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這東西

「偶像」這東西

2005年,南太平洋出現日環食,巴黎發生暴亂,神舟六號升空,倫敦獲得2012夏季奧運會舉辦權。

2005年,李安憑[斷背山]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微軟停止Windows2000的技術支持,Beyond在香港地區開告別演唱會,《魔獸世界》在內地測試。

這一年,李宇春21歲,讀大三。

對她來說,以上那些事都太過遙遠,她只是碰巧在那個時候,參加了一個叫《超級女聲》的節目。

於是,整個夏天,街上都有成群的學生攔下過路的,央求著問,「能借您的手機給李宇春投個票嗎?

就這樣,「中國首位民選偶像」誕生。

「偶像」這東西

©️2005年,李宇春在《超級女聲》舞臺上

2018年,媒體說是「偶像元年」。

《偶像練習生》9人男團出道,《創造101》將出一支11人女團。

孟美岐、吳宣儀、Yamy、陳芳語、楊超越,高喊著「逆風翻盤,向陽而生,101女團,由你創造」。

朋友圈裡,會話窗口上,到處是「請為我們小姐姐投個票」。接下來,優酷、騰訊、愛奇藝或將推出各自的打歌節目。

「偶像」這東西

©️《創造101》裡的吳宣儀,早前在韓國出道,是門面擔當,甜而不膩,人稱「官方儀」

從2005到2018,中國偶像十三年。從1841到2018,世界偶像一百七十七年。

歌手是星月清泉,演員是錦羅綢緞,舞者是大風飛揚,偶像呢?偶像是火和太陽。

「偶像」這東西

1841年,柏林。

正是平安夜,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首場演奏會,粉絲反響異常熱烈。

他們瘋了一樣爭搶李斯特的手帕和手套,將帶有其肖像浮雕的胸針別在胸前,想方設法弄到他斷掉的琴絃,圈成手鐲。

更有女粉絲隨身帶一個小金盒,盒上有鑽石組成字母「F. L. 」,將李斯特喝剩下的咖啡渣、扔進排水溝的菸屁股統統裝進去,小心翼翼。

1844年,詩人海涅將其命名為「李斯特狂熱(Lisztomania)」。

「偶像」這東西

©️弗朗茨·李斯特,1847年

有才華,好皮囊,這便是史上第一個偶像。

我突然想起1992年春晚,蔡明在小品《追星族》裡頭演一個粉絲,瘋狂迷戀港臺的四大天王。

天王的車開過,濺了她一身泥,她扯著對趙麗蓉說,「您知道這是多麼珍貴的泥點子嗎?」搞笑之餘,足見偶像的影響。

「偶像」這東西

©️1992年春晚小品《追星族》,蔡明對趙麗蓉說追星的事

1929年,美國出了個魯迪·瓦利(Rudy Vallée)。

生得俊朗,會唱歌兒,作過一首叫《時光飛逝》的,一下登上熱門榜,後來被用在電影[卡薩布蘭卡]裡。

年輕女人喜歡他,說他是翩翩公子,溫潤如玉,得意處在骨不在皮。

他的首部電影[The Vagabond Lover],雖然「完全是靠歌喉賺票房,表演相當呆板」,但有一幕,他靠在桌邊兒看著女主角。

「偶像」這東西

©️電影[The Vagabond Lover]裡的魯迪·瓦利,美國第一批青少年偶像,在男高音歌手中非常突出,40年代開始塑造了一批喜劇角色,跟大家打招呼時,喜歡說「Heigh-ho, everybody!」

