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宝钢:《孤敖》—追忆李敖(深度)

胡宝钢:《孤敖》—追忆李敖(深度)

李敖走了,他带走了属于他的孤独,却留下了他那些值得人们争议的“冏事”:女人、骂人和文人。这就是李敖一生中难以挥去的“三人”,即,想着女人,骂着别人,做着文人。

胡宝钢:《孤敖》—追忆李敖(深度)

李敖本人做事的风格是率真,他所追求的境界是真实,比如,李敖为什么要骂金庸?因为在李敖看来,金庸本人并不是行侠仗义的人,所以他写出来的体现行侠仗义的作品必然是虚假不真实的。李敖先是看不起人,再看不起其作品。这就是李敖的“臭鸡蛋理论”,即,如果鸡蛋是臭的,难道还有必要去吃掉它吗?

胡宝钢:《孤敖》—追忆李敖(深度)

细品李敖的灵魂深处,依然坚守着他最后的底线:他玩弄了女人,却最终确定了王小屯;他骂遍了名人,却最后认定了刘长乐;他苦成了文人,却最爱笃定了李戡。从这三点看,李敖也并不孤独,却都有了完美的归宿。

胡宝钢:《孤敖》—追忆李敖(深度)

对于李敖,我们始终难以明白:是他的聪明造成了他的孤独,还是他因孤独才更加聪明。这两者之间总是互相影响,他也正是在这种不可思议的孤独中酝酿出了智慧的力量。实情也并非如此,在细查他对于所谓的孤独与寂寞的追寻,却发现他原来不只是一个狂热的猎人,偶尔也会是一只轻轻被抽打的绵羊。

胡宝钢:《孤敖》—追忆李敖(深度)

可见,李敖的“三种人”是有其深重的灵魂根源。不知是他的灵魂扭曲,还是他的灵魂释放,总之,李敖永远拥有着常人无法言喻的“孤敖”。真不知李敖是为了他的灵魂救赎,导致了他的灵魂孤独,还是由于李敖天性的孤独,才产生了他这样“孤敖”的性格(兴趣)!既然他注定要成为大师,我们也就只能随他去吧!

胡宝钢:《孤敖》—追忆李敖(深度)

孤独是李敖生命中不熄的精彩。他为了真实,宁愿失去了朋友而获得了良知;他为了站台,不惜失去了舞台而仰望窗台;他为了主义,竟然放弃了爱情而选择了牢房。在李敖的心中,孤独不是落寞的情绪,孤独只是他自我的澄澈,孤独更是他灵魂的自足。

胡宝钢:《孤敖》—追忆李敖(深度)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说,“我们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无论是出生、成长、相爱,还是奋斗、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般,始终伴随着生命的每一隅。”李敖把孤独作为了一种兴趣,他本可以苟且偷生,却依然让兴趣左右自己,这完全体现了他的生命底色。

胡宝钢:《孤敖》—追忆李敖(深度)

人当如是,李敖如此。李敖本人常常乐观的看待生死,把自己钉在生死的十字架上,任人宰割。这不仅是李敖的傲慢,更是他宿命的轮回。唯一不同的是,别人无法真正的理解他的作法,而他却用孤独的灵魂进行了诠释。

胡宝钢:《孤敖》—追忆李敖(深度)

李敖是一个希望借助“显摆”自己而激励自己的人。这种人天生就在折磨自己,其实是把自己不当人看。李敖貌似强悍的外表,却深藏着一颗脆弱的心!他深感对不起女儿李文,只好用钱来让女儿获得一份安宁。我们虽无法理解李敖的感受,但我们应该原谅一个刚毅父亲用辛苦赚稿费所付出的代价,这与一般父亲所能付出的情感是无法对比的,但起码他把孤独与爱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表达!

胡宝钢:《孤敖》—追忆李敖(深度)

李敖把“自我表扬”的豪迈带走了,却把孤独留给了许多仍在眷恋孤独的人。很多人的灵魂深处,原本也存有一份像他一样孤独的心境,只是不知道,每一个活着的灵魂,是在用孤独来驱赶下一个孤独,还是为了不再孤独而接受上一个孤独?

胡宝钢:《孤敖》—追忆李敖(深度)

“通往智慧的道路,都是由一块一块孤独的砖石所铺成的”!孤独是李敖灵魂的释放形式,也是他灵魂的外在表现。李敖用于克服孤独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孤独在孤独中成长,这也许才是他张显性格的真实写照。

胡宝钢:《孤敖》—追忆李敖(深度)

李敖透过坐牢、谩骂和读书,让他逐渐学会了孤独和享受孤独,他反而能从孤独中得到“感悟”,再由“感悟”之后所产生的“孤独感”来构成了“李敖式”的灵感。这样的李敖才能永远活在自己与自己“相辅相成”的孤独与快乐之中。

胡宝钢:《孤敖》—追忆李敖(深度)

今天,我想从灵感思维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有两位值得欣赏和研究的灵感型人物,一个是科技界的钱学森;一个是文化界的李敖。这并非简单的说李敖能与钱学森并肩,更不是说文化界没有人超过李敖,而是说,钱学森就是科技界的李敖;李敖就是文化界的钱学森!用这样的比喻来说明他们对一个时代和一个领域所产生的影响!

胡宝钢:《孤敖》—追忆李敖(深度)

由于他们两人在各自的领域都很有底蕴和造诣,正是这些底蕴和造诣,不仅是他们知识的积累,更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只是因为他们的年龄大了,没有赶上新科技和新文化层出不穷的智慧化时代,自然也无法让他们在有生之年登上更为智慧的顶峰!这无疑是中国人不得不面对的一种遗憾和损失,为什么要这样讲?

胡宝钢:《孤敖》—追忆李敖(深度)

诚然,中国现在虽有很多的专家、学者、教授,但这些人大都是“匠气太重,灵气不足”(无意贬低),即,知识很丰富,智慧却匮乏。令人遗憾的是,人的知识可以传承,而智慧却无法继承。如果大师们都“断了魂”,这才是对大师灵魂的最大抱歉。因为,一个人的思想是聪明的体现,是可以遗传的,但一个人的灵魂是智慧的闪现,是无法遗传的。这也导致了人类总是可以通过学习知识而让自己聪明起来,但却因无法沿袭智慧,不得不长期在“灵能生慧”这样的问题上摸索和徘徊,从而导致中国科技和文化领域缺少大师级的灵魂人物。

胡宝钢:《孤敖》—追忆李敖(深度)

李敖走了,走的是那么的孤傲(敖),走的又是那么的缠绵。因为他还没有活到百年(他的理想是活到106岁),还无法体会真正的《百年孤独》,以至于他还无法登顶智慧的巅峰,更无力体验“一览众山小”的滋味。

胡宝钢:《孤敖》—追忆李敖(深度)

李敖走了,导致有那么多不甘孤独的人开始为他的孤独而孤独,渐渐地,也让我自己成了一个已经孤独但又不甘孤独的人。正如诗人陆游所写:“樽前作剧莫相笑,我死诸君思我狂”。也许李敖的去世,只是我们为他的灵魂和孤独而思狂的开始……!

胡宝钢:《孤敖》—追忆李敖(深度)

追忆李敖,就是要理解他的“孤敖”。“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李敖也许正是有了这种傲骨的气魄,才有了他独特的“孤敖”。今人们不仅是要向钱学森和李敖这样的大师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更多的未来大师们铸就智慧化时代的灵气,沿着他们走过的“孤敖”之路,去追逐智慧的光芒!

胡宝钢:《孤敖》—追忆李敖(深度)

欲知更多详情,请关注“定慧堂”,期待与您智慧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