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潮的涌现,恰意味着网贷行业来日正长

这段时间,P2P圈似乎每天都有“意外”发生。从善林金融、唐小僧、联壁金融等具有一定规模的数十家互联网理财平台,相继暴雷,让网贷行业“人心惶惶”,不明真相的群众,又将其归咎于,P2P不能再投了。

一些出借人出于风险的考虑,正思索着是否要彻底离开这个行业。

在互联网的扩散效应下,正常运营、积极寻求合规的平台,也感受到了压力。流动性风险,甚至在合规运营的平台间连锁性传导。

但冷静下来想想,那些出事的平台,有哪几个是运作规范、遵循国家政策的平台?

为实体经济赋能的P2P,从此不能再投了吗?

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

网贷以互联网为基础,依托互联网发展,而互联网是未来的趋势;中国庞大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合理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人们的理财需求将愈加旺盛。

这是P2P存在的根本性土壤。有需求就会产生市场,有市场就有未来。

而信任的缺失,不过是源自于不了解。

回头再看看那些暴雷的平台,它们都有些个共同特点,多是以高返利吸引用户来达到自身自融或者其他目的。

平台允诺高收益,意味他在资产端需要获得更高的收益,才有可能拉平生意,而资产端本身借款的利率又是被监管严格限定的。此外,这些高返平台没有能力正常的从现有的线上渠道来获客,所以需要通过高返利的方式来吸引用户。但用这种方式吸引到的更多的是羊毛党,羊毛党本身在投资的决策上既不理性也不长期,所以一旦平台遇到一些不利、负面的事情,就很容易导致平台本身出现挤兑危机。

而自融,则是平台自发标的,冒充第三方借款方,为自身进行融资。这些平台本身就存在问题,发生暴雷危机,也不过还是时间问题而已。

行业大洗牌不断加剧,网贷行业的未来又将如何呢?

近两年,在监管不断加强的过程中,虽然有不少经营不善的、虚假的P2P平台暴雷跑路,但那些踏实、合规运营的平台,国家政策是支持的,它们也还会继续稳健地经营下去。

其次,靠谱的P2P平台本身也在发展的路上不断提升自身的合规性,包括银行存管、三级等保、财务审计方面等,不断增加透明度,对外披露相关信息,提升自己的运营水平。这些平台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自己在相对困难的环境下仍然能够稳健运营的能力。从这一点来看,大家也应该对那些已经被证明的、实力较好的P2P平台持有信心,在大浪淘沙后依然存活的,必然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和自己的优势所在。

这么一来,如何去选择一家靠谱的网贷平台,就是最重要的问题了。金融业务本身具有复杂性,很难通过简单几点就能进行判断。但是有几个点,大家可以重点关注,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自己踩到雷的风险。

一是资金存管。资金存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庞氏骗局的操作成本,在接入资金存管后,平台账户、投资者账户和借款人账户在资金层面是分开的,只要投资者尚未投标,资金安全由存管方负责,可以确保不被平台非法挪用。

二是平台年化利率。为了能够吸引用户,大多不良平台总会想些办法来吸引人,最常见的就是高息高返,快速圈钱。对于投资人而言,项目利率超过15%的平台都要小心谨慎一些。

三是信息披露。根据网贷平台平台的合规要求,平台需要详细披露借款人信息。为了不让用户识别出自融,平台一般不会公开太多标的信息,要么绝口不披露,要么遮遮掩掩、避重就轻,只要认真观察,不难发现漏洞。

此外还包括的等保三级、第三方信用平台合作等等。这些都可以从侧面做为佐证,帮助出借人判断该平台是否能够在当前的行业环境下生存下去。

网贷行业经历了大洗牌后,“良币驱逐劣币”效应越发明显。随着国家监管力度加大,网贷平台投资总体来讲是越来越安全了,这无论对于投资人还是优质网贷平台,都是重大利好。

我们需要要对风险保持“敬畏之心”,却不能因为惧怕风险而止步不前。

雷潮的涌现,恰意味着网贷行业来日正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