我想起《金粉世家》來。

張恨水形容金燕西,「生於金粉中,倚翠偎紅慣了」,但瓦利又稚氣未脫,乾淨得幾乎出塵,帶著某種天真熱情,灼人眼睛。

約莫是「偶像」的德行。

偶像(Idol),有別於演員和歌手,指代那些在大眾面前,以自身魅力為賣點的年輕人氣藝人,有未熟感和親近感。

40年代以後,日本也有了偶像。

是個叫明日待子的姑娘,短髮齊耳,舞蹈底子過硬,早前拍過雜誌寫真,笑起來充滿期冀和愛。乍看之下,有些許像《創造101》裡的強東玥。

「偶像」這東西

©️日本首位偶像,明日待子

那時,電視還沒普及,除了報紙、雜誌,更多的偶像來源於電影,如[伊豆的舞女]裡的吉永小百合

正是1963年,她18歲,被譽作「昭和第一美人」,穿和服,嬌憨裡透著點到為止的煙火氣,演活了川端康成筆下的愛情——

他念小說給她聽,她反覆叮囑他,到了街上一定帶她去看場電影。

「偶像」這東西

©️[伊豆的舞女],吉永小百合代表了一個時代,《東映新聞》將其譽為「青春偶像」

那邊廂,美國家庭有了電視機。因一部電視電影[Sing Boy Sing],23歲的男孩湯米·桑茲火了。

他在裡頭演一位歌手,有蓬鬆的頭髮,時常揹著吉他,氣質像貓王,因此成了一名「少年偶像」。

片子裡,他跟女主角對視,皺著眉,帶起幾道抬頭紋來,看得人心尖兒一顫。

「偶像」這東西

©️桑茲與20世紀福斯電影公司簽訂了電影合約,在[Sing Boy Sing]中扮演男主,福斯公司非常喜歡其跟貓王相像的皮囊

我愛極了男人小心翼翼表露自己的脆弱,這讓我想保護他,卻又渴望那種再捅上一刀的快感。也怨不得有那樣多的女性觀眾愛湯米·桑茲。

而後是你方唱罷我登場,「養成系偶像」隨之誕生,男團、女團迎來黃金時代。

「偶像」這東西

1970年,日本電視臺製作了一檔「觀眾參與型」節目,叫《明星誕生!》

大意是說,讓那些夢想成為明星的人,參加節目選拔。每週會有觀眾投票,選出五到七人晉級,之後對戰較量。

可說是選秀節目的鼻祖,亦開了「養成系偶像」的先河。

「養成」何來?

1973年,14歲的山口百惠登上《明星誕生!》的舞臺,唱了首《としごろ》,一下紅透日本。

清純裡帶一點憂鬱,像俳句,在一整個飛速發展的時代裡,顯得過分悠然和慢吞。粲然一笑,便是櫻花落了一地的涼。

「偶像」這東西

©️圖為14歲的山口百惠寫真,其拍攝格力高的電視廣告時,第一次遇見22歲的三浦友和,後一起出演[伊豆的舞女]、《血疑》,後者被引進中國內地時,萬人空巷,觀眾喜歡看他們在一起

之後的日子,她出唱片也好,拍《血疑》和[追捕]也好,粉絲都跟她一同成長,看著她從練習生成長為偶像,像是自己也這麼活的一樣。

是謂「養成」。

《南方週末》曾這樣形容:

