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保人童年的独家记忆——山杏

山杏

童年的记忆里,故乡坝上是不产水果的。

高寒的坝上,无霜期最短只有90天,且常年干旱,可能这个原因,那里不易种植水果吧。没有见到过水果树,也没有吃到过本地自产的水果。如果非要找出一个来,大概只有山杏了,因为这个确实吃过,而且谁又敢说杏不是水果呢?

康保人童年的独家记忆——山杏

可是我们老家的这个杏啊,大家称呼它叫山杏,如果成熟了变黄色了是不能吃的,跟木头一样的硬,只有青青的时候,长的象青枣那个样子,那个大小才可以摘下吃。六月里便是杏树的灾难,儿童的天堂了。

高中的记忆里,也有吃山杏的印象。放学了,跑到李全苹她们的村里摘山杏,老远就能闻到杏花的清香。满载而归后,第二天班上就有了吃山杏的风景。女同学嘻嘻哈哈,贪吃的欲望和羞涩的笑容交织在一起;男同学骄傲自大,根本就不需要用手把杏掰开,直接扔进口里,然后比赛着谁能把杏核吹出去更远。

康保人童年的独家记忆——山杏

没有冰箱的年代,山杏也是放不长的,所以班上吃山杏的美丽风景也就那么两三天。听到过同桌的段凤娥同学发明过一个好的办法在班上推广。她把快要放不住的山杏用开水煮了,然后再用白糖裹下,说是酸甜酸甜的,可好吃了。我听在耳边,记在心里。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呢,是个什么样的味道呢?

是啊,这酸甜酸甜的,是个什么样味道呢?是罐头的味道呢,还是冰糖葫芦的味道呢?至今也没有见过,也没有吃过。一直藏在我的记忆中,也一直藏在我的期待里。那个时候,白糖是奢侈品,凭票供应,农村的孩子几乎不吃白糖,记得小时候弟弟生病住院,医生特批了半斤白糖,我和母亲到三门市部买回来纸包的半斤白糖,看着一声不吭。最近在群里回到了班里,又跟段同学回忆起这个故事来,段同学说你的记忆真好,谢谢你还记得这事,等山杏下来的时候你一定要回来,我给你做这个菜。心中甚是感动。

康保人童年的独家记忆——山杏

然而时过境迁,物是人非。36年过去了,这时的山杏还会是少年时的味道吗?物质丰富,电商发达的今天。只要想吃,就算是错季或许也以买到青杏,或许何时何地都能吃到裹白糖的煮山杏。但它能是故乡的少年时的山杏吗?能是段同学描述的那个餐人的山杏吗?与其试图尝试的吃一次去弥补心中的遗憾,还不如珍藏在永久的记忆中,珍藏在无限的期待里。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