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创优品:一种伴随着消费升级出现的新零售业态

名创优品:一种伴随着消费升级出现的新零售业态

名创优品快速扩张背后折射的是什么?

是普通消费人群消费升级所带来的服务需求与零售业的机会。

名创优品近来受到很多关注,公开报道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短短几年间,它已经开设了2000多家门店,其中海外门店就有200家,号称拥有近两万名员工,其经营模式以加盟店拓展为主。

我对名创优品的理解是:它是一种伴随着消费升级出现的新零售业态,顺应了国内外年轻消费者消费升级的购物需求。

对于这样的评论,很多人不以为然,觉得名创优品不就是卖些小挂件、小商品,怎么会与消费升级挂上钩?

的确,名创优品主力销售的是那些10元店、5元店也在卖的东西,它的竞争对手就是各地的百货商场门口、地铁和公交站的地摊,以及批发市场的小档口。

而它的核心竞争力,恰恰在于对这类商品的销售改良。

大家一讲到消费升级,很容易片面化理解,以为消费升级就是卖名牌,卖高单价的贵重商品,如瑞士手表、德国刀具、进口奶粉等。要知道,消费需求永远是金字塔型结构,消费升级也不仅仅体现在高端用户,那些处于消费金字塔中下端的消费群体, 在其物质条件改善、消费意识提升后,同样存在升级的消费需求。这种需求在名创优品的商品结构里表现为:对商品的严格品质把控、精致的外包装、超高的性价比,以及舒适的购物环境。

这恰恰是名创优品定位清晰、经营得当的优势所在。

名创优品的用户群和商品销售的特点是:针对年轻的用户(从中学生到青年小白领),商品则以低单价、实用性强的日用商品为主(例如,小头梳、小毛巾、发卡,手机壳、鞋垫和眼罩等)。

这类商品具有单价低、随意性高、冲动购买性强等特点。通常, 人们经过此处,目光所及,不经意间就能买上好几件。但长期以来, 与这些商品特性相随的是商品质量没有保障、包装粗糙,以及昏暗的街灯或闷热的地下室等种种 不舒适的购物环境。

而名创优品则让这些商品登堂入室,在现代化的购物中心以开放式自助选购的方式经营。同时还深入供应链,以自有品牌为主,渗入设计元素,从选型、材料和包装设计等方面提升商品的品质和外观,让这些不起眼的小件商品具有现代感和时尚元素。这样一来,就把众多逛地摊儿的客户吸引过来了,归根到底,还是源于用户消费需求的提升,地摊式贩卖已经难以满足如今年轻消费族群的购物需求,而市场恰恰存在这份空白。名创优品店面生意的红火,那是表象,其背后的供应链流程优化,才是其顺应新消费、服务新消费的关键所在。

我们常说,零售业能否成功取决于对消费者的理解和对消费需求的把握,但我们总是过分关注于金字塔尖的高端消费群,对于底部这个体量最大的消费群缺乏足够的敏感。就像今天许多超市生鲜区的蔬菜还是二十年前摊头式的摆放。毕竟时代不同了,销售方式该改进了,名创优品很准确地抓住了这个机会。

在日常经营方面,名创优品有几个值得借鉴的地方?

(1)聚焦自有品牌,重视原创产品。名创优品的商品类目大多品牌属性不强,这就为它开创自有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自有品牌的最大优势在于深入到供应链的最底层,建立零售商在供应链端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它采用加盟经营的模式,自有品牌能最大程度上建立自有商品群的排他性优势,为吸引加盟商提供基础。因为,如果名创优品只是一个销售渠道品牌,加盟商势必会随时货比三家,各种进价差异很难让加盟输出方和加盟商构建长久的合作关系。

(2)低单价,高毛利。虽然名创优品的主力销售品价格大多在10 ~ 30 元的低价区间,但这些商品具有高毛利的特点。例如, 一款售价10 元的头梳,采用自有品牌进行设计和生产,其成本通常只有2 ~ 3 元。低单价、高毛利的百货日用小商品,到达盈亏平衡点的销售基数被大大降低,从而有能力支撑快速扩张过程中每个单体店面的经营。

(3)精选SKU(Stock Keeping Unit,存库量单位),不考虑长尾商品。现在网上销售很流行爆款加长尾,用几个爆款拉流量,靠众多的长尾商品提升毛利。这种经营方式在线下实体店会受制于卖场的物理空间,难以实施。而名创优品采取的措施是, 集中精力在小百货的各个叶子类目,例如脸部清洁、卫浴用品、美发工具、书写工具等做全面展开,保证用户购买这些类目上的需求在其每家门店都能被满足。同时,名创优品在每个小类目上严格控制商品数量,即SKU 数,例如,牙刷只有两款,洗手液只有一种,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商品重复而导致滞销和积压。

