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衣锦还乡却没有大张旗鼓,为何走到村头就下车步行?

Power_G




福垊先上答案:窃以为因为孔孟、留洋、郭子仪、后路还有父老乡亲!

沐猴而冠的项羽把西楚王国的国都定在老家。仗义痞气的刘邦想把汉皇朝的首都定在老家。他俩都没成功,但晋(山西)王阎锡山实现了还很成功!



从没那个军阀像他一样控制家乡四十来年(1911年10月29日-1949年4月24日)。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是每个人的梦想,但阎锡山的方式不太一样。每次回故乡都是轻车简从,从不叨扰地方,一入街巷晋王变晋民,全然没有架子。见到父老乡亲,都嘘寒问暖,亲切问好。那么他到村头就步行的详细原因是什么呢?


阎锡山故居


第一、受教育有关。



阎锡山少时读孔孟,长大又赴日上军校。他这个武夫可以用儒将来形容,他最推崇儒家的“中庸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他一直紧跟北洋的,加上日本重礼仪,也决定他对任何人都不会过于偏激,总能做到凡事留一线,以后好相见。对于自己的父老乡亲,就更善待了。

第二、留后路有关。



①那时各种新旧军阀,争来斗去,朝不保夕。稍不小心,今天你是晋(山西)王明天你就可能是晋奴,甚至家破人亡。典型的如齐(山东)王张宗昌,这个三不知(钱、兵、女人数量)的混世魔王,出尽风头,成为人见人恨的笑柄。被人刺杀后,还暴尸一天,乡亲拍手称快!



②再加上唐朝山西有个汾阳王郭子仪的榜样。他能做到开门让大家看见他像奴仆一样给妻女梳妆,他能做到父亲的坟墓被挖而能对皇帝流泪自疚。所以他再造唐朝功盖天下上不疑,统帅三军权倾天下朝不忌,穷奢极欲而人不非。终成七朝元老!人生大赢家!

第三、乡土情有关



家乡养育了他,他不忘本,他励精图治,只为回报乡亲。但并没有像网上传说的一直都是人人都有饭吃,娃娃都有学上。在灾荒时,他也做不到这点。但他一直在努力!

福垊以为在地方建设上,他与粤(广东)王陈炯明齐名,可称之为南陈北阎。陈炯明提的是联省自治,他提的服从center命令,保卫地方治安,与邻睦好。“上奉天子,保境安民”是五代南楚马殷的主张,被他承袭。

①他比陈炯明更会建设。他主政山西期间,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创办技校,提升技术,实行包工制。

②多次拒战,为民谋利。培养民德、提升民智、让民获利。豫、鲁、冀、秦等地灾民、人才大量涌入。人口红利更促进山西发展,被评为模范省。

③兴办产业,发行债券。大力发展水利、蚕桑、造林、棉麻、畜牧。发行各种债券,促进金融繁荣。为父老乡亲的福祉而努力,故而深受晋民爱戴。这也为他学田横五百士造出的太原五百完人提供了土壤,其实自杀的有40来人。



最后简述下其生平。阎锡山生于清光绪九年一八八三年九月初八周一,卒于一九六零年四月廿八周一,天秤座,山西布政使司代州五台县河边村(今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河边镇河边村)人。阎锡山故居也叫河边民俗博物馆。


福垊


阎锡山不是十恶不赦的坏蛋,他虽然发达了,但他不忘初心,不改初衷,知道无论混到什么程度,都是这个村的人儿,家乡父老永远是自己最亲的人。

东渡日本求学,学成回国革命

1883年10月8日,阎锡山出生于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今山西定襄县河边镇),他少年辍学,跟着父亲学习经商放债,搞金融投机,但很不幸,他的金融才华不足以抵挡金融风险,父子俩遭遇一次投机惨败后,被迫逃亡太原躲债。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次惨痛的失败却彻底改变了阎锡山的命运。

1902年,在太原打工的阎锡山重拾书本,考上了山西武备学堂,又被公费保送到日本留学,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并接受民主革命思潮,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闹革命。

1909年,26岁的阎锡山学成回国,加入新军,他承担着一个重要的使命——在山西新军中秘密从事革命宣传,争取更多革命力量的支持,以便待司机成熟,发动革命。

参加辛亥革命,成为山西都督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全国各地蜂起呼应。10月28日,阎锡山等联新军中的革命志士,毅然发动起义,并于次日攻占太原,杀死山西巡抚,成立军政府,公推阎锡山为山西都督。

