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票下滑、酒店被反超,護城河已失的攜程還能堅持多久?

機票下滑、酒店被反超,護城河已失的攜程還能堅持多久?

負面纏身的攜程,又迎來了2018年Q1差強人意的財報的“打擊”。

5月23日,攜程在盤後公佈了2018年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攜程總收入為67億元,住宿預訂收入為25億元,機票預訂為29億元。其中,機票預訂收入更是首次出現了同比零增長。財報發佈後的高管會上,攜程提到海外機票預訂收入快速增長,那麼可想而知,國內機票的收入出現了相當程度的負增長。就連攜程近年來努力開拓的旅遊度假業務收入,當季增長也僅為19%。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攜程酒店住宿預訂業務收入增速僅為23%,創下了2015年的最低。而一份最新的數據顯示,攜程、去哪兒、藝龍的攜程繫住宿總量從所有維度被超越。這意味著,攜程系在酒店業務保持了長達數年的老大位置,終於易主了。

機票下滑、酒店被反超,護城河已失的攜程還能堅持多久?

在政策影響下,機票業務潰敗,酒店業務又遭對手反超,只不過,攜程遭遇一連串的“打擊”並非偶然。作為老大哥的攜程並沒有守好江山,反而頻頻出現“機票搭售”、“天價機票退費”等聲譽危機,結果砸了自己的招牌。如今就連護城河的酒店業務地盤都被超越。有人說,攜程發展到今天,是一系列事件所引發的連鎖反應的疊加結果,歸根到底,還是攜程自身的問題。

梁建章坦言,準則和價值觀出問題了

在經歷一系列品牌和信任危機後,攜程董事長梁建章終於走到了前臺,5月初,針對2017年那場機票搭售風波,梁建章在接受《商業週刊中文版》採訪時承認,“那是個錯誤,以用戶為中心的準則出現了偏差,現在要把它糾正過來。”當時,他還承諾,在糾錯的過程中,收入減少、業績受影響,這都不是問題,關鍵能利於用戶。

只不過話音剛落地,攜程繼續重蹈覆轍。

5月21日,《長江商報》一篇標題為《攜程9850元機票僅退乘客200元,綜合毛利率83%直逼貴州茅臺》的文章透露,有消費者從攜程上購買了一張馬來西亞的返程機票,價格為9850元,因為臨時變動想要改簽,結果遭拒絕。經過三次聯繫後,最終僅退還了稅費共計200多元。無獨有偶,據央視財經新聞報道,有消費者在攜程網上訂了4張10月份從南京到札幌的機票,當時4張機票往返費用是8000元,後來因為單位有事,向攜程提出退票申請,協商了一個多月,總共才退了500元。

此外,據人民網報道,攜程旗下的“去哪兒網”的一次促銷活動被指杜撰酒店折扣價格,北京發改委對“去哪兒網”的主運營公司罰款10萬元,江蘇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約談了攜程等15家企業,但攜程並未到場解釋。

一系列事件表明,攜程在機票退改簽費用問題上依然未能讓消費者滿意。更早前的3月30日,攜程CEO孫潔與華南區總經理在深圳消費者委員會辦公室齊刷刷“鞠躬道歉”的那一幕,刷爆了社交圈、朋友圈,就“攜程機票退票非9000多元”致歉,並提交了“情況說明和整改承諾”。在互聯網行業裡,一家市值200億美元的公司CEO公開道歉,這還是頭一次。

除機票退改簽費用上頻繁遭遇投訴外,攜程2017年一直陷入到“機票搭售”的輿論風波中。2017年國慶期間,一篇名為《一年100億?揭秘“攜程”坑人“陷阱”》文章指出,攜程在機票、火車票等預訂環節,會默認捆綁保險、酒店優惠券、接送機、VIP休息室等各種費用,且交互設計隱蔽,很難發現和取消。一時輿論譁然。36氪一篇標題為《攜程在手,該往哪走?》的文章中透露,捆綁銷售風波爆發後,攜程給出了整改方案,單是一項改動就讓其票務版塊營收損失了70%。可見,機票強制搭售,是攜程的一項重要收入來源。

為什麼攜程非要讓機票這麼坑人?有一個原因可以解釋,攜程和國外ota巨頭的收入構成差別很大,營收結構不健康,現在的攜程應該還有沒找到合適的辦法。

機票下滑、酒店被反超,護城河已失的攜程還能堅持多久?

KPI導向嚴重,只看利潤不關心用戶

攜程看似巨人,實則面臨重重挑戰。機票方面受航司取締代理人銷售模式後,機票的收入和利潤被大大稀釋了。單純靠機票業務自身,已經不再是貢獻營收增長的有力武器。而酒店業務作為曾經的護城河,也丟掉了老大的位置。但這些壓力,並未降低華爾街投資人的高預期,他們期待股價能穩定增長。事實也如此,從梁建章2013年迴歸後,攜程股價持續上漲,五年時間裡,股價增長了6倍多,市值突破200億美元。

但這一股價上漲曲線來得卻著實“不易“。攜程對利潤的渴求,讓“捆綁銷售”、“高價退票費”等不合理行為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大雅之堂。

