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虽无语,诗人自多情

珵素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

1 敬亭山:位于安徽宣城,原名昭亭山,晋时改为敬亭山,南朝以来多有文人游览此山,留下诗作。

2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一带)。祖上在隋末流亡迁徙到中亚地区。李白即生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境内)。五岁时随父亲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天宝初年应诏前往长安,为翰林供奉,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他隐居庐山,但仍密切关注时局。后参加永王李璘幕府。永王兵败被杀,李白受到牵连而入狱,后被赦免。晚年飘泊于武昌、浔阳、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762)病死于其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处。李白一生受儒家、道家、纵横家、游侠、神仙等思想影响较深。因而他的诗作也是气象万千:或以奔放的激情表达对理想政治和建功立业的渴望;或以犀利的笔锋揭露政治集团的荒淫腐朽;或以华丽的词章歌颂壮丽的山河。无论何种题材、何种形式,无不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中国浪漫主义诗作的巅峰,李白因此被后世称为“诗仙”。

3 尽:完,没有了。

4 孤云:单独的云;孤,单、独。

5 独去:独自来去。

6 闲:悠闲的样子。

7 相看:相互看着。

8 两:指诗人和山。

9 厌:满足。

青山虽无语,诗人自多情

这首《独坐敬亭山》,有学者认为是作于天宝十二年,诗人应邀游访宣城的时候,也有人以为作于流放被赦之后,各有各的依据。不过大家一般都认为这首诗是李白久经漂泊,怀着极大的孤独与寂寞创作的。

粗看此诗,会有一种静寂悠然之感。独坐空山,四周寂寥无声,长空一望无垠,心无杂念,十分清静。

整首诗的意境确实很安闲,但诗人此时却并不感到惬意。前两句所描述的飞鸟无踪,孤云飘荡的情景,从诗人的视角看却是另一番景象。在诗人看来,飞鸟是离他而去的,连孤云都不愿长留,渐行渐远。或者说,以飞鸟、孤云为代表,这个世界正离诗人而去。而诗人所得到的宁静,正是世界离他而去的结果。换句话说,诗人感受到的是自己被全世界抛弃后的寂寞。这样失意、落寞感觉,当然与悠然闲适不一样。

这首诗前两句的妙处在于,以动衬静,用飞鸟、闲云的动造就、凸显了诗人所感受到的静,并通过塑造出的静寂的氛围,使诗人心中的寂寞与失意恰到好处地传达出来。

青山虽无语,诗人自多情

失落之余,诗人还是有些欣慰的。因为即便整个世界都在离自己而去,至少敬亭山依旧在那里与自己相望相存。“相看两不厌”一句,特意使用“相”、使用“两”以表明这种对望与依恋是相互的,在一片静寂之中自己与敬亭山如此相对而视,久久不知满足。“只有”一词,透露出了诗人的心声:除了这座山,其他的一切,诗人已经全都不在意了。

然而敬亭山终究是不会说话的,也不可能表达出什么感情。山的多情终究是诗人的多情。云鸟俱散,空山无声,诗人独坐山中,将自己的感情加在山上,以获得些许安慰。这样来看,山愈有情,反而越凸显诗人的落寞与世事的无情。

诗人的孤独或许从题目中已经能看出不少,但全诗四句,对这种感情的表达却显得矛盾而隐晦,反而在尽力表达一种静逸悠然、心无挂念的感觉。只是如果真的对无常的世界毫不在意,又何必在意这座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