参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在山西的统治,这是阎锡山一生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从1902年读书,到1911年成为山西都督,阎锡山的咸鱼翻身只用了9年。

从此以后,无论是袁世凯称帝,还是北洋军阀当权,以及军阀混战、两次北伐、国民政府统一和日本入侵,阎锡山在山西的地位都牢不可破,他对山西统治长达38年之久。

不到10年,从一个打工仔,成为山西最高长官,阎锡山的成功堪称屌丝逆袭,励志典型。

衣锦还乡风光,村口下车步行

中国历来讲究衣锦还乡。《史记·项羽本纪传》记载,西楚霸王项羽攻占咸阳后,有人劝他定都关中,可王天下,但目光短浅的项羽因思念江东故乡,急于东归。不过,与其说他思念故乡和家乡父老,不如说他想要衣锦还乡,项羽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 ’


这便是成语“衣锦还乡”的来源,说白了就是虚荣心。古往今来,中国所有的成功人士几乎都逃不过这一点,无非是成就大小不同,虚荣心轻重不同而已。

1911年临近春节时,阎锡山在外闯荡数年未归,突然有了回老家探望父母相亲的想法。

领导一句话,下属跑断腿。手下一听,这是阎老大功成名就,准备衣锦还乡了,于是赶紧跑上下跑下,好一番忙活,回头禀报阎锡山:

报告都督!公车安排好了,节日礼品装了30大车,侍从配了100多个,就等您一声令下,咱这就军车开道,锣鼓喧天,一路拉风,衣锦还乡了!

阎锡山看了看,大笔一挥,只要1辆吉普车,2个侍从官,还有1个司机,就颠颠回家了。

一路之上,阎锡山轻车简从,没有通知沿途各级官府,悄悄回到了五台县河边村。

车开到村头时,阎锡山突然让司机停了下来,他换上自己老祖母亲手给他做的粗布衣服,然后让司机把车停在村头,自己一个人步行走进入村里,回到了自己家中。

有人可能认为这是作秀。但实际情况是,自从1911年开始,阎锡山每次回老家,都是1车、3人、几个简单礼盒,每次都把车停在村头,步行回到家中。这样一条不成文的回家规矩,从1911年到1949年,阎锡山一共坚持了38年。

遗憾的是,1949年,阎锡山选择离开山西,追随蒋介石去到台湾。离开山西这个生他养他的一方热土,阎锡山的晚年生活并不幸福,他一直希望返回祖国和故乡,但始终未能成行。

1960年5月23日,阎锡山病逝于台北,终年77岁,葬于七星区阳明山。

阎锡山在山西生活了大半辈子,最终却客死他乡,不得不说这是命运的捉弄。只是阎锡山不知道的是,他在山西的故居被人民保护的很好,一直等待着他归来,这应该让他颇感欣慰吧!

从政治上来讲,阎锡山是地方军阀,是盘踞山西数十年的土皇帝,他两面三刀,跟谁都是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但阎锡山不是十恶不赦的坏蛋,他生在山西,长在山西,一辈子很少出山西。

山西是他的根,是他的脉,是他的生命所在,所以阎锡山始终热爱这片土地,热爱山西的父老乡亲。这便是他每次回村必定下车,步行回家的原因所在,因为他永远是河边村的普通孩子。


狄飞惊




阎锡山1905年在日本学习军事时,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在和孙中山交谈中,他极力赞成“南响北应”的战略,也就是说中国同盟会在“南部各省起义时,阎锡山须在晋省遥应”。

1910年,阎锡山在升任山西新军第四十三协第八十六标教练官与标统(相当于上校团长),正式掌握了新军的领导权。



1911年10月28日,阎锡山决定次日发动起义,起义成功后,被社会各界推举为都督。

为了打击清政府军队的反扑,扩大革命成果,阎锡山领兵出省作战,北上绥远,攻下包头,杀向呼和浩特。

1912年4月,南北议和,中华民国建立后,阎锡山才回到太原,以都督的身份开始对山西长达38年的统治。



从1911年开始,每年春节前阎锡山都会回五台县河边村,看望父母陪他们一起过年。

因为这是第一次,阎锡山身边的幕僚们认为应该隆重一点,所以经过准备,理出一个清单给他看。看完他笑了,车30多辆,随行的文武官员几十个,保卫军队一百多人,礼品物件都能装好多车。

