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合同时,公司该怎么做,才能规避合同风险?律师来告诉你!

签订合同时,公司该怎么做,才能规避合同风险?律师来告诉你!

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常常会签订很多的合同。

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有的企业会根据对方的合同,简单看看,如果主要内容没什么问题,随手也就签了;有的企业可能会自己网上找一份范本,然后修修改改,也就用了;等等。

不管合同是怎么写的,只要签订了,就产生法律效力。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都体现在该合同之中,而交易的法律风险,更多也是存在于这份合同之中。

签订合同时,公司该怎么做,才能规避合同风险?律师来告诉你!

合同签订的法律风险

第一、合同相对方的主体不适格。

企业经营的合同相对方一般也是企业。容易出现的问题,常见的有三点:

1、该企业是否处于合法存续经营期间。比如,一个企业被停业整顿,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了。按照我国法律规定,企业如果处于被停业整顿的期间,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就不能继续开展经营活动。

2、签订合同的相对方是企业的分支机构。企业的分支机构不具备独立法人的资格,是没有权利单独对外签订合同的,其必须经过企业法人的授权才行。

3、签订合同的相对方是企业的部门经理,或者员工。企业的员工如果得到企业的授权,是可以对外签订合同的。但是,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该员工从企业离职了,而授权证明等材料并没有交还给企业,还继续用着企业的名头跟其他企业签订合同。

合同的主体如果不适格,企业想通过合同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会变得很困难,即便有补救的办法,但是也会浪费很多人力物力。

签订合同时,公司该怎么做,才能规避合同风险?律师来告诉你!

第二,合同的名称与合同内容是否一致。

如果合同的内容是加工承揽,可是最终签订的却买卖合同,那就偏离太远了。

第二,合同的标的物不明确。

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必须对标的物的型号、质量、数量、单价、包装等等都尽可能地规定清楚,如果规定不清,很有可能甲方花了许多人力物力做出来的产品,却不是乙方想要的,这个损失该由谁来承担呢?

第三,明确违约金和赔偿金的计算方法。

一份合同在履行过程当中,一方出现违约的情形也是经常存在的。更何况,合同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为了避免对方违约。因此,一定要在合同中明确一旦对方违约,该如何进行赔偿。

签订合同时,公司该怎么做,才能规避合同风险?律师来告诉你!

第四,用词要严谨,千万不要用模糊不清或有歧义的词汇。

合同里的每一句话都非常重要,拟定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合同的语句。模糊不清或者有歧义的词汇不要用,语句不顺,可能产生争议的情形,也应该进行调整。这一点,大多数人都是看不出来的,即便你语文学得再好,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的做储备,往往看不出其中的风险所在。因此,公司最好可以配备一个法务,让专业的人员来拟定,如果公司没有法务,也可以找专业的法务公司或者律师来进行拟定。

第五,合同中要明确管辖的法院。

企业之间的合作,很多都不是在一个地方,甚至不是在一个省份。将来如果出现纠纷,需要跑到对方的管辖地去诉讼,就会变得很麻烦。所以,尽量在合同中明确管辖的法院。如果双方都想把管辖法院设置在自己那一方,那就进行谈判,从合同的签订、履行等各方面据理力争。当然,当事人如果不了解具体该怎么进行谈判,找律师写合同的时候,也可以直接让律师帮你支招。

原创声明:本文为讼赢法律平台原创文章,未经授权,拒绝转载!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请转发收藏。

签订合同时,公司该怎么做,才能规避合同风险?律师来告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