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官二代,临终自省三道罪,道道都能压垮蜀汉,何颜见乃父

魏蜀吴三国,君王且不论,哪个大臣对他的国家最重要,答案显而易见,肯定是蜀相诸葛亮。刘备死后诸葛亮可以说是独自支撑着刘禅的蜀汉,诸葛亮要是倒了,蜀汉顷刻覆亡。既然诸葛亮这么重要,那么他的家人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在蜀汉肯定是一等一的权贵。诸葛亮就两个儿子,长子诸葛瞻,次子诸葛乔,诸葛乔是养子,亲生儿子也就诸葛瞻一个。作为诸葛亮的独苗,诸葛瞻算得上是蜀汉第一官二代,甚至说他是三国第一官二代都不为过。

三国第一官二代,临终自省三道罪,道道都能压垮蜀汉,何颜见乃父

诸葛瞻7岁那年父亲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没多久诸葛瞻便承袭了父亲的爵位。父亲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禅也没有亏待诸葛瞻。诸葛瞻17岁便做了蜀汉的驸马爷,刘禅还把禁军交给诸葛瞻掌管,可见刘禅对诸葛瞻信任至极。诸葛瞻位高权重,但其才能远不及父亲诸葛亮,即便在蜀汉的众多臣子中,诸葛瞻也属于泛泛之辈,能受刘禅如此恩宠,全仰仗诸葛亮生前攒下的功德。

三国第一官二代,临终自省三道罪,道道都能压垮蜀汉,何颜见乃父

诸葛瞻36岁那年,姜维镇守剑阁,与魏军大将钟会杀的难解难分。正在此时,魏将邓艾率数千兵马,偷渡阴平进入蜀中腹地,大部分蜀军被牵制在剑阁,邓艾进入蜀地之后势如破竹,连下数城,直逼蜀汉都城成都。此时诸葛瞻领兵在绵竹拦截邓艾,可惜诸葛瞻不复父亲当年之谋,惨败与邓艾之手,诸葛瞻见败局已无法挽回,便想以死殉国,临终前他自我反省一生的三大罪过: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

三国第一官二代,临终自省三道罪,道道都能压垮蜀汉,何颜见乃父

诸葛瞻临终前的这番话,严格上将应该是谦词,不能算作他犯下的过错,只能说是他的三大遗憾,而正是这三个遗憾导致了蜀汉最终的结局。奸臣黄皓搅乱蜀汉朝堂,致使蜀汉内政不稳,诸葛瞻未能除之而后快,此第一大遗憾也;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连连北伐拖垮了蜀汉,诸葛瞻未能及时制止,此第二大遗憾也;邓艾偷渡阴平,诸葛瞻未能守住绵竹,导致魏军兵临城下,此第三大遗憾也。

三国第一官二代,临终自省三道罪,道道都能压垮蜀汉,何颜见乃父

从个人角度上讲,诸葛瞻的确未能扶大厦之将倾,三大憾事未能完成,他自己拦下罪责倒也是男子汉所为。但从大局上看,他的大三罪责不过是表象罢了,蜀汉的败局从关羽大意失荆州的那一刻其就注定了。荆州一丢,刘备政权就被关死在蜀地了,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了。再加上刘备死后,诸葛亮不思休养生息、发展国力,反而以攻代守,肆意消耗着蜀汉的国力。没有国家实力作为后盾,仅凭天险想守住万世基业,实在是痴人说梦。诸葛瞻拦罪,只是因为参不透而已,其真正的罪责是没能及时改变蜀汉的国策,仅仅只看表象,有何颜面见父亲诸葛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