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瀕臨滅絕的國家級非遺技藝 烏銅走銀的三大派別是什麼

烏銅走銀製作技藝屬於中國傳統的金屬製作工藝,現僅存於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異龍鎮冒合岳家灣村、壩心鎮和昆明市晉寧縣晉城鎮。用這種方法制作成的花瓶、香爐、酒器、茶器、文房四寶等工藝品呈現出古色古香、典雅別緻的韻味。傳世文物有烏銅走銀山水紋墨盒。

走銀即鍍銀,烏銅走銀即在銅胚上鏤刻出精美的紋飾圖樣,然後在陰刻的紋飾內鍍銀或金,再將銅胚表面處理成黑色,使其在莊重深沉的黑底上襯托出銀(金)光閃閃的燦爛飾紋,使工藝品顯得雍容華貴,瑰麗多彩。其造型奇巧,製作工藝精湛,特色濃郁,不但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也具有較大的商業開發價值。

2011年5月23日,烏銅走銀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雲南瀕臨滅絕的國家級非遺技藝 烏銅走銀的三大派別是什麼

烏銅走銀產品

烏銅走銀製作技藝

1、特點

主要產品多為器皿、墨盒、玩物,圖案有麒麟吐書、八仙過海、花鳥蟲魚、飛禽走獸、梅蘭竹菊、龍鳳鹿鶴等。工藝造型奇巧,技藝精湛。產品銷路甚廣,遠銷香港地區和國外,極富盛譽。烏銅上呈現銀色紋樣,形成獨特雅緻的風格和極高品位。有手爐、文房四寶、酒具、花瓶、筆筒、香爐、如意、首飾、煙具、首飾盒、長命鎖等。工藝製作精細,用料精選,費工費時。

雲南瀕臨滅絕的國家級非遺技藝 烏銅走銀的三大派別是什麼

烏銅走銀產品

2、製作方法

製作烏銅走銀是一項複雜的工藝,匠人須掌握冶煉合金、雕刻造型、書法繪畫、微雕等技藝。主要工具有風箱、熔爐、鐵錘(大、小)、鉗子、大小不一的鏨子(鏨刻花紋用)。

其製作過程是:用銅做成銅坯,呈淡紅色,坯上以手工繪刻花紋;然後將一定比例的紫銅、黃金熔化成溶液,用專用的工具“瓦它拉”(窯泥燒製的器具)手工反覆打製,直至像薄紙一般;再用各種大小不一的鏨子鏨刻已經畫好的圖案花紋,然後走銀水或金水打製成型;最後,使用祖傳秘方使之變得烏黑髮亮,光澤秀麗。

雲南瀕臨滅絕的國家級非遺技藝 烏銅走銀的三大派別是什麼

烏銅走銀產品

3、傳承人

烏銅走銀這項古老的工藝被雲南三個大家派別所掌握;分別是石屏金永才大師;晉寧袁昆林大師,以及萬光紅大師所掌握的保山烏銅走銀製作技藝。

烏銅走銀這一種雲南獨特的傳統銅製工藝品,它的製作工藝已瀕臨滅絕。為更好傳承發展烏銅走銀工藝,金永才在昆明市官渡古鎮創辦了烏銅走銀傳習館,集製作、展示、傳承、銷售為一體,招收學徒傳授烏銅走銀技藝。2010年8月,昆明官渡古鎮內的“烏銅走銀傳習館”正式開課收徒,由雲南省文化廳命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金永才開班授課。 [9] 2014年6月,雲南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烏銅走銀分會在官渡古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成立。還選舉了金永才為會長,袁昆林、李叢仲為副會長,丁大為為秘書長。

雲南瀕臨滅絕的國家級非遺技藝 烏銅走銀的三大派別是什麼

金永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