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尿出了血?吓得我马上点开了这篇文章!

随着腹肌、人鱼线、马甲线、比基尼桥、腰窝等一系列丧心病狂的轰(ci)炸(ji)之后,一大批小伙儿、姑娘们开始加入健身战脂肪的行列。而如今,我们的组织更是大力号召我们要加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去。

于是朋友圈里,上至40、50的大叔们,下至20出头的小鲜肉们,不论老少,大多都爱在微信上晒自己一天的运动成果:今天走了18898步,继蛙泳之后又学会了自由泳,夜跑突破了八公里,平板撑终于突破3min...

可在某次剧烈运动后,突然发现自己的小便变成了酱油色,开始惊慌失措,是不是自己得了“绝症”?别担心,这有可能是运动性血尿!

运动后尿出了血?吓得我马上点开了这篇文章!

那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概念,什么是运动性血尿?

运动性血尿,指无泌尿系统疾病的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血尿。一般多出现在竞技性的剧烈运动后,如:长跑(也称马拉松血尿)、拳击等。快者可在运动后即刻出现,慢者则于运动后 4 至 6 个小时发生。其特点除血尿外无任何不良感觉,亦无肾脏疾病的表现。通常在3天内血尿很快转为镜下血尿乃至恢复正常。

因此,诊断运动性血尿前,需要排除泌尿系结石、结核、特发性血尿及泌尿系肿瘤等疾病。

运动后尿出了血?吓得我马上点开了这篇文章!

常见引起运动性血尿的原因:

1.创伤性因素:运动中肾脏剧烈震动或打击使之发生创伤,或尿液在剧烈运动时反复冲击膀胱壁引起毛细血管损伤出血,运动前排空膀胱可减少其发生。

2.肾血流动力因素:机体由静止状态变成运动状态时,肾脏血流动力学发生明显改变,血管收缩,肾脏血流量减少,肾小球缺血、缺氧而通透性增加,因而使红细胞在尿中排出增多。

若运动性血尿仅为镜下血尿,一般不须特殊治疗,应减少运动负荷,仅作观察并休息。出现肉眼血尿时,应停止运动,可进行药物治疗,如止血剂、维生素C、三磷酸腺苷等,并及时进行复查。

运动后尿出了血?吓得我马上点开了这篇文章!

运动性血尿的预防:

1.运动要适度,增加运动量要循序渐进,避免骤然增加运动量及运动强度;

2.运动前应做好全身和腰部的充分准备活动;

3.因病或因故停止运动后,重新恢复运动时,运动量亦应从小到大,逐渐增加;

4.在硬场地进行跑、跳等运动可穿带有弹性鞋垫或树胶鞋垫、泡沫塑料鞋垫的鞋

5.有运动性血尿史的人群应避免参与跑、跳、腰部动作较多的项目运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