阎锡山把上边的东西全部划掉,重新写:一辆陈旧的美式吉普和两名年轻单身的军官和一名司机,外加几身换新衣服。

到了回家的那天,当车开到河边村时,阎锡山就把家人给他做的衣服换上,然后下车,走回家中。

路上碰到不少乡亲,一边走,一边打招呼聊天,短短的几百米竟然走了一个多小时。

在家中陪同家人吃过饭,看望一些关键的直属亲戚,最后到祠堂去拜祭一下祖先,就悄悄的回城去了。



这一个习惯就坚持了38年,直到1949年,国民党战败,阎锡山去了台湾才停止。

有不少人问阎锡山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孙先生(孙中山)常说,民为本,我为仆。我岂能以严威慑于父老乡亲;苟能蔽令伯之忠孝,子厚之谦恭,有德于百姓,则伯川可少过矣!”。

阎锡山的意思就是说:孙中山先生一直教导我们说,老百姓才是我们的根本,我们当官的不过是仆人罢了。明白了这一点,我怎么可以领那么多人回家来吓唬家乡父老呢?如果我能做到忠孝谦让,对三晋百姓有功德,那我就少犯不少过错了。


后来阎锡山又补充说,故乡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做人不能忘本,得志不能猖狂。父老乡亲是看着我长大的,在他们面前摆谱不是让他们笑话我吗?

1960年,阎锡山在台湾去世,他的墓碑上写着:发于仁,归于中。以仁义立本,以中庸处世,这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新知传习阁


民国时期,全国陷入混乱。但是有一个地方很特别,就是军阀阎锡山所占据的山西。山西在他的治理下可谓是百姓安康,甚至连上学都不要钱。周边很多省份难民纷纷逃往山西,希望在这里寻求避难。


阎锡山出生在山西五台,故乡情怀特别严重。即使工作再繁忙,平时只要有时间,都会回家看看。当他坐上山西第一把交椅时,就提出回家祭祖的想法。

当时很多人认为他这是衣锦还乡之举,其实也是在情理之中。部下为了迎合他的意愿,先是大操大办十几个车队送行。但是他拒绝了属下的好意,只是带了几个随从,开着平时的车就回家了。

当汽车到达村头时,更是停下车步行。遇到昔日长辈,按照当地礼节问好。丝毫没有显山露水,在老家祭祖完毕就匆匆离开,周围人也不知道他这几年究竟干了什么。

在这之后的很多年里面,阎锡山每次回到老家。从来都是收起在外面的架子,本本分分的做一名山西五台“普通人”。后来很多人问他为何如此行径?

他的回答很令人动容,自己老家孕育了他。就算在外面过得再风光,回到老家在老人面前还是一个孩子。做人不能忘本,我是在乡亲父老眼皮子下长大,怎么会在他们面前炫耀?

而阎锡山并没有只是说说而已,他先是在山西普及义务教育,又建设起诸如太原兵工厂在内的工业体系。改善了山西的交通情况,在农村地区推行六政三事。抗日战争时期,更是积极投入到抗战中。是所有军阀当中,口碑比较好的一位。


史之策


人是一种很复杂的生物,评价一个人有时候并不能的简单用非黑即白来形容,阎锡山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

一方面,阎锡山是一个旧时代的军阀,这就注定了他身上会具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比如说在抗日战争时期,阎锡山为了维护自己利益,和日本人也有过眉来眼去,双方甚至还签订了《日阎停战基本协定条款》(最终这个条款还是没有生效),只差一点点,阎锡山就沦为汉奸,背负千古骂名!


另一方面,阎锡山在个人作风方面,却又是一个无可指责的人,这里讲两个例子来说明问题。


一、回家祭祖,从不大张旗鼓

阎锡山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老家就在五台山。阎锡山又是一个乡土情怀比较严重的人,因此主政山西后,只要有空,便会回家祭祖。

阎锡山手下的人以为阎是为了炫耀,毕竟楚霸王项羽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

于是他们自作主张,不仅给阎锡山准备了一支豪华的车队,还装了十几辆大卡车的物资,务必要让自己的长官风风光光的回去,在老家亲戚面前扬眉吐气,狠狠的炫耀一下。

然而,阎锡山对于手下的安排,却是毫不领情,反而是狠狠的批评一顿。然后轻车简从,只带了几个随从,开了一辆旧车就回去了。到了村口,阎锡山让司机停了车,自己步行了过去。路上遇到了自己亲戚,也是亲切的打招呼,毫无架子。


回到家中,祭完祖后,阎锡山又悄悄的走路回去,丝毫没有惊动周围的人!