36氪的文章中披露了攜程內部KPI考核的細節,“2013年,梁建章回歸攜程後,強力推行BU制,把公司的組織架構按業務線劃分為了一個個獨立的BU,每個BU的CEO對成本和收益全權負責,而攜程考核BU的方式,是一條嚴格的估值公式:四倍收入(revenue)+20倍淨利潤(profit),再除以二。這個公式相當於攜程扮演股票交易所,為各BU定價,價格高低直接和人員獎金掛鉤這樣嚴格的估值模式,讓各個BU不得不“鋌而走險”,也導致了機票等BU不得不通過捆綁等手法,來保證自己的利潤KPI。

機票業務作為以前貢獻利潤的重要品類,在航司合作模式發生改變,“提直降代”政策政策實施後,航司旗艦店部分不再向攜程支付佣金,第三方代理數量大大減少,直接影響了攜程的收入。但在這種情況下,攜程內部依然還保留了一貫的的KPI考核要求,迫使業務部門不得不選擇搭售,以求完成任務指標。對此,梁建章在接受《商業週刊中文版》採訪時承認,在相當一部分機票預訂沒有利潤的情況下,確實搭了一些產品,這些產品並不是客戶的需要。

正是因為機票捆綁銷售的問題,才有了女演員韓雪公開炮轟攜程的橋段,戲稱“攜程在手,說走就走”的廣告語可以改成“攜程在手,看清楚再走”了,一度引發了公眾的圍觀和吐槽。

而這些都拜賜於KPI導向的政策所致。之前不少媒體報道中均提及,攜程的KPI導向相當嚴重,過分追逐KPI指標,就可能導致一家公司本能地輕視一些無法用數據衡量的東西,比如價值觀。這一點,就連梁建章自己也承認,“平時的確對企業文化不太在意。”直到去年11月,攜程才將“客戶價值”納入到新增KPI考核體系中來。只不過,這一全新的KPI考核體系運行後,並沒有徹底杜絕後續用戶信譽事件後的再次發生。

攜程成了資本玩家?海外業務持續性未可知

有人戲稱,在機票業務潰退和酒店業務遭對手反超的不利環境下,攜程變的越來越像是一個“資本玩家“,貌似資本市場的臉色比普通用戶的利益更好使。在公眾號“深藍財經”的一篇標題為《攜程天價退票費背後:危機才剛剛開始》的報道稱,梁建章對攜程的感情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但“他對這個孩子過分溺愛,更像是當成了私有物品。”某種程度上,攜程像是扮演了梁建章個人愛好的產品的角色。

除了梁建章,對於攜程現任CEO,小道消息認為,“財務背景,擅長摳利潤,也難怪這家公司從上到下對薅用戶羊毛這事兒非常樂衷。”從梁建章當時對新 CEO 的評價看,新 CEO 有自己的優點,但不太懂產品,也不太瞭解服務,更談不上創新意識。上任之後,倒是頻頻露臉。“我的一位朋友當時說,新任 CEO 總接受一些小報採訪,做個人秀,攜程這家公司前景堪憂。兩年過去,倒是說中了。”

資本層面上,攜程靠著收購,整合了去哪兒、同程藝龍,試圖統一庫存,並在業務層面減少彼此間的競爭衝突,進一步加強對關聯企業的控制。《中國企業家》一篇標題為《攜程:全民公敵》的文章透露,在高星酒店方面,攜程將多方的供應鏈進行整合,納入到攜程旗下的公司赫程統一管理。行業裡有一種說法,赫程向三家平臺提供庫存,但這些平臺必須保證15%以上的利潤,否則會被拒單。

但這幾家企業也並不是完全聽從攜程的“安排“,同程藝龍的第一大股東是騰訊,也有自己的獨立發展計劃,所以當攜程把各家酒店的BD人員直接合並進赫程的過程中,阻力很大,各方合併的意願並不強。

機票下滑、酒店被反超,護城河已失的攜程還能堅持多久?

於是,在國內機票業務難有起色,酒店業務又遭對手狙擊的情況下,攜程開始著力對資本市場講“進軍海外”的故事。2016年底,攜程以14億英鎊的估值收購了全球最大機票搜索平臺天巡,建立了覆蓋全球的機票比價和預訂系統,分銷國際機票。剛剛前幾天,為在財報發佈前造勢,兼顧轉移公眾對股東公開信的注意力,攜程CEO孫潔還專程在日本東京正式啟動了Trip.com品牌,宣佈該品牌在日本投入運營,當天還聯合三井住友、銀聯國際合作發佈了主題信用卡。雖然短期海外業務確實增長迅猛,但長期看,“海外”這個故事到底能不能成功,有多強的持續性,尚未可知。

顯然這些舉措某種程度上意在提振股價,是向資本市場拋出的橄欖枝。

但這恐怕很難將攜程從“危局”中拯救出來,在業績表現不理想的情況下,攜程將何去何從?梁建章又會開出什麼藥方?暫時還沒有看到下一步的動作。但有一點是值得關注的,梁建章本人有自己的豐富人生,雖然將攜程看作是自己的孩子,但並不是唯一一個。因為在攜程之外,他還掛著“人口學家”的身份,經常在外界高談闊論。梁建章的兩個認證微博中,作為攜程負責人的賬號只有53條微博,但關注人口的微博有將近2000條。

而在途家和螞蟻短租等子公司的事務中,梁建章卻頻頻現身。甚至在5月22日,梁建章宣佈二次創業,聯合大魚自助遊創始人姚娜共同成立共享育兒平臺摩爾媽媽。在各種被投資企業中投入精力,自然無法好好照顧攜程。

只能說,攜程接下來能否打一場翻身仗,可能要看運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