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不倒翁」閻錫山的生存之道 值得我們學習

​九一八事變後,閻錫山回到其家鄉,不久他又到太原就職,再度統治晉綏兩省,當他的土皇帝。

民國“不倒翁”閻錫山的生存之道 值得我們學習

閻錫山

但這時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方面日本侵佔了中國東北,威脅華北,威脅到他的老巢;另一方面紅軍於1936年東征,打擊了閻在山西的統治,引起了山西抗日浪潮的高漲另外還有閻錫山與蔣介石矛盾並沒有解決,蔣軍在山西還有五個師,閻有可能被蔣吞掉。這幾種危險擺在他的面前。

民國“不倒翁”閻錫山的生存之道 值得我們學習

閻錫山信奉的信條是"存在就是一切。。過去,他就是在幾種矛盾中求生存、發展,現在他仍然要生存,要保持他在山西的地盤。

民國“不倒翁”閻錫山的生存之道 值得我們學習

閻錫山經過反覆思索,終於選擇了一條準備抗日又不公開與日本決裂,擁蔣又保持獨立,準備聯共又不公開合作的道路,試圖在日、蔣、共三方之間保持一種平衡,來保持他的存在。他的這個策略,他自己形容為。是在三顆雞蛋上跳舞,踩破哪一顆都不行。

民國“不倒翁”閻錫山的生存之道 值得我們學習

閻錫山

這說明他面臨著艱難的處境,日本人、蔣介石、共產黨,這三種力量都很強大。閻錫山把他們都視為大敵,但他又無力消滅任何二方,也不能同時反對三個敵人,只能周旋於三者之間,必須至少與二方聯盟,這就像踩在雞蛋上一樣,如履薄冰,只能小心翼翼,不能公開得罪

民國“不倒翁”閻錫山的生存之道 值得我們學習

楊虎城

閻錫山在抗戰中也確實是這樣做的,當日本提出在太原、大同等地設辦事處時,他給日本提供了二些方便。他還會見各方人物,其中不僅有地方實力派如張學良、楊虎城,也有共產黨人物,如薄二波等。二箇中共黨員曾回憶說,閻的會客室裡掛著很多像,接見哪方面的人物,就掛出哪方面的像,見什麼人說什麼話。閻錫山是在夾縫中生存的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