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庭教育的感受

在現代社會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現如今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也日漸尖銳,很多家庭都在尋求一個完美的教育方案,好使自己的寶貝成龍成鳳,但是大部分家長都是把教育的焦點放在學校,這無可厚非,但是我覺得這無法從根本解決如今孩子的教育問題。好多家長都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身體好足矣,其實不然,一個人未來的成功不只是學業可以決定的,如今的社會需要的是“全方位複合型”人才,僅僅簡單的六個字,卻包含了所有的教育學科,所以單憑學校一方面是培養不出來成功的孩子的,只有家庭、學校、社會三方聯手方可,這其中我認為家庭教育佔據了最主要的地位。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我們的先人在很早就提出“人之初,性本善。……養不教,父之過。”然後才是“教不嚴,師之惰。”這就足以說明很早以前人類就已經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說過:“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以學文。”也就是說,一個人要先學會孝敬父母長輩,友愛兄弟姐妹,善待他人,誠信為人,與人和諧,養成良好的品德之後再進行學業上的進修。而我們現在,能做到如此的又有幾人呢?那麼一個孩子一生中進行品德修為的最重要時期是什麼時候?——是童年,在家裡。人常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此言一點都不差,孩子從一張白紙到畫滿色彩,家庭教育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對於家庭教育有一些感受如下,願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 從小培養孩子尊敬父母,寬以待人,善以親人的優良品德。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講: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在家裡如果不孝順父母,到外面又如何善待別人呢?一個人如果沒有愛心是非常可悲的,人常說“與人玫瑰手有餘香。”要教育孩子寬容對待別人,遇到矛盾要化大為小,化小為無才是,不要凡事都要拔尖尖,總以自己為中心,現在孩子小,家長可以維護孩子總佔上風,等將來到了社會,誰又來維護你呢?現在工作中講究的是團隊合作意識,集體觀念,如果孩子從小就沒有樹立這樣的品德,試想他又如何在他未來的社會中融入團體呢?自己又如何會生活的開心呢?

二、 家長要以身作則制。現在很多家長都是隻要求孩子這樣那樣做,不許範這錯那錯,但是作為家長應在批評孩子前先審視一下自己身上是否有這種錯誤,如果有要先改掉自己的錯誤再要求孩子,這樣孩子才會信服。

三、 要說到做到,誠實守信。要教會孩子說到哪就要做到哪。首先家長要說到做到,此要求才能順利執行。例如:週一你答應孩子週末要帶他去圖書館,可到了週末你卻有朋友要請你吃飯,那這種情況下作為家長應如何應對呢?我認為家長應該把孩子和朋友一視同仁,既然答應孩子在先,就要以孩子為先,然後再考慮朋友,長此以往可以培養孩子誠實守信的優良品質。

四、 不要總是隻看重分數,不要總拿自己孩子的缺點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幫助還樹立自信心。如今的教育體系是我們家長不得不面對現實,高分!但是我們作家長的也應該全面看問題,孩子還小,可塑性還很強,眼前的分數只是暫時的,要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千萬不要一錘定音,讓孩子永遠無法翻身,要不斷的發現孩子的優點,鼓勵再鼓勵。

五、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一點,好多家長都認識有點晚,孩子如果在小學階段養不成好的學習習慣,那麼進入初中後,不但孩子累,家長更累,所以從孩子一入小學一年級開始,家長你就應該學習了,學習如何做好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如果一二年級家長做好了,那小學階段就不會太累了,如果沒做好,那你就應該下點功夫,吃點辛苦,在小學階段幫助孩子做好準備。有些家長會說,我每天按時給孩子做飯、洗衣等照顧生活起居,但請問你和孩子一起學習的時間有多少?

六、 要經常同孩子溝通。溝通是如今時代最重要的交往手段,人和人如果不溝通,那這個社會將一片寂然,就更談不上發展。同理,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都有成長煩惱,作為家長都是過來人應瞭解其中所以然,那我們家長就理所當然應該承擔起孩子心理疏導的重擔。首先,家長不要以家長自居,應以朋友的身份接近孩子的心靈,讓孩子信任你,這樣在孩子心裡有困惑時,他才會向你傾訴;其次要留意孩子每天放學後的情緒,從他的情緒中破解他的心裡密碼,這就需要家長平時多學習一些關於孩子成長心裡的知識。讓孩子不要帶著心事睡覺,儘量做到當日事當日畢。幫助孩子養成陽光的心態。

以上這些只是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點心得,其實教育孩子真是件很難的事,我提到的這些可能只是教育海洋裡的一葉小舟,但我願意與大家共同探討,因為我們都有相同的名字——家長。我們都有相同的心願——孩子幸福。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為我們孩子的未來打下一片堅實的地基,願我們的孩子都擁有美好的未來!

關於家庭教育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