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希特勒在打败法国后要去攻打苏联,而不去攻打土耳其占领中东?那里不是多石油吗?

拉阔空间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希特勒之所以进攻苏联而不从土耳其向中东进军,是由希特勒面对的内外环境决定的。“静夜史”认为希特勒主要有以下考虑:

1、苏德必有一战,所以希特勒必须进攻苏联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第二卷中将上台后实施的战略阐述得很明白,即消灭苏联,向斯拉夫人要土地。

并且在上台后,与1936年和日本、意大利缔结了《反共产主义协定》,矛头直指苏联。

而苏联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共产主义国家,虽然深受整个西方世界的敌视,但是因为法西斯的强烈扩张,逐渐引起了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的不安,苏联遂看到了和英法等国结盟的希望。

但是从1939年4月谈到8月,由于英法等国矢志不移地推行“绥靖政策”,摆明了将苏联往苏德战争的火坑里推,谈判终告破裂。

没有安全感的苏联最终和德国在1939年8月23日缔结了《苏德互不侵犯协定》,这份协定被后世称为苏联和德国肮脏的分赃协议,但是对于苏德双方而言,保证了双方的和平。德国可以避开两线作战的窘迫,从容地在西线收拾英法,而苏联则可以暂时避免遭到德国的闪击,可以抽出时间整军备战。

但是,笑容的背后是冰冷的刀枪,协定的侵犯并不代表苏德双方的沆瀣一气,希特勒对共产主义根深蒂固的敌视决定了苏德必有一战,这一趋势在希特勒推平西欧后更加强烈起来。

而斯大林也不会坐视自己的身边出现一个法西斯庞然大物,况且苏联一直渴望将革命向欧洲输出,所以即使德国不动手,苏联也会对德国发起攻击。

所以,苏德在跟时间赛跑,最终因为苏联深受大清洗等运动的影响,备战速度远远落后于德国,希特勒最终夺得了先手。

此时对于希特勒而言,进攻苏联有以下优势:

首先苏德瓜分波兰后,苏德成为邻国,两国交界处基本是平原,便于德国机械化部队大规模快速推进。这一点,在巴尔干半岛和土耳其的小亚细亚半岛都无法办到;

其次苏联境内除了有高加索油田,还有德国梦寐以求的乌克兰黑土地。要知道,德国发动战争不仅仅需要石油,还需要更多的粮食,苏联完美满足了这一点。而土耳其及中东地区基本都是热带沙漠气候的不毛之地,除了石油,这里没有价值。而且最关键的是,此时的全球石油产地,并不是在波斯湾沿岸,而是在高加索和伊朗的里海沿岸,而这些地方占据苏联之后都可以得到!

最后,进攻苏联和英法的目标达成了一致,英国干涉的可能性更小。而如果德国进攻土耳其,首先英国就不答应,因为叙利亚等地是英国的托管地,英国不会答应。所以进攻苏联可以说是“顺应了历史潮流”。

最重要的是,进攻苏联消灭了苏联先动手的可能性,德国的先发制人能够取得更大战果!

2、中东还不是产油重地,且不确定因素太多

前面讲过,此时的中东虽然开始了石油的开发,但是此时的石油产区格局是:石油产地主要位于伊朗高原和高加索地区,这是里海沿岸地区,和今天的波斯湾沿岸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希特勒知道从哪里能到里海,那就是占据苏联!

即使希特勒孤注一掷,本着未来波斯湾石油一定爆发的想法想要进攻土耳其进而是中东。那么德国的行动更容易失败。

前面说过,想要从土耳其进攻中东需要穿过巴尔干半岛,这个半岛上分布着品都斯山脉、罗多彼山脉等,根本就不利于德军的机械化部队推进。

从巴尔干半岛进攻土耳其需要穿过土耳其海峡,这又是一个难题,因为德国最强大的军种是陆军,在欧洲大陆所向披靡,但由于海岸线较短且被英国等封锁,德国的海军一直不强,

即使幸运地越过了土耳其海峡,在小亚细亚半岛,分布着安纳托利亚高原,这也是非常不利于机械化部队推进的。

所以如果不是希特勒脑子进水了,他是断然不会选择这条道路的。

最关键的是,因为海军的缺乏,德国在中东的行动会随时受到英国和苏联的夹击。

因为苏联的黑海舰队,就是游弋在黑海海面,对于土耳其海峡,苏联红军知道意味着什么。

而在地中海和爱琴海,传统意义上一直是同盟国的势力范围。在北非,埃及虽然已经独立,但是英国依然在叙利亚等中东地区保持着强大的存在,特别是英国控制者苏伊士运河,他的安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二战的走向,所以这里绝对不能被德国染指。而一旦德国从土耳其进攻,那么英国势必不能坐视不管。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会和苏联对土耳其境内的德军形成夹击。而由于德国的海军实力不够强大,所以被动挨打是肯定的。

这样的情况下,别说是拿下中东了,能走到中东都费劲!

