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高考志愿填报中,99%的家长都在问的,看看有你想知道的吗?

2018高考志愿填报正在进行,小编的电话已经被家长与学生的热情“打爆”了,平台的咨询量突破天际,小编和团队的同事们保持24小时在线的状态!

这是高考志愿填报中,99%的家长都在问的,看看有你想知道的吗?

高考志愿填报,我们是认真的!

下面总结了咨询比较多的疑问,推荐学生与家长了解,帮助学生与家长更好的填报志愿。如果还有其他纠结的问题,想看看自己的分数有没有希望报一所好的大学,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或者通过文章下方的联系方式给老师微信或电话沟通。

想要读取名校,可以点开看这里

没有达到本科线就真的读不了本科了吗?点开你就知道了

这是高考志愿填报中,99%的家长都在问的,看看有你想知道的吗?

高校录取是先划定投档分数线才进行投档?

其实,高考各批次的最低投档分数线,都是在投档之后才会有。具体来说,在每一批次投档时,省教育考试院是根据院校公布招生计划数和确定的投档比例,再根据考生成绩排序及志愿填报情况进行检索投档,排在最后一名的考生成绩即为该院校最低投档分数线线。投档线并不是事先公布的,而是在对院校投档完成后自然形成的。

最低投档分数线和最低录取分数线一样吗?

院校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各高校实际录取考生的最低分数,在省教育考试院投档以后,各院校根据各自的录取规则进行考生排序检索,进行专业录取。也就是说不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是会不同的。录取线也不是事先公布的,而是在高校完成录取后产生的。

考生在投档以后,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录取,投档比例超过100%、分数优势不大且不服从调剂等原因都可能成为未被录取的原因。所以最低投档分数线并不一定就是院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

这是高考志愿填报中,99%的家长都在问的,看看有你想知道的吗?

如果我过了某个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我的档案就被该学校提走了,在选择专业时选择的专业分数达不到,且服从调剂,学校会如何调剂呢?

如果“服从专业调剂”,意味着该院校在本省该科类、该批招生的任何专业都可被录取,但不会被调剂到该校未在本省投放计划的专业。在调剂过程中,如果所有专业都已录满无法调剂时,则退档。

什么叫做提档分数线?

提档分数线是将某省报考某大学的所有人按照高考分从高到低降序排列,再根据该高校的提档比例(通常为100%-105%),有生招生主管部门向高校提供相应数目的考生档案。则最后一名的分数即为提档分数线,由于高校提档后会存在退档的现象,因此通常提档分数线要比正式录取风数线略低。

大类招生是不是被录取后,进入学校再重新分专业?

大类招生,指按学科大类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的。不少高校将相同、相近学科门类,同院系或是不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

学生入学后先进行学科大类基础课学习,一年或两年后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细分专业学习。

三大专项是什么,可以降多少分,什么样的考生可以报地方专项?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摘录:

1、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招生学校为中央部门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实施区域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1)符合2018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2、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区、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招生学校为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具体实施区域、报考条件由各省(区、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实施区域要对本省(区、市)民族自治县实现全覆盖。

3、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招生学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基本条件:(1)符合2018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有关高校可在此基础上提出其他报考要求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确保优惠政策惠及农村学生。

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的贫困县脱贫后2018年仍可继续享受国家专项计划政策。有关省(区、市)要严格执行国家专项计划确定的实施区域,不得擅自扩大范围。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须将本省(区、市)确定的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提供给有关高校。各省(区、市)可根据上述报考条件要求,制订具体报名实施细则。

还可参考生源地所在省招办下发的相关政策文件。

如果被某学校退档后,还能进入下一个志愿学校参加录取吗?

目前大多省实行的是平行志愿录取模式。平行志愿录取模式有三个特点:

1、分数优先。在检索考生志愿前,首先将所有考生分科类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投档检索时,先检索排在第一位考生所填报若干个院校志愿,依志愿顺序确定投档。再检索排在第二位考生所填报的若干个院校志愿,以此类推。

2、遵循志愿。考生所填报的若干个院校志愿有逻辑顺序。检索考生所填报的院校志愿时,是按逻辑顺序即A、B、C、D……院校依次进行的。当考生总分符合首先被检索到的A院校投档条件时,且A校有计划余额,该生即被投到A院校。

3、一次性投档。即按各招生院校确定的投档比例,将符合条件的考生电子档案投档给各招生院校。考生档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检索该考生的后续志愿,因此,对于考生来说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也就是说,考生一旦因各种原因被高校退档,即使他的投档分超出后续高校的调档线,也不能被投档,只能参加下一轮投档录取(下一志愿组、本批次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换句话说,同一批次平行志愿里虽然可填报多所高校志愿,但考生档案只投一次,实际只是一个志愿起作用。

若第一大学无专业级差,但未被录取,到第二志愿时会被降分处理吗?能降多少分?

专业级差和志愿级差不是一个概念。平行志愿模式下不存在志愿级差。

所谓平行志愿,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即所有考生排一个队列,高分者优先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

这是高考志愿填报中,99%的家长都在问的,看看有你想知道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