二、对妻子忠贞

作为一个旧时代的军阀,三妻四妾是很常有的事情,比如与阎锡山同时代的军阀张作霖,就非常热衷于娶姨太太,前前后后娶了六房姨太太。但是阎锡山终其一生,也只有一妻一妾。

而且这个小妾,也不是阎锡山自己想要娶的,只是阎锡山的原配妻子徐竹青无法生育。古语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阎锡山经不住家里人的压力,最后娶了一房姓许的小妾。


这位许夫人,也算是给力,一口气给阎锡山生了5男1女。而这6个孩子,却是不得叫许氏妈,得叫她姨,只能管徐竹青叫妈

对于娶小妾这件事情,阎锡山对于徐竹青一直是心存愧疚的。他在日记中写道:对的起父母易,对的起妻子难。对的起众人易,对的起挚友难


小镇月明


仁不节则驰,义不节则刻,礼不节则繁,智不节则乱,节其要哉。

智以知止,仁以知足,义以知进,勇以知退,由此四德,可以自处。

——阎锡山

阎锡山(1883、9——1960、4),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河边镇河边村人。同盟会成员的阎锡山响应了南方的国民政府号召,1911年10月29日,率领山西新军推翻了当时山西巡抚陆忠琪,被社会各界推举为都督,当时他年仅28岁。开始了他后半生与山西省的不解之缘(1911年10月29日-1949年4月24日)。

1912年春节前,刚坐上山西头把交椅的阎锡山决定回老家五台县河边村祭祖。无疑这是进取好男儿人生最得意的时刻——享拥功成名就,可以衣锦还乡。


部下认为他刚任山西都督,又上第一次回家过年,所以自作主张决定搞个大场面,要显出阎都督的气魄。于是布置了30多辆汽车,还装了十几辆大卡车的物资,各种吹锣打鼓的仪仗队、明枪持火的护卫队,人数众多、纷杂之极,一个官员回乡该有的场面在此刻都达到了顶端。务必要让自己的长官风风光光的回去,在老家亲戚面前扬眉吐气,狠狠的炫耀一下。

可是阎锡山看到后什么都没说,只坐着一辆破旧的汽车,带着两三名手下就回乡探亲了,而且并没有通知当地政府。 到村头时阎锡山仍然觉得自己还是太过于张扬,便令将汽车靠在村外,自己带着手下走回家中。碰见村里的长辈,阎锡山总是热情的和他们交谈,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家里有没有困难等等,丝毫看不出军阀的戾气和骄横,最后和以往的亲戚朋友们简单的叙了一下旧,就这样度过了自己发迹后回乡的第一个春节。


自此每次阎锡山回乡省亲,都是如此安排,并且坚持了38年从未改变。对于众人疑问,阎锡山回应说:孙先生常说,民为本,我为仆,我岂能以严威慑于父老乡亲,苟能蔽令伯之忠孝,子厚之谦恭,有德于百姓,则伯川可少过矣

阎锡山的回答令人动容,是的家乡的土地孕育了自己,就算在外面过得再风光,回到家乡在老人面前仍是孩子,做人不能忘本,我怎能在家乡父老面前炫耀?

1960年,阎锡山在台湾去世,他的墓碑上写着:发于仁,归于中。以仁义立本,以中庸处世,这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美丽青春您真痘


阎锡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异类的军阀,他身上集合了太多其他人没有的性格特点,即狡猾又善变而且懂得经营,这也是他能够保持在山西几十年统治的根本。而阎锡山统治的山西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来说也算是非常好的,是当时除桂系把持的广西外的另一个模范省,在这里就不得不说阎锡山的治理之道了



阎锡山或许是一个军阀,山西在那个时候虽然属于阎锡山的独立王国,但阎锡山不能说他对山西没有贡献,首先,阎锡山在当时的山西发展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教育。当时整个中国还没有普及义务教育,很多人都是文盲,而阎锡山在统治山西时期干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普及四年义务教育,尽管只有四年,但这对于当时的国人来说已经难得可贵,这算是他对山西人民干的第一件实事。



