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扶貧示範項目」發展特色經濟,帶領村民致富──巴中市南江縣沙壩鄉鄧小莉創業故事(第9期)

「青春扶贫示范项目」发展特色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巴中市南江县沙坝乡邓小莉创业故事(第9期)

「青春扶贫示范项目」发展特色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巴中市南江县沙坝乡邓小莉创业故事(第9期)

巴中市南江縣沙壩鄉位於東經107°01''30″至107°01''59″,北緯32°33 ''45″至32°34''05″,地處南江縣境東北邊緣,東鄰陝西省南鄭縣碑壩鎮,南抵貴民、匯灘鄉,西至柳灣鄉,北以鐵船山、松光巖與關壩鄉接界。沙壩河縱貫其境。平均海拔1150米,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氣候溫潤,是花卉之鄉。幅員面積7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463畝。全鄉8個村有6個村通公路,鄉村公路51公里。這裡自然風景優美,石門景區和天洞就在這裡誕生。

「青春扶贫示范项目」发展特色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巴中市南江县沙坝乡邓小莉创业故事(第9期)

村裡的帶頭人

沙壩村5社,有一位不尋常的女性帶頭人,她叫鄧小莉,是90後的地方領頭人,高中畢業後的她在本社擔任社長。通過“兩學一做”專題教育,一向很有思維能力的她打開她的思維寶庫,利用沙壩村的自身生態、水源、天地、人和的自然優勢。經過多方面的考察,引進了一種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魚類,也是我國特有的古老珍稀魚類——中華鱘、匙吻鱘、金鱒、紅鱒、鴨嘴魚等名貴魚種。

「青春扶贫示范项目」发展特色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巴中市南江县沙坝乡邓小莉创业故事(第9期)「青春扶贫示范项目」发展特色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巴中市南江县沙坝乡邓小莉创业故事(第9期)

父女同心同發展

在鄧小莉老家有一條小河,這裡長時間流淌著清澈見底的山泉水,她想,如果能利用這條無汙染的溪流來養殖生態魚多好啊。她把她的想法告訴她在遠方發展的父親(鄧江龍),鄧江龍通過尋親問友深思熟慮、加之地方政府曾多次邀請他回家鄉發展、最後答應了女兒的請求。正好也是南江縣提倡返鄉創業的大熱潮,他帶上在外奮鬥多年積攢下來的幾百萬元回來了,父女兩通過周密計劃,選址定點、測量,她們說幹就幹。她把全社在家的老百姓集中起來,修河提、築河壩、引河水,經過幾個月的日夜奮戰,建好了自由生長中華鱘養殖基地,當地老百姓在基地建設中獲取勞務資金就有一百多萬,目前還可以安排20——30人就業。

「青春扶贫示范项目」发展特色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巴中市南江县沙坝乡邓小莉创业故事(第9期)
「青春扶贫示范项目」发展特色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巴中市南江县沙坝乡邓小莉创业故事(第9期)

養殖路上度艱險

池塘建好了,春天是放養魚苗的最佳時間,養殖中華鱘是一種適應於水溫範圍相當廣的溫水性魚類,在人工養殖的條件下,由於技術上的差異,養殖起來困難重重。第一批魚苗不幸以失敗告終。怎麼辦呢?要養好中華鱘,技術是關鍵,查閱資料,他們請來技術人員,一點一點的為他們指導講解中華鱘生存技巧,最後得知中華鱘的生存水溫為0—37℃,生長適宜水溫為13—25℃,最佳生長水溫為20~22℃。立春前後,水溫逐漸回升至10~13℃,開始少量攝食,生長緩慢。清明之後,水溫回升至15℃以上,攝食開始活躍,生長加快。目前,中華鱘已在南江縣沙壩鄉成功養殖。據《本草綱目》記載:“其肝主治瘡疥,其肉補虛益氣,浴血淋,其鼻肉作脯補虛下氣,其籽如小豆,食之健美,殺腹內小蟲。”鱘魚和骨髓有抗癌因子,素有“鯊魚翅,鱘魚骨,食之延年益壽,滋陰壯陽”之說。

「青春扶贫示范项目」发展特色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巴中市南江县沙坝乡邓小莉创业故事(第9期)「青春扶贫示范项目」发展特色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巴中市南江县沙坝乡邓小莉创业故事(第9期)

一人動腦 帶動地方發展

在沙壩村,父女兩不但成功養殖了中華鱘,還養殖了七彩山雞,又名野雞,從美國內華達洲引入我國,是集肉用、藥用、觀賞為一體的名貴珍禽,具有生長髮育快,抗病力強等特點。是一身的名貴野味珍禽,被譽為“野味之王”、“動物人參”。在小鄧家裡,記者見到她們一家人每天是忙的不可開交,從各地方來這裡買中華鱘、匙吻鱘、金鱒、紅鱒、鴨嘴魚、七彩山雞的連綿不絕,還有專程前來考察、觀賞的,還有就在她家要求吃魚就餐的,其目的就是想看她們怎樣做這道名貴菜,魚類及鳥類,她們的舉動利用當地的自然生態資源,建立長效經濟機制,用她智慧的金鑰匙打開這裡的荒山廢土。目前,通過她們克服困難,勇於創新,為地方的經濟發展創下新的篇章。

「青春扶贫示范项目」发展特色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巴中市南江县沙坝乡邓小莉创业故事(第9期)
「青春扶贫示范项目」发展特色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巴中市南江县沙坝乡邓小莉创业故事(第9期)

ID:njgqt54

長按識別右邊二維碼關注我們

「青春扶贫示范项目」发展特色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巴中市南江县沙坝乡邓小莉创业故事(第9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