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前日寇强征“国兵漏”,每人服役三年过着犯人一样的日子

记得在前段时间老兵介绍过抗日战争时期,沦陷里的兵役制度。我们知道在抗战时中国军队有抓壮丁这样的事情,虽然看上去是一个很邪恶的作法,不过就当时来讲也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当时当兵必须就要上战场,上战场能活着的人并不是特别的多,所以一边兵源紧张,一边没有人去当兵。最后只能采取暴力的办法了。老兵今天要讲的是在那个时代,除了国统区的抓壮丁,沦陷区里的日本人也抓,而且抓得更惨。

70多年前日寇强征“国兵漏”,每人服役三年过着犯人一样的日子

国统区抓壮丁体验不合格的可以不要去,但是在沦陷区里,那些体验不合格的则要去“勤劳奉仕队”里当劳工。也就是说没有一个逃得掉的。以下就是当年辽宁省大洼县日寇强征“国兵漏”的故事。

“勤劳奉仕队”俗称“国兵漏”,是伪军应征不合格的中国适龄青年被日伪强制编成的,除了小学教员外从事工、农、商业的以及伪职员都在应征之列,服役三年,每年服役6个月。1944年5月到1945年6月,由伪锦州省辖的盘山、台安、北镇、黑山、锦县、义县、锦西、绥中八个县和土默特左、中、右三个旗的伪满勤劳奉仕队一万五千人,修筑平原水库,这个水库当地人叫疙瘩楼水库。

70多年前日寇强征“国兵漏”,每人服役三年过着犯人一样的日子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每天要完成分摊的土方,每人定额一立方米,而且还要把病号和巡夜人员的土方由出工者负担。在工地里担土距离二百米以上,每天劳动量很大。队员们被看管得很严,如同犯人一般。这些队员一个县集中在一个驻地,四周挖沟取土筑成二米高的土围子,沟内灌满水,四角和大门设着长岗,夜间室外每隔三十米设一个流动哨,岗哨由奉仕队员中的伪职员出身者担任,各小队宿舍间还设有两人值勤两小时一轮的岗哨,由队员轮流站岗。在里面生活几乎跟监狱没有两样。

70多年前日寇强征“国兵漏”,每人服役三年过着犯人一样的日子

在工地里,这些队员的生活和犯人差不多,家属去送食品一般都不让接见,而是由小队长代转。干活时有大小便也必须打报告请假才能去。而且在这过程中还要受到小队长的监视。

尽管“勤劳奉仕队”的队员们每天工作量很大,干活很苦,但是吃饭还是限量的,吃的都是粗高梁米稀粥、苞米面窝头、咸菜梗或者白菜汤,根本吃不饱,于是本县人每人都有一个炒面袋,装着由家人送来的炒面,而外县人由于离家远,得不到家人的接济,只能挨饿,被饿死、病死的人很多。

70多年前日寇强征“国兵漏”,每人服役三年过着犯人一样的日子

在工地上,“勤劳奉仕队”的队员们住的是自己盖的南向小土房,南高北低,俗称棺材丘子,冬天的时候有炕也不能烧火,又冷又潮湿。夏天的时候除了热,而且蚊子、跳蚤遍地都是,叮咬得人难以入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