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2018年 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于2014年,以「核心价值的视觉表达、中国文化的视觉创新、优秀传统的视觉活化、国家形象的视觉传播」为使命,以跨文化、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为手段,聚焦「视觉国学」、「视觉当代」、「视觉乡土」三大领域,汇聚全球范围内的顶尖人才,努力构建以「视觉国学」为核心的视觉艺术「东方学」系统,致力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社会化,将中国文化的活性基因培植到研创、教学与社会服务中。

目前本中心仅面向研究生教学,共设16个专业方向,其中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向4个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9个。另有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研究院托管的博士生招生方向1个艺术现象学研究所博士招生方向1个硕士招生方向1个

2018年,视觉中国协创中心迎来成立以来的

第三届共计13名毕业生,其中「视觉中国学」方向博士生3人「艺术史与博物馆研究」方向硕士生2人「古西域视觉文化」研究方向硕士生1人「中国本土版画研究及实践」研究方向硕士生1人「视觉思想与绘画诗学」方向硕士生1人「视觉中国创意媒体」方向硕士生5人,术现象学研究所「视觉思想与艺术实践」方向硕士生4人

展览时间

2018年5月24日-6月2日

展览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美术馆三层

(杭州市南山路220号)

视觉国学

中国视觉正典的活化转换——从中国视觉文化的「正典」出发,梳理以书画为中心的视觉国学系统,整合多元文化资源,突破海外中国艺术史写作中现存的汉学与中国学研究的通常模式,建立全球性的视觉中国学研究体系。

博士招生方向

视觉中国学研究

导师组:雷德侯、杰西卡•罗森、

范景中、许江、王赞、毕斐】

【2018年「视觉中国学研究」方向毕业生】

胡昊华、徐晓玲、孔蓓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孔蓓毕业作品《One Day》、《Talking》

作品叙述

这是明式家具与蒙德里安的对话,是东西方的对话,也是古代与现代的对话,过去,现在,将来,进行时……

硕士招生方向

艺术史与博物馆研究

导师组:毕斐、史明理、蔡穗玲】

【2018年「艺术史与博物馆研究」方向毕业生】

刘芊妤、陈祎玮

古西域视觉文化研究

导师组:孔令伟、赵莉】

【2018年「古西域视觉画研究」方向毕业生】

曹元琪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曹元琪毕业作品

邺城地区存世大理石调查科研标本采集以及报告分析图

作品叙述

微观世界下的世界仍然是世界,显微镜下的大理石晶体不是为了什么,在那里自然的纹路边界就很美,这个美不媚人,就跟一棵只为自己长的树。在复写板上最原始的进行铅笔绘图,画出晶体与晶体的具体边界,了解微观世界中的组成壁垒轮回,致敬西班牙神经学家Santiago Ramóny Cajal几百个脑细胞图。

视觉当代

当代中国艺术的创新实验——依托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国家级平台,全面推动中国视觉文化的先锋实验,不断增加中国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努力弘扬传统特色、提升文化优势,并力求从中国本土与当下现实中建构起一种「当代中国艺术」,并在亚洲乃至全球语境中构造中国艺术的实践空间。

硕士招生方向

视觉思想与绘画诗学

导师组:孙周兴、余旭鸿、孙善春】

【2018年「视觉思想与绘画诗学」方向毕业生】

陈元涛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陈元涛毕业作品

《不完美的花园》系列之二、三、四

作品叙述

作品名称为《不完美的花园》,想法是出于蒙田所说的:「人类的存在就像那个不完美的花园,既不全由那些造就它的力量来决定,也不是由强者意志任意扭曲的。它是我们学着用转瞬即逝来制造永恒的场所。在这场所,邂逅的偶然转变成生命的必然。」表面上我所建构的是两个实体的花园。即自然的花园与人类建造的花园。自然的花园在不停生长,而人类自造的花园必定走向消亡,它们不断的进行着对抗和重组。所谓不完美的花园就是不完美的伊甸园,不完美的天堂,而正是这些不完美造就了我们,造就了人性的不完美。追求完美的花园反而是不存在的,虚妄的,去接受它,就是在守住人性的不完美的花园。

视觉中国创意媒体

导师组:姚大钧、牟森】

【2018年「视觉中国创意媒体」方向毕业生】

陈奕村、傅冬霆、姚远、朱笑旦、唐越晨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陈奕村毕业作品《村美术馆》

作品叙述

村美术馆是基于3-12岁受众的美术馆,取材当地文化特色与现代化设计理念,以台州洪家街道大陆王村为选址地,为还原孩子与村镇生态互相联系的自然关系而建筑,为完善孩子对艺术的审美与理解而教育、展示、收藏。本作品结合了美术馆的设计、自然的个性、较当地的超越性、与周围环境戏剧性的矛盾体现出理想顽皮的一点在于此刻的难以实现。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傅冬霆毕业作品《光场域》

作品叙述

作品《光场域》通过结合虚拟现实技术与环境投影,在现实中呈现超现实的空间体验,参与者能够在虚拟空间中制造不同的虚拟的物与光,并且将原本看不到的虚拟投影实时投射到展厅空间的相应位置,使得观看者能够不佩戴虚拟现实眼镜,通过自身的光影经验感知到虚拟物与光的存在。通过虚拟投影在现实展厅墙面的投射,控制现实与虚拟的混合比例,同时对两者边界进行处理与缝合,从而虚拟现实空间从封闭的个人空间融入现实展厅中,以进一步讨论虚拟与现实,无形与有形,私人与公共的关系。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姚远毕业作品《重构梦境》

