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智慧的運用,值得收藏

般若智慧的運用,值得收藏

前兩天我們講了什麼是般若智慧,也證得了我們本來既是般若作品也是般若智慧。我們的目標不是為了得到般若智慧,得到之後是為了運用,今天我們就講:般若智慧的運用。

我前面講過,般若智慧不但能製造萬物,還能夠駕馭萬物。般若智慧就相當於能夠操縱電腦的人。般若智慧表現在生命上,就是能夠駕馭生命的那個“東西”。我們每個人都感覺到,好像有一個能指揮六根去活動的那個“能”,這個“能”就是駕馭般若智慧的那個“東西”。

般若智慧的運用,值得收藏

佛祖臨入涅磐時,阿難問佛:“佛祖不在了以何為師?”佛祖告訴阿難:“以戒為師”。這個“戒”指的不是戒律,而是能制定戒律的那個“能”戒;戒律是屬於所戒。“戒”就是能“有所為”,也能“有所不為”的那個“能”,簡單地說就是自控能力。我們每天指揮眼睛看東西;指揮耳朵聽聲音;指揮身體活動;指揮大腦思考等等。這都是屬於般若智慧的運用。

接下來,我說的內容是很重要的,大家不要在我的語言文字上理解,要在自身上體會我所說的話。我要說的是:能夠指揮六根這個生命的那個“東西”就是我們的生命。它既是覺知,也是我們所感覺到的自我,同時也是每個當下的一念。大家仔細體會一下,這幾個“東西”是不是同一個東西呀?準確地說那個“東西”就是心,而這幾個“東西”是心所具備的幾種功能。

“能”在物理學上指的是能量或能源;般若智慧的這個“能”,它既是能量也是能源,它可以自給自足。所以,能指揮生命的這個“能”的能量是源源不斷的,而且永遠也用不完,也不需要再從外界吸收能量來補充自己。這個“能”在指揮生命的同時也在給生命注入能量,因此生命是生生不息,永遠也不會消失的。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有指揮六根的能力,可是每個人的能力是不一樣的,這個能力就是佛經中所講的“根本智”。要想提高這種能力,就必須要在現實中學習,在生活中歷練。祖師們之所以要說不受魔難不成佛,這個“魔難”不是來自妖魔鬼怪,而是生活中的困難,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呀!

般若智慧的運用,值得收藏

經過歷練,我們駕馭生命的能力就會增強。這種經過後天曆練得來的智慧,就是佛經中所說的“後得智”。歷練時期由於能力不夠,因此會顯得很笨拙,但還必須要努力的去做,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這個過程就是佛經中常說的“有為法”。

經過歷練技術就會變得很嫻熟,就像說話、走路一樣,張口就說、拔腿就走,無需注意舌頭與腿如何運作,這就是“有為法”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此時,已經不需要再用“有為”去指揮了,這就進入了佛經中所說的“無為法”。

切記:“無為法”不是無所作為,而是全自動的智能條件反射。具備了這種全自動的智能,無論再遇到什麼事情,根本就無需思考了,生命就會自動地做出最完美的結果。此時,就是圓成佛道了。

之所以佛祖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然後強調必須要修煉,就是為了鍛鍊後得智,根本智與完美的後得智合二為一才是圓滿的佛,這個“合二為一”就是佛經中所說的“子母合一”。大家應該會運用般若智慧了吧?要加油歷練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