動,而房價過出來的這50萬要從哪裡籌來?

有100萬在西安算有錢人嗎?

這種現實逼得人不得急。即便有限購,限售,限價,限貸,即便再有房子是用來住不是用來炒的紅線在頭上,但看每次物價局的備案價,都是在穩中有漲,一個月幾百看著沒多少,一年下來就幾千塊了,這可是按照平米算的。

畢竟在現在的市場,壓根就沒給你考慮高價的時間,排隊,搖號,搶房,像超市大減價一般所有人一起往前衝,看似麼有人逼你,實則是有隻無形的手在背後推動,表現為媒體上關於討論房價的話題多了,身邊的鄰居都在買房,西安限購又搖號了,二手房價格瘋長,這些信號匯聚起來有一個詞,叫買房預期,叫你不買就被剩下了,咱們國家人這麼多,誰都怕被剩下了,誰都怕吃虧,於是誰都去買房了。

都說中國人有錢了,但有錢之後,除了買房還能幹啥,創業,炒股,甚至打麻將,什麼都比買房的風險高,於是我們選擇了最安全的一種方式;

手握一百萬不能帶給你安全感,但房子可以,現在只要一提房價上,無論是西安還是成都,都是兩種聲音,沒買的怨氣一片,痛罵***炒房,買了的慶幸上車早,大家雖然都是剛需,但依舊誕生了買房鄙視鏈,這還不是富人對窮人的鄙視,而是窮人之間的相互攻擊,買房從經濟問題變成了人性的博弈;

有100萬在西安算有錢人嗎?

但轉念一想,無論早買晚買,咱們窮人買房是為了住,住進去這事就完了,即便5000漲10000了,你能把自己窩賣了,賣了住哪兒,一套已經身背30年貸款每月打工了,炒房和我們有何關係,靠著買房發財的人首先是手裡有錢的人,那是錢生錢。

誰在炒房

只不過西安二手房倒掛,一手房限價,40萬人落戶,大家一起搶房的現狀給了投機者空隙,好聽點叫趕上城市發展的紅利,難聽點不就是來炒房的麼;之前沒有機會,反倒是限價和限購捧紅了市場,提高了所有人買房的預期;

16年西安總是高喊著去庫存,滿城的韭菜樓多到全民擔心這房子都賣給誰啊;現在突然之間就成了庫存不夠到處都缺房;16年收入不高房價按當時看也不低,沒有人買,18年房價真高了,比16年高了很多,收入還是低,但到處搶房;

仔細回顧這個過程不就是限購,限購升級,限購再升級,限價限購,說是調控的政策反倒不斷在給大眾傳遞房子稀缺的表象,一臉懵逼的我們趕緊把手裡的錢一股腦拿出來換成房,生怕錯過大西安發展紅利。

有100萬在西安算有錢人嗎?

偶爾有幾個明白人出來提一嘴,這地價越來越高,房價又在限價響應房住不炒號召,一高一低之間這不科學呀,限價沒把房價限住,反倒讓人恐慌了,尤其是二手房價格倒掛以後,多少人眼紅的看到只要自己買了房,也能變成為所欲為的房東,於是但凡手裡有點錢的就一起搶房,老婆孩子大姨媽小姑父都叫上,搶到房就和撿了錢一樣;

本來呢可能只有500人是要買房子的,在這種買房迅速發家的氛圍下,可能進來了5000人,這種帶來的焦慮壓迫感遠比16年的時候說鄭州人來西安炒房的更大。帶給那些沒買的人的焦慮則是,全國人民都在炒房發家,我怎麼辦,並且每天二手房交易市場的火爆也確認了炒房的確實發家了,一套房轉手就是50萬,瞬間距離西安有錢人的標準更進一步,這上個班得掙多少年呢?

房叔有話

我有時候也在想,如果西安房子都到了買了轉手就爆發的地步,這些高價房子賣給誰呢,有房住的自然不屑,還不是沒有地方住,想買房安家的剛需麼,只不過是買的晚的剛需為早買的剛需接盤了。

真是全民炒房的時代,那背後一定是滿地雞毛,一定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