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县全力确保洪水之后不见灾 全县抗洪抢险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7月10日22时至7月11日21时,金堂县普降大到暴雨,部分乡镇(街道)大暴雨,最大的为官仓炮点214.3毫米。金堂县上游区域都江堰、彭州、新都、绵竹、什邡、广汉等地接连出现特大暴雨、大暴雨。受强降雨影响,7月11日,金堂县县城区及沿河部分乡镇(街道)出现特大洪涝灾情。金堂县中河、毗河、北河等河道水位普涨,最高洪峰流量在18时40分达到7810立方米/秒,为金堂县历史第二高水位。截至12日8时,县城区内涝3平方公里,进水10平方公里,县城以外区域农田受灾面积3.25万亩。

面对灾情,金堂广大党员干部勇担重任、主动请缨、冲锋在前,在漫天雨幕下、在浑浊泥水中、在厚积淤泥前,始终坚挺着不屈的脊梁,成为带领群众战胜洪灾的“顶梁柱”和“主心骨”。洪流中,全县上下到处活跃着橄榄绿的身影,活跃着抢险队伍的身影,活跃着平凡群众互帮互助的身影。灾情面前,全县人民积极响应、立即行动,高效有序开展互助自救、转移安置,涌现出许多感人的典型事迹,彰显了金堂人民不惧艰险、自强不息的强大意志。

接到洪灾预警后,金堂县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临一线研判指挥,按照成都市委主要领导指示精神,立即取消与防汛无关的其他活动,组织全县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全部动员、全员到岗,迅速投身到防汛抢险工作。立即安排联系乡镇(街道)县领导赶赴沿江沿河乡镇(街道)坐镇指挥防汛抢险,指导沿江乡镇(街道)、村、组三级干部全力开展巡查,对低洼地带和地质灾害隐患点位群众当晚即进行了转移安置。11日7时,根据汛情发展,紧急召开防汛及地质灾害防治会商调度会,8时启动了橙色汛情预警响应,9时10分将橙色汛情预警升级为红色预警,4次发布汛情通告;11时再次主持召开全县防汛工作紧急会议,传达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重要指示,对防汛抢险再动员再部署再安排,发布《告全县人民书》,以多种平台渠道将严峻汛情第一时间告知全县群众。市级相关部门积极支持调度冲锋舟、消防车、橡皮艇等设备,增派抢险人员223人支援金堂。对1艘失控吸沙船果断进行爆破,及时消除了对达成铁路、成南高速、成德南高速等要道桥梁安全的威胁。加强治安巡逻和桥梁交通管制,在安全点设置应急照明,避免群众恐慌。

截至12日8时,全县未接到因灾人员伤亡情况报告,抗洪抢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县共转移人口44594人,营救被困人员925人;设置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安置群众4696人。

自12日8时起,全县灾后恢复工作已全面展开。为全面贯彻落实成都市委防汛减灾工作部署和成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重要指示精神,金堂县委县政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防汛工作的第一位,突出“零伤亡、撤人为重”科学施策施救,着力抓好当前抗洪救灾工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更加强化汛情研判,与市防汛办、上游水文部门时刻保持信息畅通,加强气象、洪灾、地灾、水库、内涝“五情研判”,严格信息报送和发布制度,确保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严防次生灾害发生,进一步做好应急抢险物资及人员补充,强化抢险救灾保障。对隐患点位再次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加强对沿河两岸在建工程、险工险段、桥梁、水库、山体滑坡以及山洪泥石流、危旧房屋等的排查,严防次生灾害发生。组织要素保障部门全面恢复供电供气供水,及时组织清淤和灾后卫生防疫,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加强舆论引导,确保社会稳定,努力做到大灾之后不见灾。结合上游雨情研判,本轮强降雨已基本结束,金堂县不会产生新的洪水。

灾情发生后,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亲自安排部署金堂抗洪抢险工作,四川省委常委曲木史哈、成都市政府市长罗强、成都市委常委左正、成都警备区司令员李元祥、成都市政府副市长王平江、成都市政府副市长刘旭光,成都市委常委谢瑞武、田蓉作了工作指导,成都市委督导组组长张孝军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成都市武警、消防支队等先后派出官兵2000余人参加抗洪抢险和清淤工作,成都市委督查室和市公安、民政、水务、交通、应急办、农委等市级部门赶赴金堂现场支援抗洪抢险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