所以,希特勒是断然不会选择这条线路的!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一枚酷爱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夜史


谢谢邀请!苏德之间的战争必须打,这是斯大林和希特勒心知肚明的,只不过早打还是晚打,斯大林的愿望是尽量拖到1942年,希特勒认为晚打不如早打。因此希特勒打败法国后,在与英国空战未果的情况下,迅速抽调兵力于1941年6月22日攻打苏联。
巴巴罗萨计划酝酿己久,希特勒之所以迅速攻打苏联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的:一是苏联认为德国不会过早进攻苏联。因为苏联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曾在1941年想加入轴心国条约。虽然被希特勒拒绝,但是斯大林认为苏联的最大敌人是英法,而不是德国。况且德国正与英国空战,德国不可能去攻打苏联,从而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德国进攻苏联,使苏联毫无防备、措手不及,事实确实如此;二是苏军经过斯大林的大清洗后,使苏军战斗力大损,苏军没有能力抵挡德军的进攻。由于德军在欧洲的闪电战,让希特勒变得极其自信和狂妄;三是希特勒判断苏联军队不会超过200个师,凭借强大的德国军队可以瞬间击垮苏联军队。希特勒曾豪言:“只要一支脚踏进去,整个房子就会垮下来”;四是苏军进攻芬兰,54万大军被几万芬兰军队打的丢盔弃甲,损失惨重。希特勒认为苏联军队亦不过如此;五是希特勒要称霸世界,岂能允许一个庞然大国在旁边虎视眈眈,况且苏联有和希特勒瓜分欧洲的用意。


希特勒及早进攻苏联,还要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苏联高加索地区的石油和乌克兰地区的粮仓。由于德军战线拉的过长,战争补给问题显得极其重要。另外,英军经过敦刻尔克大撤退后,躲在英伦三岛苟延残喘,除了有限的空军以外,己经没有能力进行一场战争。所以希特勒进攻苏联,即没有后顾之忧,又势在必行。那么希特勒为什么不去攻打土耳其直接占领中东石油呢?实际上希特勒进攻苏联,占领高加索石油和乌克兰粮仓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摧毁这个布尔什维克政权中心,对自已称霸世界所构成的威胁。
希特勒之所以没有去攻打土耳其占领中东石油,是有诸多因素的,概括起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占领中东必须路过土耳其,而土耳其亲德,虽然没有出兵配合德国,但也给德国大量的物质援助。土耳其历来都是左右逢源的国家,当德国呈现败势之时,又投向了盟军怀抱。现在在叙利亚仍然在美俄之间左顾右盼;二是二战时中东并不是石油主产区,也就是人们还不知道中东蕴藏着大量石油。在二战后中东才开始大量开采石油;三是中东当时仅有伊朗和伊拉克生产石油,但都被美国控制,希特勒在没有打下苏联前是不想得罪美国的;四是中东当时是非常贫穷,尚没有进行石油开发的贫穷地区,希特勒实在不必要去兴师动众。


适情雅趣


希特勒可以保证不打前苏联,但他也要保证前苏联不打德国啊;

1941年-1942随然前苏联战备不咋滴,但架不住前苏联体量大,当时前苏联可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与最大的军事力量,而且《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实际就是擦屁股纸,只要斯大林想随时可以撕了,而且斯大林一向的表现就是有利的条约我就遵守,不利的条约我就撕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的道理不仅我们懂,希特勒也懂,万一哪天斯大林这个“大流氓”突然反过来咬德国一口怎么办?还不如趁前苏联战备差的时候打过去。


而当时世界石油格局和现在是不一样的,整个欧亚大陆只有前苏联的高加索和伊朗对海湾油田,连利比亚、沙特都没开发,而希特勒想要维持德国的经济和军队就必须要出去抢油田,而去抢油田就铁定要打毛子了。

而即使希特勒不打前苏联打土耳其也是一样的,别看当时土耳其和俄国都打了几百年仗了,看似土耳其与前苏联是世仇,但那是因为俄国想抢夺土耳其的黑海出海口,打通俄国黑海到地中海的航线。



如果土耳其被希特勒占领了,那前苏联不就等于几百年都白忙活了吗?怎么可能答应呢!