浙江卫视《演员的诞生》节目《末代皇帝》的经典影视选段

作品叙述

用非语义的碎片式视频手法重构作者负责主创的浙江卫视《演员的诞生》节目中《末代皇帝》的经典影视片段。故事讲述了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的一段情感纠葛。作品把全片分为 「大婚」「危机」「决裂」三个层面,用外圈的八个屏幕截取每个重要事件的时空节点,并做了微动画的技术处理。作者的作品里尝试在多媒体时代探索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看体验。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朱笑旦毕业作品

单集纪录片《家风》「陪伴」

作品叙述

纪录片《家风》取了十二个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人物基层样本,视觉再造十二组现代家庭的精神图谱,表达当代中国人关于人生况味的视觉印象。十二个故事的讲述人为当代中国著名学者余世存,讲述场景为「中国最美书店」钟书阁,近360度弧形书架在天花镜面的倒影下营造了可穿越时空的未来意境,具备较好的当代视觉体验。创作的难点和意义同在于如何打通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衔接血脉,找准往昔与当今之间的价值共鸣,启迪小家与大家之间的依存黏连。作者为该片总导演。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唐越晨毕业作品《展中展》

作品叙述

作品主要表现了作者在就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从事展、会工作,工作场景有:画展、商业会展、博览会等中的物料设计总结,作品中涵盖了平面和3d模型的设计原稿,包含邀请函、主题海报、展位模型、地铁广告等。集中直观的表现了在学院学习过程中将所学运用与实际工作中去。

视觉乡土

中国视觉文化的乡土重建——从中国本土视觉文化资源出发,致力于传统器物美学的复活、本土空间的营造以及乡土文化的重建,推动中国传统文明精华的当代活化和国际优秀文化的本土转化,发展一种中国人特有的当代生活方式,建立一种立足「乡土」的「民学」。

硕士招生方向

中国本土版画研究及实践

导师组:王超、龙安妮】

【2018年「中国本土版画研究

及实践」方向毕业生】

王安安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王安安毕业作品《山色之灵》

作品叙述

入山林中发掘采集寄五色之性于生灵腾跃于天地之间。天地间的动植矿物、云水气象都有自己的形态和特点,他们被发现经过提炼和加工,使自身的特点更加突出,样貌显现得更加具体。将寄托于鱼鸟的五色矿藏,承载于五地的植物纸张进行组合,感受两者变幻徜徉的力量。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艺术现象学研究所

艺术哲学与文化创新研究院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博士招生方向

导师组:孙周兴、陈嘉映】

硕士招生方向

视觉思想与艺术实践

导师组:孙周兴、余旭鸿、孙善春】

【2018年「视觉思想与艺术实践」方向毕业生】

万佳赟、李雯、窦亚杰、许异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万佳赟毕业作品

《追溯与重生——从林风眠作品中探寻中国民间艺术》

作品叙述

林风眠是中西调和艺术思想与实践的先驱者,学界对于他向⻄方现代艺术的借鉴和吸收多有论著,然⽽林风眠之所以形成其融合中⻄的独特艺术风格,离不开他从未放弃对中国民族精神的探索和汲取,本展览试图呈现林风眠对于中国民间艺术的兼收并蓄的⼀个侧⾯。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李雯毕业作品《潘天寿美育教室》

作品叙述

潘天寿是传统主义者,是20世纪艺坛中具有宏观思维能力与人文关怀,并对中国的美术和美术教育怀着赤诚责任感的艺术大师,如何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当代传播力,是本策划案的主要关注点。潘天寿美育教室是以浙江美术馆「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为契机,与策展团队密切合作,在美术馆公共空间中传播传统文化的一次尝试。教育心理学认为学校教育为被动学习,而美术馆教育则为主动学习。当复杂信息以一种愉悦的方式被呈现,换言之当学习具有内在的益处,人们会自发地寻求进一步的学习。这样一种自发的、几乎自动的、忘乎所以、全身心投入的感觉,被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称之为「心流(flow)」。为了让青少年在潘天寿美育教室进行心流体验(the flow experience),本案专门设计了潘天寿先生的卡通形象。并分别以笔墨、提款、构图、写生为关键词,为青少年设计教育导册,与五所学校合作艺术公开课,并邀请青少年在展厅中装扮成潘天寿先生亲自为同龄人导览。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窦亚杰毕业作品「艺路历历——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绘画基础教学作品文献展

(1928——1966)」策划方案

作品叙述

在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年发展历史中,积累了一批优秀的绘画基础教学作品,这些作品从根本上反映着美术作品与时代的关联,但相较于成熟的创作作品,它们很少有机会进行整体的独立展示。本次展览选取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时期的相关教学文本(包括作品和文献)进行研究性的展示,希望通过这些文本

映照高等美术教育与时代变迁的关联,展示学院文脉传承的渊源,凸显美术教育史图像研究的学术意义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美院2018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许异毕业作品

《「动静之景」——江南园林游憩体验的当代实践》

作品叙述

中国园林文化大家陈从周在《说园》中提出「园有静观、动观之分」,体现出「动静」在园林知觉体验中的意义。通过对江南园林的实地探访与资料的收集,对「动静」的知觉体验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抽象成为设计手法,运用到「申申的园」、「吾同书局」、「手工大师」等当代实践案例中。一方面在现代的设计背景下,挖掘和借鉴园林的艺术价值提出了更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展示了江南园林「动静」体验抽象的设计方法运用到实践中的成果。

来源 |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