這是一個邏輯簡單的真人養成遊戲,哪個偶像受的關注多,粉絲砸的錢就越多,偶像的人氣也就越高,越有機會成為傳統意義上的明星。

《偶像練習生》、《創造101》莫不如是。

「偶像」這東西

©️《創造101》,昨晚的打Call榜,按票數排名,全在粉絲參與

但在日本開了這個先河的時候,歐美人還在看《我愛露西》、《家有仙妻》這類情景喜劇,要麼就是色情版《蝙蝠俠》和《星際迷航》。

直到1999年,才有了偶像選秀節目《Popstars》

其為之後的選秀節目起了頭,成為2002年《美國偶像》的靈感來源,後者也是國內《超級女聲》節目的原版。

「偶像」這東西

©️《Popstars》第一期,製作人找了五個女孩,組建成一支流行音樂組合TrueBliss,也算是偶像女團。圖為這個女團首張也是唯一一張專輯《夢》的封面

雖然,日本早就已經這麼做了。

在山口百惠火遍東南亞之後,松田新太郎、黑木真由美、小泉今日子也紛紛登上《明星誕生!》。

1985年,偶像女團「小貓俱樂部(おニャン子クラブ)」成立,男子組合「少年隊(しょうねんたい)」出道,日本開啟「養成系偶像元年」。

「偶像」這東西

©️左圖為小貓俱樂部,右圖是少年隊,皆為日本偶像團體。後者的《What’s Your Name》曾被小虎隊翻唱為《青蘋果樂園》

彼時,一海之隔的中國臺灣,第一家麥當勞開張了,就在民生東路,離蘇有朋家只有10分鐘車程。

三年後,他考上建國中學,成績一直處於十幾名的好位置。在建中,只有這樣的位置,或者更好,才有希望念臺北大學。

他很喜歡臺北大學。

卻不曾想被一個叫張小燕的人相中,要他加入「小虎隊」。

這個模仿日本少年隊的組合並沒有激起蘇有朋多大興趣,但母親對他說,「你太內向,人緣也不好,需要見見世面磨練下。

「偶像」這東西

©️圖為《永遠的小虎隊》寫真集封面,小虎隊是第一個出寫真集的華語偶像

便去了選秀節目「青春大對抗」,做舞蹈、唱歌技能的訓練和比拼。之後,舞臺上誕生出霹靂虎吳奇隆、小帥虎陳志朋,乖乖虎蘇有朋。

就這樣,中國第一組養成系偶像出世。

個個兒出挑,或乾淨或乖巧,領口折得整齊,像中學時隔壁班的少年,口號是「重榮譽、守秩序、會讀書、懂禮貌」。

那時的他們還不知道,多年後,有個叫TFBOYS的組合,也在這樣號召。

1992年,小虎隊踏上春晚舞臺,成為最早在內地開唱的組合之一。一夜間,全國人民都學會了那句「向天空大聲的呼喚,說聲我愛你」。

「偶像」這東西

©️小虎隊創下20多場演唱會爆滿記錄,《青蘋果樂園》和《愛》是整個臺灣地區青少年關注的焦點,圖為1992年,小虎隊以錄播的形式登上春晚

沒錯,就是蔡明扯著衣裳感嘆「珍貴的泥點子」那一年。

「偶像」這東西

2000年,朱孝天還在給寵物店打工,夜裡去燒烤店端盤子。

但因這家店在電視臺附近,他被製作人發現,拍了《流星花園》。去了才知道,劇組比他闊不到哪裡去。

片酬2500塊新臺幣,柴智屏去西門町批發了一堆看起來很貴、實則非常廉價的衣裳,「常常做個動作,就突然開線了,很尷尬」,言承旭說。

雖然演的是闊少爺,但我們四個人全身上下的服裝,都沒有大S一隻鞋貴。

饒是如此,也沒影響《流星花園》成東南亞最火的劇,四個男生也引起轟動。原來世上有這樣一群人,長了一張空前絕後的漂亮面孔。

於是,公司宣佈,正式成立男子偶像團體,定名F4

「偶像」這東西

©️2002年至2003年,F4的19場世界巡迴演唱會,每場觀眾平均3萬人,是美國《福布斯》權力榜唯一入榜的華籍組合,美國新聞週刊稱其是製造“亞洲之光”的華人使者

也是那一年,17歲的田馥甄想賺錢買一個新沙發,偶然看見《宇宙2000實力美少女爭霸戰》的廣告,如果贏的話,獎金是一萬元。

在那裡,她遇見任家萱和陳嘉樺,並一同挺進決賽。

高、中、低三種聲音,三種個性,「可以是男生的女朋友,也可以是女生的好朋友」。

就這樣,三人以「S.H.E組合」之名發行第一張專輯《女生宿舍》,全亞洲銷量75萬張。

「偶像」這東西

©️《女生宿舍》專輯封面

怪不得在《創造101》裡,Ella陳嘉樺說,她希望打造出一支也受女生喜愛的團體。

「偶像」這東西

©️《創造101》,作為評委的陳嘉樺在採訪中如是說

到2002年,加拿大的艾薇兒·拉維尼發行首張專輯《Let Go》,一躍成全球青少年偶像。

2005年,日本製作人秋元康推出大型女子偶像組合AKB48,以「可以面對面的偶像」為宣傳點,幾乎每日都在公演。

也是這一年,李宇春在《超級女聲》總決賽中脫穎而出,登上《時代週刊》封面,次年發行首張專輯《皇后與夢想》,年終銷量137萬張。

「偶像」這東西

©️2005年,李宇春獲得《超級女聲》全國總冠軍,登上《時代週刊》封面。2007年發行專輯《我的》並首次開展全國巡演,再登《時代週刊》

後來,選秀節目越來越多,幾乎每天都能產出一批偶像。觀眾抬一抬眼皮,就見一排精緻面孔,整整齊齊。

可叫得上名字的,還是從前的小虎隊、李宇春、S.H.E。

直到《創造101》,被問到為什麼參加時,那個有著小鹿一樣眼神的楊超越站在臺上說,「就有個通告,2000塊錢還管飯吃,我就來了。

像一下回到18年前的美少女爭霸戰,田馥甄說,想給家裡買個新沙發。

「偶像」這東西

©️《創造101》,要求自我介紹時,楊超越脫口而出「我是我們全村的希望」,被問到為什麼參加時,她又如是說

這是《創造101》的不同,它找回了「草根」設定,削減了當下選秀節目普遍存在的流水線之感。

王菊和普通人一樣膀大腰圓,楊超越不過是個「村裡來的姑娘」,高秋梓自認是「101人裡最粗的腿」,yamy的五官甚至夠不上可愛。

每個觀眾都從中看見自己,偶像哭泣,他們也跟著鼻頭一酸,偶像憤怒,他們跟著捏緊拳頭。

像大洋的波濤拍擊了海岸,這就是命運共同體,是共情和同理心。所以,AKS總裁說——

有人問偶像是什麼,表演好就是偶像嗎?不是這樣的。粉絲依賴這位偶像,能共有夢想,能給予粉絲同路感,這才是真正的偶像。

「偶像」這東西

©️《創造101》王菊,不夠瘦,不夠少女,自稱是地獄使者

當然也有如花隔雲端的美人。

吳宣儀甜得讓人忍不住將她揉進心裡,孟美岐笑起來真像好天氣。普通人自是無法與之相比,但也不妨礙其成為偶像。

因她們永遠懂事,永遠努力,永遠正能量。就算是在刀山火海里撲騰,面色也依然精彩紛呈。

尤其孟美岐,所有人在聊天時,她在做卷腹,別的成員不知道選誰時,她說「沒關係,不要緊」。

「偶像」這東西

©️《創造101》孟美岐,樸信惠與林志玲的結合體,在韓國出道,被稱作「標準」、「教科書範本」,羅志祥更是稱其可以做偶像

當黃子韜在節目裡喊,「偶像是燃燒自己,帶來更青春的力量」,我想那定是一記脆生生的響亮,是花朵將墜枝時的奮力一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