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古龙抄《三国演义》《说唐》的一写法大获成功,书中话题经久不息


古龙抄《三国演义》《说唐》的一写法大获成功,书中话题经久不息


有人说古龙是新派武侠小说中最杰出的代表。

为什么这样说呢?

明明古龙作品的成就还略逊色于金庸、梁羽生一筹,在三大家中,他只能排名第三,为什么还要把他定位在“最杰出”的位置上?

他们给出的解释是:金庸、梁羽生作品虽然号称“新派”,但从内在思想到外在形态上,都在很大部分保留有传统武侠小说的特点。尤其是梁羽生,他每一部作品的历史背景都交待得清清楚楚,明明是在写江湖儿女的侠义行径,却还是脱离不了忠君爱国、匡扶江山社稷、救济天下苍生的情怀;金庸的情况要复杂一些,从大侠到小侠,到反侠,到无侠,表面上作了很大变化,但骨子里都是内圣外王的东西。

唯独古龙,写江湖就是纯粹的江湖,没有历史背景,没有年代,没有政府,即使出现有皇帝朝臣,有状元探花,他们也必须是江湖中一个分子,一样的快意恩仇,一样的仗剑高歌,一样的浪迹天涯。

古龙小说中的争斗与厮杀,虽然也有传统的夺宝、抢武林秘笈、复仇的套路,但已经大为削弱,决不会有两国之间千军万马的战争——因为,那是政治的延伸,不属于江湖斗争。

古龙抄《三国演义》《说唐》的一写法大获成功,书中话题经久不息

而且,古龙小说中开辟了大量金庸、梁羽生小说中所没有的侦探、探险套路,让人别开生面。

但是,话说回来,侦探、探险套路其实是中国最传统的武侠小说的套路,不是吗?《三侠五义》、《施公案》、《彭公案》这些书的影子时时在古龙小说中闪现。

由此可见,古龙小说,既是最新派的武侠小说,也是最传统的武侠小说。

即古龙在借鉴传统小说的时候,懂得推陈出新,不断创新,不断创新,最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以《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百晓生做《兵器谱》这一创意论,他其实是在效仿清人小说《说唐》——《说唐》一书给书中的十几名好汉做了排名,从第一名李元霸排起,到第十八名单雄信止,几百年来,这些好汉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古龙抄《三国演义》《说唐》的一写法大获成功,书中话题经久不息

实际上,《说唐》这个做法,是效仿了《三国演义》来的。

所不同的,是《三国演义》原著中并未对书中众多名将进行排名,是清朝人根据书中人物的战斗力排出“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来的。

古龙抄《三国演义》《说唐》的一写法大获成功,书中话题经久不息

《说唐》的作者就根据这一成功案例,自己给自己的书中人物进行排位,果然大获成功。

遗憾的是,也算是百密一疏,书中第九条好汉魏文通,第十尚师徒,第十一新文礼,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竟然出现了空缺,到第十六才出现秦琼,第十七尉迟恭,第十八单雄信。

古龙在这基础上创新,他不是以作者的身份来给书中的绿林高手进行排位的,而是以书中的一个人物——百晓生来进行排位,而且,排的是他们的兵器名次。

古龙抄《三国演义》《说唐》的一写法大获成功,书中话题经久不息

这一创新,相当高明。

像《三国演义》里面的将领、《说唐》里面的好汉,他们是不知道有人对他们的战斗力进行排位的,他们只做他们该做的事,不会想到为这个排名争得你死我活,而且,他们的名次,是由作者或批书者来评定出来的,一经评出,比较权威,无可更改。

《多情剑客无情剑》中《兵器谱》的排名,是书中人物百晓生排的,即兵器谱上有名的高手,知道了这个排名,肯定互不服气,肯定要为这个名次高低做一番比拼。而且,百晓生是一个书中人物,他的排名肯定不够准确,那么,高手们的比拼,就充满了更多变数。

古龙抄《三国演义》《说唐》的一写法大获成功,书中话题经久不息

不得不说,这么一弄,太热闹、太精彩、太吸引人心了。

不过,全书完结,书中竟然没交待兵器谱上排第六的是什么。

这是古龙的无心疏漏呢?还是有意而为?

古龙抄《三国演义》《说唐》的一写法大获成功,书中话题经久不息

两种都有可能。

第一种,古龙作品太多,写得太快,很多都是急成赶成的,常常有在书中留下许多坑而来不及填就完结的情况。

第二种,他可能是看到《说唐》漏了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出现了空缺,成为了书迷永久的遗憾,于是也故意留下一个空缺,让它成为书迷们争论不息的话题。

不过,我想,无论是第一种情况还是第二种情况,古龙在创作此书的时候,心中是早早安置好排第六位的人和他的兵器的,或忘了交待,或故意不交待而已。

综合来看,百晓生在《兵器谱》上排第六位的,应该就是他自己和他的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