(4)关注提袋率。线下零售称顾客的购买转化率为提袋率, 是考量一家零售企业经营水平的关键指标。百货类商品的提袋率通常低于超市、便利店。而名创优品作为经营小百货的专卖店,能够达到接近超市的进店客人购买转化率,这是其成功的一大关键。由于商品的低单价特点,名创优品的客单价大约为30 ~ 40 元,这个时候,提袋率就成为决定一家店能否持续经营的关键。以名创优品日均销售1.2万元计算,假设其客单价为36元,如要达到80%提袋率,则每家店每天大约需要420位进店顾客。如果名创优品只能做到百货公司的转化率的平均值(即30%~35%),则每天需要近一千名进店顾客。

为了保证提袋率,名创优品门店在许多经营环节上下了功夫:

① 以价格区间标价,如10元区、20元区。不同于大部分零售商场“.99”结尾,名创优品的商品都是以整数结尾。除此之外,名创优品还将商品按区间统一标价的方式陈列,这样做的好处是,顾客看起来一目了然,减少了价格计算比较,促进购买。

② 重视堆头、端架陈列,特别是入口处的商品陈列。名创优品总是把最应季的商品摆放在显眼处,例如阴雨天的雨伞、换季的保湿水,让人不由得有购买的冲动。

③ 浅色调的店面装饰。许多消费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在浅色系环境下,心情更加放松,容易产生购买意愿,尤其是小女生这类的年轻族群,高冷风格显然不适合她们。我特别注意到它的店面陈列,从货架到橱窗,几乎都采用白色或米白色。

④ 突出日系设计。不断用店内标语和视频宣传,强调有日本设计师参与这一元素,让消费者对其商品的时尚度产生信赖感,032

促进成交。

(5)多种方式的加盟合作,加快拓店进程。

名创优品是以加盟经营作为其零售经营主线的,它的加盟形式有若干种,值得借鉴的是其“投资型加盟”模式,即:加盟方承担品牌使用费、门店租金、装修以及首批进货的货款;除此之外的其他费用均由名创优品公司负责,包括员工聘用、日常管理、商品配送和促销计划等;加盟方享有每天交易额38% 的投资回报。

这样一来,名创优品不仅可以低成本扩张,还能够把更多精力集中在供应链建设和门店运营管理上,减少了在选址、装修投入等方面的不确定性风险和资金投入。而对大部分加盟方来说, 他们把加盟名创优品作为自己的一个额外创收项目,既不需要什么事都亲力亲为,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运用自身的本地资源,自然十分关注且乐于帮助门店提高每日的销售。

经济核算

按照网上公布的数字,如果加盟方与名创优品单一店铺合作, 需要支付15 万元的品牌使用费和65 万元的商品保证金。如果选择3家以上店铺合作,每家门店的品牌使用费和商品保证金分别降为10万元和60万元,再另外支付店铺的装修费和租金。

做一个简单的计算,以单店日均销售1.2万元,月销售36万元来计算,加盟方的月综合收益为36%(其中,百货按38%、食品按33%来计算),则加盟方每月收入约13万元,其支出如下:

① 租金为7.5万元/月。这里假设门店面积为150平方米,按每月租金500元/平方米计算;

② 折旧与摊销费为1.42万元/月。装修费假设为36万元,按三年摊销,每月1万元,再将15万元品牌使用费按三年均摊,每月4200元。

这样算下来,加盟方的月收益为4万元(收入13万元−租金7.5万−装修费1万元−品牌使用费0.42万元=4万元/月),其投资回报率为:4万元/月×12个月=48万元/年。按单店65万元保证金来计算,年收益则可能达到70%~80%,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收入。

从名创优品方来看,加盟减少了其扩张的资金压力。从加盟方来看,由于小百货类商品的高毛利特点,加盟方在支付了36%034

的加盟费后仍能盈利。

以其综合毛利65% 计算,单店月销售36 万元的规模,费用估算如下。

人工成本:8% ~ 10%

配送费:3% ~ 4%

营销推广费:5%

门店经营杂费:3%

商品损耗:1%

加盟费支出:36%

上述费用累计:56% ~ 59%

门店预计可实现净利:6% ~ 9%

这同样是一个很优异的数字。

消费升级绝不局限于开几家新的咖啡馆,卖几套进口德国锅。名创优品的脱颖而出说明,在今天的中国市场机会随处可见,关键在于定位准确、聚焦突破。毕竟这数以亿计的大众消费群体, 同样具有强烈的消费升级需求,这必将引发主流零售业的经营变革。

以上内容摘自黄若2018年4月新书《我看电商3:零售的变革》

黄若 著

ISBN 978-7-121-33853-3

2018

年4月出版

定价:49.00元

犀利解读新零售,拔新领异

名创优品:一种伴随着消费升级出现的新零售业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