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賞「捉蟲」 收到十幾隻疑似錐蝽 送檢確定後每隻獎勵8元

上週廣州市衛計委懸賞“捉蟲”引起市民關注。昨天,記者從市疾控中心瞭解到,目前市民已經抓了十幾只疑似錐蝽送到各區疾控中心,是否確是錐蝽,仍需送國家疾控中心由專家檢測鑑定。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我國目前沒有輸入性美洲錐蟲病病例,廣州也沒有本地病例,市民不用太擔心,錐蝽不一定攜帶錐蟲,從目前國內情況看,被錐蝽叮咬後感染美洲錐蟲病的風險非常小。

懸賞“捉蟲” 收到十幾只疑似錐蝽 送檢確定後每隻獎勵8元

有10多名市民抓到疑似錐蝽

據介紹,此次捉蟲其實是國家疾控中心主持的一項關於輸入性美洲錐蟲病及其傳播媒介錐蝽的調查,主要在華南地區開展,廣州市的任務是調查錐蝽在本地的分佈情況、數量、種群、是否攜帶錐蟲等信息。

昨天,記者在市疾控中心看見了國家疾控下發的錐蝽標本。器皿中的錐蝽有成人指甲蓋大小,身體發黑發亮,仍然存活,但不太愛動。同時市疾控中心還展示了一隻近日由市民捕捉到的疑似錐蝽。

“錐蝽外形有三個特點:刺吸式口器;細長、尖的頭部;體型橢圓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陳守義博士介紹稱,目前已收到10多份報送的樣本圖片。對於市民交上來的蟲子,市疾控在初步篩選後,會在7月31日後集中送到國家疾控中心,經過專家使用顯微鏡、遺傳學方法對其特徵進行檢測,確認為錐蝽後,會從調查經費中按每隻8元對捕捉者進行獎勵。

專家稱國內錐蝽帶蟲風險低

陳守義表示,目前,我國尚未發現美洲錐蟲病的本地或輸入病例,錐蝽帶有錐蟲風險非常低。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目前全球有600萬~800萬人感染克氏錐蟲,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和北美洲。目前全球人員流動密切,為了未雨綢繆,這次要全面調查我國錐蝽情況,假如以後出現輸入性美洲錐蟲病病例,防控本地傳播的工作將更有科學依據。

陳守義稱,錐蝽是亞熱帶地區的常見物種,在廣州也比較常見。當錐蝽叮咬了帶克氏錐蟲的貓、狗等動物後感染上克氏錐蟲,它排出的糞便或尿液就帶有錐蟲這種病原體。錐蟲通常在叮咬人之後,喜歡在叮咬處附近排便,如果一個人被這樣一隻錐蝽咬到,出於本能去拍打、觸摸被叮咬的部位,便把錐蟲的糞便或尿液抹到叮咬處、眼部、口腔或任何皮膚破損處時,錐蟲就這樣進入了人體,使人感染上美洲錐蟲病。

專家表示,萬一不小心碰觸到錐蝽,徹底洗淨雙手即可。要捕捉錐蝽時,還是要做好防護措施,不要徒手抓,而應該使用紙張、筷子或鑷子等,把錐蝽放入透明有蓋的容器,如礦泉水瓶、玻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