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成“驱动型城市”领先代表 上市公司员工薪酬同比上涨8.28%

武汉成“驱动型城市”领先代表 上市公司员工薪酬同比上涨8.28%

进入2018年,中国各大城市之间综合实力的比较已进入白热化,关于城市竞争力报告的接连刷屏,也显示出中国传统的一二三四线城市格局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一过程中,武汉,作为华中区域最重要的核心城市之一,以其强大的基础设施、核心路网位置优势以及良好的教育系统,成为仲量联行城市评价体系中“驱动型城市”的领先代表。

在标点财经研究院联合《投资时报》再度携手推出的《2018中国就业季薪金指南》中,武汉上市公司为员工支付的薪酬也显示出较强竞争力,这一数据或可成为广大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参考。

武汉成“驱动型城市”领先代表 上市公司员工薪酬同比上涨8.28%

《2018中国就业季薪金指南》报告对3518家A股上市公司的人均年薪进行了统计,并从城市、行业、公司等不同维度进行分析。数据显示,在60个上市公司数量超过10家的城市中,2017年武汉上市公司为员工支付的平均薪酬以及薪酬增长幅度均可以排名前半段。

难能可贵的是,从最近几年标点财经研究院统计的数据来看,武汉上市公司员工人均薪酬的涨幅呈稳步上升趋势,不存在剧烈波动,这在行业格局、企业基本面极易发生变化的当下,十分少见。

在计算人均薪酬时,标点财经研究院采用了Wind数据提供的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员工总数这两项指标,其中前者包括当期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等,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其他费用。具体来看,2017年,51家武汉上市公司为其共计26万余名员工人均支付薪酬为12.12万元,较2016年的11.19万元增长8.28%。而2015年,武汉上市公司人均薪酬为10.30万元,2016年较2015年亦同比上涨8.46%。

查阅51家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长江证券(000783.SZ、人均37.42万元)、南国置业(002305.SZ、人均25.99万元)、长江通信(600345.SH、人均24.15万元)、武汉控股(600168.SH、人均21.65万元)、湖北能源(000883.SZ、人均20.98万元)员工人均薪酬排名前五位,均超过20万元。这五家公司分别来自非银金融、房地产、通信、公用事业行业,其中南国置业、武汉控股、湖北能源的人均薪酬呈上涨趋势,而长江证券、长江通信的人均薪酬有所下降。前者同比降幅为4.83%,后者降幅达12.59%。

从支付薪酬总额来看,葛洲坝(600068.SH、人均15.64万元)、航天电子(600879.SH、人均17.57万元)、长江证券(000783.SZ、人均37.42万元)、九州通(600998.SH、人均8.72万元)、烽火通信(600498.SH、人均15.42万元)、中百集团(000759.SZ、人均5.93万元)、宏发股份(600885.SH、人均9.55万元)、人福医药(600079.SH、人均9.32万元)这八家公司排名靠前,付薪额度均在10亿元以上,当然,这些公司职工数量也较多,绝大多数都在1万名以上,其中葛洲坝的员工数量达到4.12万人。

此外,《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员工薪酬同比上涨的上市公司数量达42个,占比超八成。武汉控股(600168.SH、人均21.65万元)、当代明诚(600136.SH、人均18.82万元)、*ST凡谷(002194.SZ、人均12.24万元)、盛天网络(300494.SZ、人均15.34万元)、人福医药(600079.SH、人均9.32万元)、三特索道(002159.SZ、人均7.59万元)这六家公司的人均涨幅均超过两成。其中,武汉控股人均薪酬从2016年的15.5万元涨至2017年的21.65万元,同比涨幅达到39.7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