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成神藥,上映4天票房13億,這公司收益超6500萬

文|詹方歌

編|山海關

《我不是藥神》成神藥,上映4天票房13億,這公司收益超6500萬

圖/東方IC

電影《我不是藥神》迎來口碑和票房大豐收,參與其中的出品方和發行方不僅股價看漲,也迎來經營業績大爆發。

7月10日,北京文化和唐德影視兩家上市公司分別針對電影《我不是藥神》的票房發佈公告。公告稱,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7月8日24時,該影片上映4天,在中國大陸地區票房收入約為人民幣13.33億元(最終結算數據可能略有誤差),超過兩家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合併財務報表營業收入的50%。

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7月8日,唐德影視來源於《我不是藥神》的票房收益約為人民幣1650萬元至人民幣2100萬元。而作為主發行方的北京文化源於票房的收益入賬約6500萬元到7500萬元。

2017年,56.83億票房的《戰狼2》將背後的北京文化帶到臺前,公司股價在10個交易日內漲幅達到56.74%,其後高管欲套現引發市場質疑。北京文化的“押寶”能力給公司業績帶來了不小的提升。

年報顯示,2017年北京文化的營業收入為13.21億元,增長42.57%,扣非淨利潤為3億元,相較去年上漲64.44%。《戰狼2》在2017年為北京文化創造了3億營收,佔總營收的22.7%。有媒體分析稱,根據行業慣例,其在《戰狼2》上的分賬比例應該會達到主票房的6%。

北京文化在年報募集資金項目變更情況中稱,北京文化將原本用於速8酒店擴建項目的8080萬元全部用於《戰狼2》的投資及永久補充流動資金,還貼補144.8萬元,使實際投入的資金總額達到8224.8萬元。這一筆果斷的投資給北京文化帶來的效益顯而易見:2017年,此項目實現收益1.66億元,收益率達102.3%。

2018年,北京文化不再滿足於聯合發行方,成為《我不是藥神》的主投資方和主宣發方。北京文化董秘陳晨曾對媒體表示,北京文化是《藥神》的第四投資方,投資額1500萬元,佔總投資額的10%-15%。除此之外,北京文化還是這部片子的主宣發方,宣發預算為6000萬元。《我不是藥神》的票房達到3億元,北京文化就可以回本。而上映4天票房超13億的現實,或許已經可以讓其賺到盆滿缽滿。

《我不是藥神》也給北京文化帶來東風,7月3日連續3個交易日漲停,10個交易日內股價漲幅近60%,刷新了去年的紀錄。截至7月10日收盤,北京文化股價下跌5.92%,報收於14.3元/股。

此前“陰陽合同”等負面新聞纏身的唐德影視也因為這部影片走出低谷。截至7月10日收盤,唐德影視報收13.78元/股,微漲1.32%。

唐德影視專注於電視劇製作,2017年營收為11.8億元,其中電影發行業務佔營收比重為2.52%,規模僅為2969.8萬元。按照這一數據來看,《我不是藥神》上映4天為唐德影視創造的價值,就已經達到了去年全年電影業務為其創收的70%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