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班级第一名!”初中生冷血杀人!家长错哪了

“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班级第一名!”

听到这14岁杀人凶手的这句呼喊,看到被杀孩子的父母撕心裂肺的视频,我的心一阵阵发紧,后背一阵阵发凉!

这太骇人听闻!我都无法相信这是真的!

不幸的是,这是真的!山东省临淄警方通报,2018年6月5日18时50分许,在临淄区临园生活区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秦某某将被害人马某某杀死!

“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班级第一名!”初中生冷血杀人!家长错哪了

警方通报

惨案事发山东淄博某中学,初三某班。杀人的秦同学和被杀的马同学,成绩都很好,马同学长期第一,秦同学经常第二。谁能想到,马同学被杀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自己的成绩好!

“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班级第一名!”初中生冷血杀人!家长错哪了

媒体报道

这是一场可怕的伏击:

6月5日傍晚6点50分,马同学放学回家,就在他伸手要打开家门的一瞬间,事先埋伏在楼道墙角里的秦同学突然窜上来,冰冷的刀子捅进了马同学的胸膛!这一刀,又狠又准,直插马同学心脏。

秦同学又追着马同学继续狂砍,一刀又一刀,可怜挣扎着向外逃命的马同学,颈动脉砍断,胸前和背后被连捅13刀!

马同学的母亲闻声从楼上家中跑下来,天哪,眼前的景象惨不忍睹,儿子的鲜血流了一地!

“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班级第一名!”初中生冷血杀人!家长错哪了

现场惨绝人寰

母亲从血泊中把仍有体温的儿子抱在怀中,哭得呼天抢地,哭得撕心裂肺,可是儿子再也没醒过来!

据知情人透露,惨剧发生前几天,秦同学曾经警告马同学:“会考你必须考4个B。你如果考得比我好,我一定杀了你。”

杀人的前一天,6月4日,考试成绩公布,马同学依然考得比秦同学好。第二天,惨案发生。

“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班级第一名!”初中生冷血杀人!家长错哪了

杀人的秦同学说,杀了第一名,他就会是班级第一名了。照这逻辑,年级第一呢?全区第一呢?全市第一呢?全省第一呢?你都要杀了吗?你杀得完吗?

杀人要偿命,他都初三了,他都14岁了,他一定是知道的。然而,他依然凶狠的下手了。从调查马同学的放学路线、家庭住址,到有预谋的埋伏,再到残忍的一刀又一刀……

不仅要追问:这到底是为什么?背后的强大推动力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什么让他如此不管不顾、丧心病狂?父母有哪些教训?

为了这样的悲剧惨剧不再发生,我们必须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如果我们归因为学校缺乏法制教育和人性教育,或者归因于杀人者的心理太狭隘、嫉妒心太盛,这都未免失之太简单。

我们必须从秦同学的成长环境里查找背后的原因,这才有可能找到为人父母应该汲取的真正教训。

目前我们还无法得知,秦同学的成长环境是什么样的,不过我们可以从另一起相类似的中学生杀人案里获得启示。

“先杀了我同学,回家再杀我妈!”

这也是一起因为同学的学习成绩比自己好而杀人的惨案:被父母吵急了,他挥刀杀死同学!

2017年3月3日凌晨,河南省濮阳市一个重点高中高二重点班的男生,挥刀砍向同宿舍的两名同学,一死,一重伤。

行凶者、死者、伤者,3个高二男生舍友,个个成绩优秀。这三个像阳光沐浴下的小鹿一样,浑身散发着青春朝气的帅气男孩,一个躺在冰冷的太平间,一个在医院的病床上挣扎、呻吟,一个被捕入狱。

杀人的李同学从小听话,学习特别好,初中时的成绩特别优秀,数一数二。只是性格有些内向。案发前,李同学考试590分,那个不幸被杀的卢同学考出了630的高分。李同学回家被家长一顿狠吵:人家的孩子,谁谁谁、谁谁谁,个个比你考得好!

李某返校后,3月3日凌晨,他把刀举向同宿舍三名同学。他下手的第一个人,就是分数最高的卢同学。

李某说:“我先杀了同学,回家再杀我妈!”

两起惨案,两句戳心窝子的话:

“杀掉第一名,我就是班级第一名!”

“先杀了同学,回家再杀我妈!”

太可怕了!这两个惨案,多么的触目惊心!多么的骇人听闻!教训又是何等的深刻!

激励孩子的正确方式是什么?如何不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别人家的孩子”,很多为人父母的口头禅,激将法的本意是激发女儿学习的斗志,似乎可以让“自家的孩子”知耻而后勇,但其效果却经常会让“自家的孩子”知劣而退缩,甚至成了孩子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幼小的心灵备受煎熬与无奈。

很多九友都曾跟老九说过,从小最痛恨最痛恨的就是爹妈拿“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己比,咦里哇啦,人家孩子好你给人家当妈去呀!

