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的情懷

近幾年中國的胡潤百富榜以及全球資本家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排名中,中國富豪的組成已經悄然改變,由原來的勞動密集型加工業為主體的製造業,轉變為以房地產為主,再到近期以數字新經濟為主體的新生代。從這些富豪的受教育差異看,也由原來的適合“財富人生”的短時主流媒體錄播訪談(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為主體,當然這與他們所處的時代有關),到今天能上臺侃侃而談情懷(以60、70、80後為主體的大學畢業生)。因為富豪是一個很具有示範作用的群體,尤其近期的富豪們與多數受教育的年輕人具有可比性,這些情懷具有正向引領作用,但也可能誤導很多年輕人。

廉价的情怀

假如你在自灌了上百集“財富人生”之後,仍然對人生有所懷疑,這一點也不奇怪,你不是一個人在懷疑。以前有個傳說,說某一次搞活動,招待幾位大佬嘉賓吃飯。大家輪流發言談自己是如何成功和發財的。最後有一位大佬講了個故事:從前有個電梯裡有幾個乘電梯的人,一個人不停地原地跑步,一個人不停地做俯臥撐,還有一個不停地用頭撞牆。電梯到了頂樓後,裡面主人問他們怎麼上來的,一個說我跑上來的,一個說我一下一下撐上來的,另一個說我不停地撞上來的。最後這位大佬說,電梯就是改革開放後進入市場經濟軌道的中國經濟,而那電梯中的三個人,就是現在介紹成功經驗的大佬們。這個故事雖然有些極端,但的確反映了第一代中國首富的縮影,這樣的成功很難複製。好在這個群體與多數年輕人的父母輩年齡相當,對年輕人的影響有限。

廉价的情怀

今天中國新生代富豪們,無論是學歷還是經歷,與目前受過教育的年輕一代具有相似性,他們更容易成為被模仿的對象。不過假如你以為照抄富豪們的經歷就能複製成功,那你或許還會繼續懷疑人生。在新生代的創新創富中,除了“摩拜單車”(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這項基於GPS老科技與自行車的完美結合,以及基於AI人工智能的“今日頭條”之外,幾乎很難找到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或突破了,中國的新生代科技創新生態,凡是與民用有關的,幾乎已經被BAT 等“幾大家族”所壟斷,現在我們看到的,不少是這幾家孵化、投資、或即將剿滅的。

廉价的情怀
廉价的情怀廉价的情怀

假如你也打算信誓旦旦地上臺與員工分享你看到的富豪們的雞湯與豪言壯語,那很抱歉,你還不是富豪,你期望你的員工會因為你在牆上畫了一個餅就跟你幹下去,那隻能說你自己太年輕、太簡單了。受過高等教育,稍有點常識的年輕人都不會不懂“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現實,除非你是個真會分享的老闆,誰都不會搞不清楚與你之間是僱員與僱主的關係。真的搞不清這點的人,那估計智商也有些問題,你帶著這樣一幫人,對你所期盼的結果也會有負面影響。

想要在這個“幾大家族”把持的生態圈複製BAT的成功,最起碼必須有BAT水平的人才為你做事才行,人才不及人家,別的都是空想。對於這一點,今日頭條的創始人張一鳴是最清楚的,他提出的人才機制有三個要點:第一是回報,包含短期回報長期回報;第二是成長,他在這個公司能得到成長;第三,他在這個公司精神生活很愉快,他幹起事來覺得有趣。正是今日頭條在人才政策上的不吝嗇、不拘一格,才使得它在當今這個生態圈能搶到最一流的人才,不僅不怕BAT搶人,甚至還能從BAT搶走人。

情懷不僅很廉價,而且很容易誤導。今天的世界是真金白銀的角鬥與面對現實的殘酷,你不能因為你自己不願面對現實,而期望跟隨你的人也一樣無視現實,不然相似水準的智商組合容易導致相似水準的結果。今天的商業生態圈,像之前那樣讓電梯自己升上來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