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常見病害的防治方法

黃瓜常見的病害有哪些?黃瓜種植過程中會因為一些因素出現各種病害,如果說常見的霜黴病、枯萎病、白粉病,嚴重影響了黃瓜的正常生長,降低黃瓜果實產量,今天我們來說說黃瓜常見病害類型及防治方法。

一、黃瓜霜黴病

症狀:

主要危害葉片,幼苗感病,子葉正面出現圓形鮮黃色病斑,在盛瓜期達到高峰。葉片初生水漬狀病斑,之後擴大連接成大病斑,嚴重時病葉捲曲呈黃褐色乾枯,葉背病斑長出濃密紫灰色至紫黑色黴。

黃瓜常見病害的防治方法

發病規律:

黃瓜霜黴病孢子囊主要經氣流傳播,而雨水濺飛和塑料大棚內的滴水可造成近距離傳播,環境條件適宜時,僅約10 天即蔓延全田,病情發展迅速而猛烈。

高溼是病害發生和流行的前提,相對溼度在83%以上時,容易發生霜黴病,同時多雨、多霧、多露條件下,夜間葉面水滴或水膜存在時間長,或晝夜溫差大,黃瓜霜黴病病害發生嚴重。

防治方法:

改進栽培技術:採取高畦地膜覆蓋結合滴灌栽培,增施底肥,結瓜期追施氮肥,防止大水漫灌等措施;

加強藥劑防治:定植後加強預測預報,發現疾病,及時施藥防治;

常用防治藥劑:科立安360°病毒剋星在晴天的上午噴施,間隔7-10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3-4次。

二、黃瓜枯萎病

黃瓜枯萎病又稱蔓割病,是保護地黃瓜的嚴重病害,尤其是連作的大棚、溫室為害更重。一般種植年限短的棚室發病率為5% ~ 10%,隨著連作年限的增加,病害加重,嚴重的發病率在50% 以上,甚至無法栽種。

症狀:

黃瓜苗期發病時子葉萎蔫,發病初期病株葉片自下向上逐漸萎蔫,白天萎縮早晚恢復正常。病株莖基部、節、節間出現黃褐色條斑,病部易縱裂,隨著病情發展,病害嚴重。

黃瓜常見病害的防治方法

發病規律:土壤中長期存活的病原菌是病害的主要侵染來源,土壤高溼是影響發病的重要因素,重茬次數越多,土壤中積累的病菌越多,發病越來重;發病適宜溫度24-27度。

防治方法:

種子消毒:播種前將種子用55度溫水浸泡15分鐘後催芽播種;

加強栽培管理:採用高畦和地膜栽培,施足腐熟基肥,增強植株抗性;

結瓜期避免大水漫灌,下雨天氣做好排水措施;

棚室土壤消毒:每畝地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30kg細乾土混勻後,在定植時溝施或穴施。

三、黃瓜白粉病

症狀:

黃瓜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葉柄和莖,果實一般不受害;

黃瓜常見病害的防治方法

發病初期葉片正、反面都有白色、近圓形的小粉斑,隨著病情蔓延會佈滿整個葉面,後期會成灰白色,嚴重時枯黃卷縮,植株枯死。

發病規律:

黃瓜白粉病發病適宜溫度:16-25度;

發病有利因素:溼度大、溫度高。

防治方法: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科立安360°病毒剋星噴灑,每隔7-10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2-3次即可。

加強栽培管理:避免在溫室裡栽培易感白粉病的花卉;

施底肥的時候需合理施入磷、鉀肥;

加強大棚通風透光和室內通風換氣,降低溼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