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请别老拿“抑郁症”说事!

最近,关于崔永元大闹“冯范刘”的事件,可谓是引爆了整个娱乐圈!现在的事件已经分化成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由手机电影所引发的崔永元抑郁症;二是由阴阳合同所引起的明星们偷漏税!

崔永元,请别老拿“抑郁症”说事!

今天我也来个“有一说一”。关于第二个问题暂且不论,这里只谈第一个问题。我想跟崔永元轻轻的讨论一个问题:你崔永元的抑郁症真的就是因为手机电影而得的吗?如果果真如此,你可把影视问题提升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即便如此,你又凭什么证据将自己的抑郁症归咎于手机电影呢?

崔永元,请别老拿“抑郁症”说事!

任何事情都不会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倘若如此,这个世界岂不是失去了规则和法律了吗?电影作为一种娱乐形式,除了对人的天性不能“隐喻”之外,其它关于人的特性方面的问题都是可以“隐喻”的。比如在美国,任何艺术作品,绝对不允许“隐喻”“人种、残疾和性别”等方面的问题,否则,就是歧视,就是犯法。除此之外,上到总统,下到保安,都是可以“隐喻”的,这才是文艺作品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就别说你一个什么主持人了!

崔永元,请别老拿“抑郁症”说事!

应该知道,崔永元永远只能代表你自己,而决不能代表整个主持界,即便这个作品的内容很象你,那又能怎样?这就是艺术!否则,你讨伐的决不是手机电影,而是整个艺术作品。简单讲,你不能因为作品内容像你而以此作为要挟,这明显是一种“以我为中心”的狂态!试想,如果你不是一个名人,你只是一个马路上的主持人,你有这么硬气的将自己得的抑郁症归咎于手机电影吗?多少有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味道!如果这个因果关系成立的话,影视界岂不成了“一潭祸水”?从而导致未来整个娱乐电影界不敢“隐喻”和鞭挞!长此以往,岂不是人人可以对号入座,将影视作品视为攻己对象了吗?

崔永元,请别老拿“抑郁症”说事!

应该讲,这么多年来,中国影视作品的主流是好的,冯小刚导演也在分析一些社会问题上拍出了《非诚勿扰》、《天下无贼》、《芳华》,包括《手机》等有思想的作品!如果人人对号入座,事事与己挂钩,再来一个因果推导,岂不将所有问题都复杂化了吗?

崔永元,请别老拿“抑郁症”说事!

退一步讲,谁证明你的抑郁症是因为手机电影而得的呢?没有证据,就不能“碰瓷”,更不能添盐加醋,

以“同情心”换取“攻击力”!换个角度来说,你能将你得了癌症归罪于环境部吗?你能将在河南没考上清华归咎于教育部吗?“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是一个共处平台,彼此调侃、挖苦、赞美、奉承等都是人生正常的生活方式,你咋不说你心眼小呢?你咋不怪你天生偏执呢?如果将自己的抑郁症归罪于手机电影,这不仅有点牵强附会,更应是无稽之谈!倘若容忍这种现象延续下去,这才是文艺界最大的悲哀!

崔永元,请别老拿“抑郁症”说事!

文艺作品的作用除了歌颂,还有鞭挞;除了幽默,还有隐喻。这正是文艺作品的本质和特征!“你不能为了卖一种药,而去发明一种病”,你崔永元也决不能因为自己得了抑郁症,而去责怪一部电影,即便是一部电影隐喻了你,甚至联系到了你的家人,难道自己就没有“敢问路在何方"的心态吗?记得崔永元在问及患上抑郁症的原因时曾经谈到了一个“底线”问题。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每个人因为心里承受能力不同,而获得的“底线”不同,世界是一个大同社会,你不能因为你的“底线”,而简单的产生你的“归罪”,更不能以此“耿耿入怀”,这样多少也是有点自作多情和不能自拔的味道。常言道:“心底无私天地宽”,即便源于这个节目的形式,就一定指的是你和你的全部行为吗?不是电影里也常用的一句话:“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对号入座”吗?假如该电影隐喻的你是一个“伟光正”的形象呢?难不成你还要去专程感谢这部电影吗?

崔永元,请别老拿“抑郁症”说事!

事实上,任何一部影视作品,只要不是纪录片,只要不是违背人的天性,其本身都是具有一定“隐喻性”的。亏你还是从事本专业的,亏你隐喻别人的事情其实也不少。你应该用作品的心态去看待作品,而不是用作品的隐喻来对号自己。这才是一个公众人物应有的正确姿势。作品中可能会有你的影子,但你却代表不了全部的作品!从这一点上看,手机不失为一部好的电影,而作为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更期待能看到“手机2”!

崔永元,请别老拿“抑郁症”说事!

“做人要厚道一点”,做人还要包容一点,做人更要法律一点。千万不要义气用事,更不可采用“世界适应我”的心态!世界虽然是我们的,但我们终究是属于世界的!但愿影视界里,多一些令人深思的作品,少一些让人烦恼的对号;多一份大众的关爱,少一份自己的得失!这样的影视界才能释放出“中国梦”的伟大情怀!

崔永元,请别老拿“抑郁症”说事!

这里仅就崔永元的“抑郁症”的由来而“有一说一”,与其它任何事无关,凡借其它事有异议直至问责的,免谈!如果是关于崔永元同志抑郁症病因问题的,尤其是否因手机电影而造成的,愿意陪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