其次,土耳其旁边的伊朗和前苏联是穿一条裤子的铁杆盟友,如果德国占领了土耳其必然就会威胁伊朗(谁知道希特勒会不会打伊朗石油的主意?)前苏联也不会坐视不管。

所以左右都是和前苏联开打,自然希特勒选择主动进攻前苏联了!


天真小科普



希特勒是一个具有极大野心和特别自恋的人,他攻打苏联的目的不是为了石油,如果打游戏攻关一样,就是提升对手层级,击败一个超强对手,证明自己。


在希特勒眼里,只有灭掉他认为当世唯一有潜力跟西方匹敌的东方敌人苏联,才能实现他独霸全球的梦想,搬掉他征服世界的最大一块陆地绊脚石,实现他对世界实行他理想中的统治。

像土耳其以及中东这些国家,在他看来,时机需要时,他要拿下他们,应该比拿下法国更容易,甚至可以比照捷克斯洛伐克模式。事实上,如果苏联沦陷,德国将拥有三千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世界上最大人口基数,整个欧亚大陆的的工业基础,那个时候不用说土耳其,整个亚洲都是囊中之物,他何须大费周折?



另外,德国进攻苏联,也有擒贼先擒王的意思。如果德国先进攻土耳其,由欧入亚,会引起苏联的警觉,苏联必然出来搅局,那个时候德国就有可能陷入苏联背后支持的代理人战争中,他的闪电战模式就会被破解,进攻苏联的突然性就会失去。


所以,击败苏联既然是迟早、既定的目标,根据闪电战的特性,他必须果断、快速、干净、彻底的进攻苏联,土耳其及中东,属于他取得苏联后下一步的秋风扫落叶。


谢金澎


1、苏联也有进攻德国的计划。德国是知道的。

2、进攻中东计划也有,隆美尔和美英在北非争斗就是中东计划。

3、全力进攻北非、中东德国背后就亮给苏联了。非常危险。

所以北非打了个迟滞战,趁苏联没准备好,彻底打掉背后隐患,夺取苏联各种资源。这是如意算盘,毕竟苏联已经开发得不错,接手后能很快产出,中东当时情况更差,运输都是问题。这个如意计划还包括对意大利和日本配合的判断。但希特勒显然高估了日本,日本不配合进攻苏联也就算了,还把美国送进盟国阵营。真是不怕强敌就怕猪队友。


久儿爸爸


他不去打苏联,苏联迟早也会打德国。土耳其是德国盟友,希魔还没有神经到分不清敌友吧。德国其实那时靠罗马尼亚的石油供应也是可以持续战争一段时间。德国也是去打了中东不过受到英国人的阻击而以失败告终。


duh23333


看了很多回答,答主们都跑偏了。题主的关键问题在于希特勒为什么不进攻中东而进攻苏联。

现代战争,我们总是把战争的主因归结到石油之战,一概认为,美国打这个打那个,都是为了“石油”。为何希特勒打这个打那个不是为石油而战呢?


读史梨树下


请先看地图,德国是欧洲中部国家,海军实力一般,你让它舍近求远去中东找石油?入侵苏联,既是为生存空间,也有意识形态的考虑,毕竟入侵一个共产主义国家,至少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能有一定的所谓道德优势的。


小康足已


希特勒对战争胜利,缺乏完整的统制规划。

也就是说对占领的土地,基本采取的是蒙古人当年的做法。以烧杀抢掠为主,而不是把自己当成新领地的主人,来搞规划、搞建设、正民心。

因此在完成对西欧的抢掠以后,对英作战受挫,就急不可奈的寻找新目标,苏联。


风飘飘4783832


七嘴八舌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没说到点上。希特勒之所以“闪电”进攻前苏联,是因为得到情报,斯大林要向德国下手了。俗话说:先下手为强。从战争最后走向来看,怎么看都不是基于战略上的考量,也就是说,德国对这场战争的准备略显苍促。苏联有广阔的战略纵深,而德国呢?如果苏联先动手,就像《孙子兵法》里的“围魏救赵”一样。后果不堪设想。先打苏联,是找死;等苏联来打,是等死。反正是死,不如博一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