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假扮一個年輕人

如何假扮一個年輕人


特別珍惜身上有和年齡不相符的少年感的人。

也慢慢了解到,

選擇跟一些人親近的根本原因是,

“林妹妹從不說那些混賬話”。


自從網絡上有論斷說92年出生的已經是中年人之後,我就開始潛心研究,如何偽裝成一個永恆的年輕人。

首先是隻喝涼的,最好是冰的,熱水是萬萬不行的。一些文獻材料試圖證明,姨媽期間吃冷飲也沒有多大的副作用,我那天幻想了下,姨媽期還能蹦蹦跳跳喝冰汽水的女孩子,真的很像好萊塢青春片裡的女主角,美國中部學校裡的拉拉隊長,名副其實的cool girl。

吃火鍋要只點辣的,鴛鴦鍋就慫了,潮汕鍋是老年人的養生選項,年輕的時候,頭腦不怎麼值錢,所以身體器官都很懂事地儘量不出錯。陳奕迅老師唱,“青春的快餐只要求快不理哪一家”,人成熟的標誌才不是跟什麼世俗權貴低頭,而是先向自己的肉體妥協——體檢的時候發現脂肪肝超標了,才捨棄重油重辣甘心吃生菜拌番茄的昂貴沙拉。

到了一個年紀,如果不想被年輕人討厭的話,一定不要試圖給任何人任何人生經驗,不要輕易說出“你們這一代不行”這樣的話。許知遠老師之所以被群嘲,就是因為他問馬東“你真的喜歡這個時代嗎”的樣子,像極了九斤老太,憤憤地說“一代不如一代”,馬東沒割眼袋前也能被90後擁戴,靠的還是他不拿捏架子,他對整容思路天馬行空的肖驍也好,對看起來活得不太著調的大王也好,調侃有之,戲謔有之,唯獨沒有給他們上課的意思。

我有個親戚,年紀只比我媽小一歲,但按照輩分來算就是我姐姐。她是我身邊最酷的中年人了。她兒子就比我小一歲。有天晚上我和她一起剝橘子吃,說起她兒子的戀愛故事,她說我現在特別不想管我兒子找女朋友的事情。

“為啥?”

姐姐冷峻地回答:“反正他無論跟誰結婚到了三十多歲一定會後悔的,我要他到時候只怪自己,怪不到我頭上。我不背這個鍋。”

如何假扮一個年輕人

早兩年,這個姐姐也每天活在中年危機的陰影底下。我說後來怎麼解決的,她說能咋辦,健身,換工作,搬家,除了老公基本能換的都換了。

我說那你是很好的媽媽了,大部分女性絕經前都只會跟自己的小孩過不去。

姐姐說,就是你要意識到,孩子是永遠沒辦法完成你百分百的情感期待的,你跟他說你孤單寂寞冷,他想著去pub把妹,你跟他說職場天花板,他想著summer intern。你的圈子、體力、可能性都以肉眼可見速度在縮小,他的人生剛開始精彩起來。他坐下聽你說話純粹是出於孝心和禮貌,你知道他其實不關心你。

“你發現養兒真的不防老對吧,最後都是自己跟自己過活。”

“嗯。但那過程很難過的。”

如何假扮一個年輕人

在國內喜歡論資排輩的語境下,要逼一個頗有資歷的中年人去承認,新生代跟他們可能已經是兩個物種是很難受的。茨威格有本書叫《昨日的世界》,講兩次世界大戰前後發生的劇變,時下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可以撰寫一本《昨日的世界》。說真的我都有點煩老藝術家們不斷地批評小鮮肉了。他們覺得小鮮肉演技爛,不敬業,還拿天價片酬,但這兒有個考慮問題的bug是,片方不傻,他們為什麼願意花高價起用小鮮肉,因為最紅的這一批演員自帶流量,他們發一條推廣微博的廣告費就很高了,一部戲拍下來,從進組到宣傳,流量演員們起碼要發五六條微博,等於給電影電視劇做宣發。

老戲骨們憤怒的原因倒不一定是眼紅,更多的是失落感,是一個人在一個行業裡浸淫多年,然後發現他從前信奉的那一套規則不靈了。克服自己不再被需要被重視的失落感,是一個人老去過程中的艱難一課。

黎明有次在訪談裡誠懇地說,不用怕沒演技,我年輕時候也被人家講是花瓶,我就覺得他很可愛。我的摯愛,陳寶國老師,除了長得美演技好這些特點外,還在於他不熱衷於傳播價值觀,演戲就演戲,演完了就該幹嘛幹嘛去,不仗著自己的年紀和資歷在那瞎指點河山。演過《大明王朝》裡的胡宗憲,《北平無戰事》裡的方步亭的王慶祥老師,稱得上老戲骨了,但微博上還是放飛自我,每天號召粉絲給自己p圖,虛心請教網絡熱詞是什麼意思。是不是有一點“腆著臉往年輕人堆裡鑽”?可能有,但我覺得,強行賣萌也比隨意給人講道理來得好。有的人一開口(尤其是體制內的),你就能感覺到他那種像有什麼東西在腐爛,過分老練帶來的熟得發膩的中年氣息。

我有時想,也許髮際線退後,或者皮膚上的痘印需要很久去修復都不是衰老的體徵,“死水”一般的心態才是致命殺招。保溫杯和枸杞不是中年人的標配,真正的中年,就是覺得人家怎麼看你其實不重要了,他們既提不起力氣來愛人,也不怎麼在意褒貶,他們深知口舌之爭是沒有用的,攥在手裡的才是真的。他們擅長把身段壓得很低,說起肉麻話來從不臉紅——無論是奉承上級還是勾搭姑娘,但他們把錢看得很緊,他們什麼都不信,除了自己擁有的牌,什麼都不信。

所以我越來越珍惜那些身上有和年齡不相符的少年感的人。也慢慢了解到,選擇跟一些人親近的根本原因是,“林妹妹從不說那些混賬話”。

如何保鮮心態呢?我想大約是給自己充足的安全感,活得不緊繃,不覺得他人時時刻刻覬覦你擁有的一切,然後嘗試用彈性的、開放的心態,去接納身上所發生的事情:遇見的人、經歷的事、周遭的改變……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