再者,他还大力发展山西经济,在其执政期间,他广修铁路,兴建水利,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当时的山西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发达省份,从而被外国人赞誉,被称为模范省,当然了,阎锡山最大的功绩还是领导了山西人民抗战。在日军入侵山西之后,做为山西的军政一把手,阎锡山为了保卫自己的老巢,参加了忻口会战、太原会战等战役,有力的打击了日寇,并且其晋绥军也走出了如傅作义一般的抗战名将,这对于一个军阀来说,实属不易。



而像阎老西这样的一个人,他深知民众的重要性,其一点一滴的举动都格外注意,因而和普通百姓关系融洽,而且颇有威望,他当然要礼待百姓。而在解放战争时期,太原因为阎老西统治的巩固,因而在解放战斗中给予了我人民解放军极大的伤亡,尤其太原攻坚战中,徐向前元帅亲自指挥,依然是久攻不克,这就不得不说阎锡山的统治能力了。

当然做为一个封建军阀,他身上还有着极大的独裁性质,这对于民主国家是不能容忍的,在我解放军视死如归的气势下,太原最终被攻克,而阎老西也逃跑,结束了他在山西几十年的独裁统治。


书中历史


如今是一个大佬备受追捧的时代。如此一来,大佬们就获得了一个用各自腔调来彰显成功的舞台。表面上看,大佬们低调的不行,实质上却是各领风骚的另一种装逼。

这种各领风骚的低调装逼其实是另一种衣锦还乡,另一种自鸣得意的炫耀。

看透了,他们的低调就是他们的浮躁!

在这种浮躁心态下,虽不能说他们讲的不忘初心,不忘本就是假的,但落到关键处至少可以说他们并不纯粹,并没有真正的大家风范。

那什么是纯粹的、真正的不忘初心,不忘本?

这个问题提到的阎锡山就是标准答案。

1912年春节前,刚坐上山西头把交椅的阎锡山决定回老家五台县河边村祭祖。无疑,这是进取好男儿人生最得意的时刻——享拥功成名就,可以衣锦还乡。

说到衣锦还乡,千年前的楚霸王项羽算是此种心态的鼻祖。史记记载,楚霸王项羽攻占咸阳后,部下劝他定都关中,但项羽却有着强烈的乡土虚荣心,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此话一出,衣锦还乡也就成了“功成名就”时中国人的一个共同心声。

当然,咱们不能说这种心理不对不好,但在真有风云境界的大人物眼中,衣锦还乡实在不是什么高级的东西。

说到底,衣锦还乡不是炫,就是装。它能满足人的虚荣心,却也能让人变得狭隘甚至可笑。

在真正的大人物那里,“功成名就”带来的最大荣耀不是富贵权势,而是有机会去做一个真正“温良恭谦让”的中国人。

比起贫贱时,富贵下的“温良恭谦让”才是中国人的大境界和大美德。

大家始终在谈初心,谈不忘本,但很少有人具体谈初心究竟是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温良恭谦让”就是每个中国人的初心,每个中国人的根本。

说回阎锡山回老家这事,拒绝衣锦还乡的排场,只一辆老吉普代步,这是一种谦;到了村头下车步行归家,这是一种恭敬;其实还应该看看阎锡山回家后的情景,就像他自己说的,不管在外什么样,回到家就是家乡的娃,就该是家乡娃的样,真正温良的中国人什么样,就是这样。

再说一个让字,不用任何想像力几乎就能还原阎锡山回家后的场景,一定是众人捧着他,他也捧着众人,而这就是让。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用“温良恭谦让”这种方式回家的大人物,一定是只报恩不报怨的人。

山西的阎锡山是这样,东北的张作霖也是这样。

这才是真正的大人物。

也只有在面对家乡人始终能“温良恭谦让”的大人物,才会用接地气的方式去爱一方土地,一方人民。

东北的张作霖是这样,山西的阎锡山也是这样。

抛开阶级立场、历史是非,关于阎锡山治理山西的美谈其实不少,在此就不细说了,只说一点,早十来年,山西七八十的大爷老太太多数都是认字识理的,单这一点就是其他省份难比的。

最后,借这个问答给大家伙推荐两句阎锡山的箴言——

仁不节则驰,义不节则刻,礼不节则繁,智不节则乱,节其要哉。

智以知止,仁以知足,义以知进,勇以知退,由此四德,可以自处。

这样的人生箴言难道不是“温良恭谦让”下的智思?


