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海鲜少吃肉就能防痛风?漏做这件事,其实治标不治本!

不吃海鲜少吃肉就能防痛风?漏做这件事,其实治标不治本!

有约

君说

不吃海鲜少吃肉就能防痛风?漏做这件事,其实治标不治本!

没有经历过痛风的人,

不知道痛风有多痛。

为了控制居高不下的尿酸,

低嘌呤饮食成为痛风患者的标配。

那么,

要想防治痛风的发生,

不吃海鲜少吃肉就足够了吗?

还!不!够!

对于肥胖合并

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来说,

你爱吃的大米、水果、甜点,

都可能是痛风发作的罪魁祸首!

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主管曾青山提醒,低嘌呤饮食对防治痛风“治标不治本”,痛风发作是代谢问题没得到有效解决——当身体尿酸“产量高”的同时,排尿酸功能出现问题。

在日常饮食中,果糖摄入过多是影响尿酸排泄的一大因素。果糖不仅会加速分解尿酸和嘌呤,还会抑制肾脏排泄尿酸。因此,她建议肥胖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日常饮食更应低碳少糖

壮男严守低嘌呤饮食

仍防不了高尿酸痛风

前段时间,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接诊了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壮小伙阿伟(化名)。身高175的他,体重高达180多斤,看上去很“壮”。但促使他前来咨询减肥的,却不是因为体重,而是高尿酸、痛风!

他坦言痛风发作时,有时会痛到无法行走。他下定决心要和高尿酸说再见,严守低嘌呤饮食原则,坚持不吃海鲜少吃肉,但发现收效甚微,痛风还是不时发作

不吃海鲜少吃肉的低嘌呤饮食,

难道不是高尿酸人群标配吗?

为何还是防不了痛风?

到底该怎么办?

其实,像阿伟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曾青山就曾接诊过一位素食主义者,“她体型超重,十多年坚持一点肉都不吃,长期吃素,但痛风照常发作”,这到底怎么回事?

治痛风,

低嘌呤饮食治标不治本

一般认为,海鲜和肉类嘌呤高,摄入太多会导致尿酸升高,而尿酸高可能直接导致痛风,因此,为了避免痛风,要少吃含嘌呤高的海鲜和肉类。

不吃海鲜少吃肉就能防痛风?漏做这件事,其实治标不治本!

但真正影响尿酸排泄、引起痛风发作的是代谢问题。”曾青山说,痛风患者往往在尿酸“产量高”的同时,排尿酸的功能也出了问题。而在日常饮食中,果糖摄入过多是影响尿酸排泄的重要原因,果糖不仅会加速分解尿酸和嘌呤,还会抑制肾脏排泄尿酸

所以,很多痛风患者在饮食上严格遵守低嘌呤,甚至无嘌呤的饮食原则,严格忌口却还是复发,曾青山认为这样的饮食对痛风来说是“治标不治本”。

据她介绍,国外已有相关研究表明低嘌呤饮食对于痛风防治来说收效甚微。美国著名科普作家,《我们为什么会变胖》(Why we get fat)的作者Gary Taubes撰文指出:早在1984年就有一个名叫Irving Fox痛风专科医生经手大量临床案例后表示:“因为收效甚微,无嘌呤饮食不再被采纳为痛风治疗意见。”

还有研究显示,肉食者、鱼食者和非严格素食者相比,纯素食者的尿酸浓度最高,尤其是男性。这样的研究无疑与大多数人认为的“痛风患者应不吃海鲜少吃肉”饮食原则相左。曾青山认为,出现这种误解,与吃高嘌呤食物导致尿酸偏高这个观点已经深入人心,但

很多人都不知道高嘌呤食物只是导致尿酸高的原因之一,而且还不是主要原因

代谢出问题

才是痛风“真凶”

痛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曾青山认为,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减少,另一方面是体内尿酸的合成增加。而体内合成的尿酸只有20%来自食物,其他80%来自新陈代谢。饮食控制只能减少体内尿酸合成的“原料”,使尿酸合成减少,但不能改善肾脏对于尿酸的排泄。

也就是说,食物代谢只占身体总尿酸的20%,不吃海鲜少吃肉等做法也只对这20%起作用,但对身体代谢产生的其他80%尿酸却没有太大影响

不吃海鲜少吃肉就能防痛风?漏做这件事,其实治标不治本!

“所以说,预防痛风,除了减少尿酸的产生,更应改善身体代谢、促进尿酸的排泄。”曾青山临床观察发现,糖、尤其是果糖摄入过多影响身体代谢引起痛风发作易被忽视。特别是合并肥胖的痛风患者,他们在日常饮食中常见的误区就是碳水化合物、糖类摄取过多,引起胰岛素抵抗,降低肾排泄尿酸的能力,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

据她介绍,一项尿酸和果糖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痛风发作和高果糖摄入量,存在正比关系。国外确实有人尝试断糖,发现痛风症状缓解甚至消失。所以,她提醒,痛风患者更应该低碳少糖多喝水,以助恢复身体的自然过滤系统,改善新陈代谢,进而改善整体状况

低碳少糖饮食

有助防治痛风

“痛风与肥胖关系密切,越胖的人似乎越容易得痛风。”曾青山解释说,肥胖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胰岛素抵抗会导致甘油三酯升高以及高血压、糖尿病、中风、慢性肾脏疾病和心脏病发作以及尿酸水平升高。而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习惯则直接影响体重增加、导致胰岛素抵抗和痛风。因此,

低碳减糖饮食不仅可以减重,对痛风防治也有积极作用

不吃海鲜少吃肉就能防痛风?漏做这件事,其实治标不治本!

曾青山介绍,国外有研究发现,通过少吃米、面、糖的办法,尿酸下降了,痛风也得到控制了。研究人员把受试者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减少到每天约160克(一般美国男性每天消耗300-350克碳水化合物),16周后没有一个患者痛风发作,受试者的平均体重减轻了17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也有所改善。

在体重管理门诊,我们发现低碳少糖饮食对控制痛风效果较明显。

”曾青山说,以阿伟为例,坚持低碳少糖饮食一个半月后,他的体重减少了12斤,尿酸从780降到580,代谢明显改善。

“虽然现在说低碳饮食能治痛风还为时过早,毕竟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质不同。”曾青山说,但上述研究和临床案例让人看到了高尿酸痛风合并肥胖者通过低碳减糖饮食对控制痛风病情的有益探索。

什么是低碳饮食法?

曾青山介绍说,低碳饮食法要求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上限为20克,并至少保持2周。这种饮食法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身体没有碳水化合物可燃烧供能时,就会去寻找其他“燃料”,不知不觉中便“燃掉”了体内的脂肪。

这种饮食法对于忙于应酬、无暇锻炼,或是工作、生活习惯不良导致身体出现赘肉,甚至明显超重、肥胖一族来说,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甚至可持续终身的饮食法,可以帮助减肥,保持体重,可适当配合维生素和营养补充剂的摄入,兼顾营养均衡更利于身体健康。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 曾青山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白恬

图@视觉中国、网络资料

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工作室出品

有约君猜

你可能还想看以下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