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視如同看電影,央視要用這一技術吸引年輕觀衆

看電視如同看電影,央視要用這一技術吸引年輕觀眾

導讀:央視將開通4K超高清頻道,依靠新技術重塑媒體形態。這意味著,不久的將來,央視的內容產品將走向大製作級別。

據報道,日前,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臺長、黨組書記慎海雄出席央視技術系統2018年度工作會議。臺分黨組副書記、副臺長魏地春,臺分黨組成員姜文波參加會議。

慎海雄指出,現代傳播技術應用決定了央視各類節目產品能否精準、有效地覆蓋和傳播。尤其在新媒體時代,中央電視臺的發展一刻也離不開技術的支撐和引領,技術系統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要努力跟上技術的發展速度、適應瞬息萬變的技術革命,加快技術體系建設,全力打造自主可控、具有強大影響力的新媒體傳播平臺,利用新技術搶佔輿論制高點。

看電視如同看電影,央視要用這一技術吸引年輕觀眾

一要堅持“兩條腿走路”,既要利用4K超高清等新增長點鞏固傳統電視優勢,又要打造具有廣泛傳播力的新媒體產品,為中央電視臺帶來新的變革和質的飛躍要以高品質4K超高清節目傳輸覆蓋為抓手,研究制定併發布4K超高清標準,央視今年要開通4K超高清頻道,並在未來逐步實現所有頻道4K超高清播出,通過技術手段將年輕一代用戶拉回到電視機前。要依託新技術,整合優勢資源,建立完善新媒體傳播評價體系,打造用戶體驗優良、具有廣泛傳播力的新媒體產品,著力推動新媒體平臺建設由小做大、由大做強,不斷提升央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二要強化責任意識,加強技術保障,保證安全運行。在追求技術發展的同時,要不斷強化安全播出崗位責任意識,提升安全播出技術保障能力。要與節目部門做好溝通和銜接,發揮好監控、監督和保障作用,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做到安全播出萬無一失。

三要創新體制機制,加強技術團隊建設。

嘗試靈活運用項目制、實驗室等方式,激發技術系統的創造力,激活年輕員工的戰鬥力和創新力。要下大功夫、揚長補短,與節目部門形成整體合力,打造一支拉得出、打得贏、業務過硬的幹部隊伍,以卓越的技術支撐能力推動央視快速發展。

看電視如同看電影,央視要用這一技術吸引年輕觀眾

早在去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就與廣東省政府簽署了推動4K超高清電視應用與產業發展合作備忘錄,提出將廣東省打造成以促進4K超高清電視應用與產業發展為重點的全國廣播影視產業“試驗田”和“示範區”,為全國超高清電視發展和廣播影視業轉型升級積累經驗、探索路徑。

如今,從央視召開的技術系統工作會議來看,廣東這片試驗田的率先受益者當是央視無疑。

今年3月29日,中國超高清視頻(4K)產業發展大會在廣州召開,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聶辰席出席,再度強化要加快推動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這次會議對於加快部署廣東4K超高清視頻產業示範區和4K電視全國廣播影視產業示範區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也可以預見,今年4K超高清技術將迎來突破性進展,而央視將成為這一進展的主要推動力。

看電視如同看電影,央視要用這一技術吸引年輕觀眾

今年春晚,央視首次引進新技術,提供4K超高清春晚點播服務。春節長假,北京、上海、廣東和貴州的用戶,可以通過中央電視臺有線電視網建設的“央視專區”互動電視平臺點播4K超高清央視春晚。現在看來,這正是央視謀求技術系統升級的開端。同時,央視也藉此完成了4K超高清電視製作系統的建設。

在“2017CCBN主題報告會”上,原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田進表示,鼓勵中央電視臺及有條件的省級電視臺探索建立4K超高清電視節目製播系統,到2020年,實現超高清試驗頻道播出。

而在2017年年底,國內首個4K電視頻道——廣東廣播電視臺4K超高清頻道試驗播出啟動,意味著這個設想提前3年實現。

看電視如同看電影,央視要用這一技術吸引年輕觀眾

這樣一來,央視在4K超高清技術的探索上既有外部經驗可供借鑑,又有自身實踐加以輔助。其會議中提出的開通4K超高清頻道的可行性不再是問題,在未來逐步實現所有頻道4K超高清播出的所用時間也會大幅縮短。

那麼,究竟何為4K超高清技術?這一技術會帶來哪些改變?

“4K”指的是電視畫質的清晰度,“4K”是目前為止分辨率最高、畫質最清晰的,所以稱之為“超高清”。而4K超高清電視是繼HD高清電視(720P)、FHD全高清電視(1080P)之後的新一代液晶電視。它致力於“還原真實的世界”,追求高清晰畫質,強調以自然逼真的畫面顯示讓用戶在電視屏幕上“接觸真實的世界”。

4K超高清,是繼數字化、高清化之後的又一次重大技術變革,是目前電視產業必爭的商業制高點。

看電視如同看電影,央視要用這一技術吸引年輕觀眾

據瞭解,央視4K超高清電視的主要技術指標為分辨率達到3840*2160(4K*2K)。這種液晶電視的顯示器像素達到829.44萬的專業級UHD級別,畫面更逼真、圖像更清晰、特效更震撼、場景更豐富、表演更細膩,能讓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

央視4K超高清電視的清晰度將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全高清電視的4倍,而我國電影院的放映清晰度是2K,4K意味著觀眾可以看到比電影更清晰的畫面,色彩還原相對高清電視也有顯著提高,聲音效果也與影院相當。

但此前,超高清內容供給困難是阻礙4K超高清電視頻道發展的重要原因。觀眾即使擁有了超高清電視,卻很少能找到支持這種清晰度的視頻產品。以往超高清頻道承載的節目內容多以風光片、紀錄片和體育賽事為主,而央視新技術的突破也必然伴隨著全新內容的匹配。

看電視如同看電影,央視要用這一技術吸引年輕觀眾

2014年4月,韓國開通了全球第一個4K超高清頻道,之後歐洲、北美、韓國、日本等陸續開播的4K超高清頻道達到70多個。有業內人士預計,2020年中國4K用戶將超過2億戶,超過北美和歐洲的總和,是日本的13倍,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4K超高清市場,消費者對4K超高清的需求急待釋放。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也在陸續開通,超高清時代正在一步步走近。屆時,電視發展或將實現一個新的飛躍,影視製作也將朝著更高更優的方向邁進。不久的將來,央視的內容產品將走向大製作級別。正如會議中提到的“兩條腿走路”,央視將在內容創新之外,依靠技術重塑媒體形態,形成新的競爭力。

媒體發展的每一次質變,都是建立在技術革新的基礎上,央視意圖在這一次贏得先機,依靠技術的支撐,引領新的潮流。

當然,新技術能否助力央視拉動年輕用戶的迴歸,以及帶來收視率的提升還不好下定論,但它一定會給受眾帶來觀看電視的全新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