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到深处是悲哀

爱到深处是悲哀

通常我们在看文章时,被一些情节所打动时,总会莫名的联想到自己所发生的一些事。想来许是作者的文采感染了我们,以至于让我们产生了共鸣。而本质都分不开一个爱字,它又分太多了,亲情,友情,爱情....议论最多的是莫过于就是爱情。

我不太擅长写一些太过肉麻的文字去表达对爱情的看法,以前觉的是如此的神圣不可侵犯,现在觉得倒是虚无缥缈。归根结底大概就是现实跟理想的差距吧。

一个人在错的时间遇到错的人,这意味着本身就是错误。不管你爱用何种方式去表达,都逃不开死亡的道路。有趣的是,许多人依然选择如此。有人说爱情本无对错,谁爱谁多一些,谁爱谁少一些到最后要分手时,恨不得都将对方彼此撕烂。这样的角度去看,好像也确实如此,至少爱过了,就一定会有恨。就像你不能光有喜,还得有怒是一样的。人的七情六欲总是很难满足,走到了最后, 都只记得对方的缺点一大堆,然后开始老死不相往来。这么看来,好像爱情这东西一般人还真不能碰,因为你一旦碰了,就一定会受伤,会仇恨。可那些唯美的戏剧和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都是编出来的吗?为什么到现在还流芳百世,像朱丽叶与罗密欧,牛郎织女.....还有那些比翼双飞的圣人名词,肯定地讲,它们是在宣传爱情的美好,至少爱的轰轰烈烈,爱的肝肠寸断,爱的无怨无悔。在这样的路上还有多少痴男怨女对爱情的憧憬和美好未来向往?不得而知,我只是明白,许多的爱情都将收获不到果实,毕竟走一年容易,走一辈子太艰难。孔子提出:色难;难在色,色在难,这里指的色显然是脸色,气色和态度。要一直这么好下去,可不是艰难无比嘛,不然怎会指出: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当然你可以否定地说:一夜夫妻,百日恩。相濡以沫的有之,后会无期的有之,反目成仇的也有之,倒不在于结局如何,就是这过程足够让自己细细咀嚼回味。

这么一看,你就会发现,爱情原来不是不能碰,那得看你碰的是什么人。通俗来讲你得赌一次,跟着诗人,你就会写诗,跟着商人你就会做生意,跟着狗,你就变成狗了....可谁也不知道,彼此的将来是什么样的,就好像化茧成蝶,也许你成不了蝶,成金龟子,成毛毛虫。

爱总是和宽容伴生的。仇恨则总离不开偏狭。看了一大篇关于重庆那个被劳教的村官的故事。给人总的印象,是这其实还是个孩子,有些幼稚,有些激情,甚至还有些理想,也曾为了目标而奋斗。但却丝毫没有怯懦和自私自利。他不甘于陈腐的生活,一直还保留着年轻人的锐气和活力。要说他不够聪明的地方,就是他没有像多数同龄人那样走向对金钱和权力崇拜的窠臼。当然他做的一切,从作用来看,其实都是空虚甚至无聊的,既无什么害处,也没多大益处。要说也不过是像一个知更鸟那样唱歌给他的国家听。可偏偏就是这样一只无害也无益的鸟,就撞在了一段政治风云的枪口上,那结果就让人不胜唏嘘。

现在想,他其实只是一个大象不经意间踩死的一只蚂蚁。庆幸的是,这头大象很快倒了,然后这个被踩在泥塘里的蚂蚁,终于又重见了天日。

如果离开了恨,也许就不存在爱了。但因为是关于爱的故事更容易流传,于是这世界仿佛已经充满了爱。但到头来却还是说不清究竟什么是爱的界限。那就用恨来代替吧。这个界定倒是很简单:只是为了一个人或一群人的感受就开始仇恨,且试图去忘记这些事的人和事都是该让人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