黑句本


关于阎锡山,我小时候一直以为是个很坏的人。因为当时看的电视剧里演的(忘了什么名字)蒋介石坐在长桌的一头,阎锡山坐在对头,而其他人坐在两侧。觉得他都能和蒋介石平起平坐了。甚至也做了很多坏事。阎锡山我是一直觉得他是个很坏的人的。

不过显然历史并不如此。阎锡山在民国军阀当中算是个非常不错的人。他出身山西,发迹后也统治山西,他是真正将山西当成家一般去经营。包括兴办义务教育,办兵工厂——这当然是为了他本人的军队服务的。但起码,山西成了民国时期难得的一片乐土。百姓算得上安居乐业。


阎锡山老家在五台山。他身上有封建时代很重的士大夫思想。就是仁义礼的思想根植心间。所以功成名就后的阎锡山每次回乡都安安静静,以很低的姿态面对家乡的父老。家乡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老乡就是自己的父母官。

阎锡山和汉光武帝有个本质的区别是刘秀回乡与老百姓同乐,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让家乡父老与有荣焉。而阎锡山是不打扰乡里,他就像一个普通回乡祭祖的普通人一样,虽然过得不错,但也不摆架子,与同村的父老乡亲拉拉家常,见到长辈见礼,见到晚辈勉励,却绝口不提自己的身份。每次走到村口都下车,不行进村,毕竟那时候的小汽车可比现在的飞机稀罕多了。开车进村遭到的围观,绝不比现在开飞机进村更少引起哗然。


阎锡山当然算不得一个善良的人,作为一个老牌军阀,一样采取高压政策,甚至和日本人曾经眉来眼去的。还好最终没有携手,不然汪精卫就是他的下场。

解放后,阎锡山也去了台湾。军权当然没有了,成了高级幕僚。阎老先生虽然郁闷。也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闲暇之余,著书立说,回忆了自己的一辈子。所以阎老先生至今还不错的名声,也和他的回忆录有关。毕竟自己写自己都要更好一点。这一点,比之最近焦头烂额的张学良,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也是很幸运了。

总的来说,阎锡山作为旧军阀,比之其他各路军阀是要好一点,在民族最危急时刻,他守住了自己的底线,也算难能可贵。就这样吧。

君笺雅聊历史,偶尔聊聊。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非常感谢!


君笺雅侃红楼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无论再嚣张的人,回到家乡都是很低调的。

我们看看蒋介石。

蒋介石老家在奉化溪口镇。他成为国家领袖以后,曾考虑扩建一些故居。

他的故居门口是一个卖千层饼的店,小贩是蒋家多年的邻居。

蒋介石曾经派蒋经国去和这家人谈,能否将小店卖给蒋家,这样才能扩建。

谁知道,这家小贩回答:他现在当皇帝了,了不起啦!他看上我的房子,叫他自己来讲好了。

无奈之下,蒋经国只能告诉老蒋,这家人不愿意卖。

按照大家的想法,蒋介石万人之上,美国总统罗斯福、苏联领袖斯大林也要让他三分,区区一个小贩敢找麻烦?

谁知道,蒋介石却说:人家不肯搬,不要强迫。

后蒋介石回老家小住,刚出门就遇到这家小贩。小贩很不客气的拦住他,喊老蒋的小名说:你要我房子?现在你做‘皇帝’了,我哪里敢不让呢?只好让你。

蒋介石尴尬的回答:不要这样说,不要这样说,我怎么会要你房子?呵呵!我们还做邻居好了。

于是,今天大家去溪口镇旅游,就会发现蒋介石的这个祖居并不是一个方方正正的院子,在院子正面的东角有个千层饼铺

至于毛泽东,也是如此。

毛泽东在建国以后几乎没有回过老家。难得回去几次,都客客气气的请村里的长者和党员们吃饭,从不摆架子。这些长者也敢在毛泽东面前说话,有些人还抱怨当时的一些政策。毛泽东总是耐心的听。

为什么这些领袖在自己老家,却如此老实?

这是中国传统乡绅文化决定的。

在以前的中国农村,所谓皇权不下县,地方实际是有名望的乡绅、族长在管理。

这些族长并不是仅仅要有钱有地位,更要有名望。

所谓有名望,就是要讲道理,不能蛮横,更不能欺压良善。如果你在老家口碑不好,就算再有钱再有地位,乡亲们也瞧不起你。

你这一代可能嚣张,别人不敢说什么。但你的子孙将来可就难过了。

所以,民国几乎所有的军阀和高级官员,回到老家都是老老实实的,从不敢惹事,更不敢仗势欺人。

不然,恐怕他们儿子都娶不上像样的媳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