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行业大洗牌:洗掉不合规平台 剩者仍能为王

在经历过2018年监管整改的洗礼后,P2P平台大浪淘沙过后,留下来的大多都是相对优质的平台,只要出借人依据个人资金情况、需求来制定出借计划,并谨慎筛选,总能找到靠谱的平台、降低出借风险。

这轮洗牌会洗掉劣币平台,这是勿庸置疑的,还有一些风控实力差的平台会逐渐出局,这也是可以预期的。剩下的平台,不是幸灾乐祸,打剩者为王的算盘的时候,而是齐心协力恢复重建行业信心、市场信心。

P2P,再一次成为舆论的风暴眼。"头条都上累了的互金行业又一次上了头条。"这是今天有媒体在报道钱爸爸出问题时的一句话。

最近,P2P暴雷、清盘等消息确实容易让人视觉疲劳。六月60多家网贷暴雷潮的阴霾还未散尽,进入七月,网贷行业再掀暴雷高潮。一个接着一个,一雷雷一窝,从上海到杭州,再到深圳,雷声不断。即使作为一线从业者,也难以统计清最近暴雷的平台。

以七月为例,比较大的平台就有多多理财、投融家、牛板金、钱爸爸等。这些是业内比较熟悉的平台,还有无数的中小平台都在清盘跑路中。

每次出现暴雷跑路时,行业内都会有一种声音说,目前这些暴雷的平台是伪P2P,借网贷名义行骗与真P2P无关。随着行业洗牌不断,剩下的平台会脱颖而出,P2P进入强者为王、剩者为王的时代。不过,这种声音可能受到一些挑战。

第一,最近出现问题的平台,不再是些伪P2P,一些真P2P出现了问题,而且这些P2P大都有资金存管,是真正想备案的平台。比如像钱爸爸运营了五年,完成了等保三级测评,办了ICP证,上线了银行存管,而且是平安银行的存管。

第二,对出借人而言,他们到死可能都搞不清业内所说的什么是真P2P,伪P2P,什么类活期平台,什么是监管真正要求的合规平台,什么是红线禁止的业务。况且,目前整个P2P行业尚处于整治期,没有成功备案的平台,也就是说,在他们眼里,没有良币,那良币的指标就失去了参考。

第三,央行会与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会议认为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防范化解任务仍然艰巨,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也就是说,网贷备案至少还要到一年后,在这期间,所有的平台都无法摆脱身份的尴尬。

这个延期1至2年的方案出来后,尽管有些观点一如既往地说这有助稳定行业信心的,但是不少业内人士心里打鼓,眼下这么多平台暴雷潮,谁知道这一年会发生什么事。

更何况,这一轮行业的暴雷潮,出借者的信心已受到明显打击,并波及到了主流头部类的平台。据网贷之家称,不少头部平台也受到出借人流失的考验。如此下去,合规平台也会因为出借人的出逃而产生经营风险。

"哪怕内心再恐慌,也要笑着面对。可怜的平台运营商还在做垂死挣扎,幻想着其他家死了,会有更大的空间。没有什么好幻想的了。"一家平台负责人在笔者的微信群感叹道。

或许这家平台有些悲观,但是,剩者为王的观点确实有存在的基础,因为这个市场本来竞争激烈,如果洗掉一批,市场空间自然而然会更大,也给其他未死的平台更多机会。

但是,我们有可能忽略了一点,金融的基础是建立在信用上面,尤其是是互联网金融传播性更快更广,信用、信任更是行业的基石,如果这块基石不存在了,出借者形成的信心和共识已经彻底瓦解了,市场还会有多大空间呢?

说的直白点,如果出借人不信任了,流动性消失了,金融就不存在了,谁也难以独善其身。

现在出借者的恐慌正是如此,无论是头部类平台还是中小类平台,出现出借人流失的考念,也就是说,遭遇了信任危机,如果信任危机一旦失控,网贷行业的流动性风险会进一步加剧。

金融市场是需要流动性,不断地让资金流动起来,这样整个市场才能盘活。资金有进有出,有借有还,才能让整个系统循环流动起来。目前,网贷行业的流动性遭遇多方面的考验,宏观经济形势恶化、市场资金面紧张、债务人违约风险增大,加上备案遥遥无期、行业失去主心骨,雪上加霜的是,平台暴雷、倒闭不断、出借者信心受打击等,多重因素重压,全行业都面临着流动性的问题。

现在网贷业就是这个情况,出借者信心到临界点,恐慌性挤兑提现,不仅如此,借款人趁机作崇。据钱爸爸公告称,在P2P问题恶化时,借款人产生侥幸心里,以P2P不合规为由散布恶意不正当信息,导致整体环境下借款人的还款意愿下降,而平台出借者申请提现激增,导到回款延迟。