“比”这个字,两把刀啊,一把杀人,一把损己。害死了人家的孩子,也毁了自己的孩子。

惯于拿“别人家的孩子”逼迫自家孩子的家长,内心通常是害怕失败的,害怕家长自己丢面子的。自己输不起,自己做不到的却要求孩子做到。

这一类父母,如果自家孩子成绩拔尖儿了,就会得意洋洋的到处炫耀,两眼烁烁放光,甚至越是遇到差生父母,就越来劲,甚至不惜编造自己孩子在家如何如何“不学习,净玩儿”这种鬼话。为了扩大自己的成就感,不惜残忍践踏蹂躏别人的感受。

还有一种行为动机:自己面临社会压力,很焦虑,因为不相信自己,所以也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只相信考上名校才会有好工作、才会有好前途。

“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班级第一名!”初中生冷血杀人!家长错哪了

攀比心带来的是嫉妒心和仇恨

这类型的父母通常对孩子十分严格、严厉,这样的家庭往往会把孩子培养成完美型人格,内向、敏感、怕失败,输不起,讨好别人。潜意识深处往往觉得失败、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内心严重缺乏安全感。

这类人格的孩子,到自己终于承受不住压力和焦虑而崩溃的时候,通常有两个攻击方向:

一个是向内攻击,不接纳自己,其结果是身体病变,女性还会容易患上乳腺癌。比如前几年去世的歌手姚贝娜。回复“姚贝娜”提取详细剖析。

第二个攻击方向就是向外攻击,迁怒别人。认为自己的痛苦是那些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带来的,如果没有他们,自己就不会如此压抑、如此悲惨。有个别的孩子就会走极端,酿成骇人听闻的少年凶杀犯罪。

有的人是先向内攻击自己,受不了了就向外攻击。

“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班级第一名!”初中生冷血杀人!家长错哪了

孩子的苦闷谁知道

只知道要成绩的家长朋友们啊,醒醒吧!赶紧在树立孩子的正确人生观方面下功夫吧!在狠抓孩子学习的同时,我们更要关注孩子的心态调整与人格培养!不要因为父母家长自己的内心恐惧和欲望,而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冷血杀手!

还有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如何识别那些内心狭隘、嫉妒心强的人?如何与那些心理阴暗的人相处、远离潜在杀手?

我们再也不能被动的“感谢舍友不杀之恩”了!

能一眼看出身边人谁危险谁无害,九型秀咱们有一套看人术,从外观表情,到言谈举止,不过,一言两语很难跟孩子讲清楚,成年人也需要足够的社会历练才能领悟、掌握和运用。

要让孩子明白这4件事:

1、灰熊不仅很呆萌,老虎不仅是大猫,它们都是会吃人的。社会上也有很多人,内心既有天使,也住着魔鬼。咱平时能做的,就是不要刺激别人心中的魔鬼。

2、这个世界,真正的大智者,不仅懂得修己,更懂得安人。修己就是认识真正的自己,接纳真实的自己;安人就是懂得别人,能预测别人的情绪爆发点,并体谅别人,不去触碰别人的痛点,不往枪口上撞。不要像复旦投毒案里的两个舍友,一个找死,一个作死(具体讲解可回复“情绪”收看)

3、平时有敬畏心,谦虚和善,会看脸色、会说话,可以少惹怨恨,这样就算有人失控崩溃,通常也不会先对咱下手。

比如,如果咱们考试分数好,在那些酸酸溜溜的同学面前,咱可一定要保持低调啊,千万别嘚瑟,可以真诚的对他说:“我这次不过是运气好,不是我的学习比你好。”

但也不要违心的说:“其实你的学习比我好。”因为这句话很容易被敏感的人认为是讥讽,是刺激。

4、嫉妒是一把刀,最后不是插在别人身上,就是插在自己心里。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家长朋友也要明白一件事:

其实,孩子未来活的怎样,跟成绩没有必然联系。大数据早已表明,从长远看,很多状元的表现往往远不如中等生。因为中等生的心态更放松,兴趣范围更广泛,人际交往更多,更有机会积累社会能力、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创造力。只会死读书的尖子生获得的通常是知识,而中等生获得的更多是见识、胆识。只有有见识、有胆识的人,才会笑到最后,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更何况折现的社会正在剧烈变迁,谁能知道未来的人才

所以,就算孩子成绩不是第一,没那么优秀,也要相信孩子,慢养孩子,静待花开!

唱个歌被砍掉脑袋,生个气被老虎拖走,征个婚被逼到跳楼,犟个嘴被一枪爆头,多句嘴被先奸后杀,开个玩笑被下毒毒死……

一个又一个惨痛的案例,一次又一次的告诫我们,不会情绪管理,不懂自己也不懂别人,随时有可能得罪人,严重的丢掉小命!

情绪为什么难控制?因为方法不对头!因为只有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才真正管用!老九根据多年的读人经验,和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脑神经科学、心理学,研创了一套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三步识人法,和四步情绪管理法,特接地气儿,谁都能做到。感兴趣的朋友,你给我私信,暗号是“九哥”,老九私下里发给你。

老九就是我,当过主编,企业高管,阅人无数,教训满身。关注老九,我们一起解读人性,一起总结得失,一起快乐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