从宏观环境、市场流性、监管政策,再加上平台资金端和资产端的双重压力,互金行业的"多米洛骨牌"效应正在加大。

最近,与笔者要好的几位平台负责人也深感这种压力,他们的观点是:目前行业洗牌时间不知会持续多久,如果是短期还好,如果是一年那整个行业都会遭到巨大的打击。

对于剩者为王,还有一位平台负责人直言,胜者为王一定程度是对的,但是剩下会是极少数,谁会成为那个极少数呢?况且那个时候的剩者也不会是现在意义的完全合规平台了。

"眼下的问题更为迫切,当前的征信环境下,借款人不还款,追索流程长,效果差,而对出借人必须有交待,就走了上自己动手圆场的局面,致使自己越陷越深,直至流动性全面枯竭,这个过程中,唯一受益的是老赖借款人们,出借者和平台方都会输得很惨。"

当前,这轮洗牌会洗掉劣币平台,这是勿庸置疑的,还有一些风控实力差的平台会逐渐出局,这也是可以预期的。剩下的平台,不是幸灾乐祸,打剩者为王的算盘的时候,而是齐心协力恢复重建行业信心、市场信心。

P2P行业经历了2017年这个史上最严监管年后,整个行业有了很大程度的洗牌,现今整个行业处于备案验收阶段了。在这个阶段,你是如何甄选出借P2P平台的?

1、背景调查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借前弄清平台背景可是至关重要,因为平台的背景不仅关系着这个平台的"靠山"有多大,而且还代表着平台的实力。

那么,调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点呢?

首先是平台的股权结构,大家可以根据股东们的背景判断要投的平台属于什么系,是国资系、上市系、风投系还是银行系或者民营系?

一般而言,国资系(伪国资除外)、上市系和银行系背景的P2P平台更为可靠。

其次是平台的实缴资本。需要注意的是,实缴资本和注册资本是不一样的,实缴资本可以直接反映出平台的资本实力。

再次是平台的上线时间。当然是越久越加分。而且备案对于运营时间还有了明确规定,2016年8月24日之后新开设的平台不能备案。

还有管理人员等信息。这些高管信息对于判断平台风控水平,业务水平都是重要的加分项。

这里给大家推荐两个查询平台背景的方法:

一个是企查查:https://www.qichacha.com/

另一个是天眼查:https://www.tianyancha.com/

2、合规性

总体来说,备案要求的合规指标有很多。但围绕着"1个办法+3个指引"," 资金银行存管、ICP经营许可证、等保三级认证 " 等资质已成为判断P2P平台是否积极合规的关注重点。

银行存管是检验一个平台合规性的重要指标。有银行存管,能够有效隔离平台资金和用户交易资金,保障用户资金安全。

网贷平台必须办理ICP证,未按规定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不得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属于非法经营。根据互联网金融监管细则,办理ICP许可证是平台合规经营的重要标准之一。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属于"监管级别",是国家对非银行机构的最高级认证,由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其进行监督、检查,且认证要求十分严格。

当然,合规指标不止这些,还有小额分散等方面。

3、业务模式

业务模式主要有信用贷、车贷、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一般认为车贷、消费金融优于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优于信用贷。

因为车贷有着小额分散、估值简单、变现快、流动性好等优势,对平台来说风险性较低,即使逾期,也不会影响平台资金链。

小额分散:以车辆的评估价格为限额,个人借款一般都能达到监管要求的20万以内。

估值简单:有专业评估师根据车辆是否出过事故、保养等细节做报价。

4、信息披露

银监会的信披指引明确提出P2P平台应向出借人披露的信息指标包括备案、组织、审核、经营和项目五大类。平台信息透明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平台是否靠谱的重要因素。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平台是否对接第三方数据,通过网贷之家等第三方平台观察平台日常数据,再看平台的资金流是否正常。

5、收益率

网贷平台中短期的利息水平在6%-10%之间,长期的利息在10%-12%左右,一般认为15%以下是比较合理的,再高的话就危险了,毕竟平台也要有运营成本,管理费用之类的支出。

总而言之,在经历过2018年监管整改的洗礼后,P2P平台大浪淘沙过后,留下来的大多都是相对优质的平台,只要出借人依据个人资金情况、需求来制定出借计划,并谨慎筛选,总能找到靠谱的平台、降低出借风险。

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普惠金融服务已是大势所趋,随着国家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地,整个行业的发展也将越来越规范,或迎来又一个春天。

网贷行业大洗牌:洗掉不合规平台 剩者仍能为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