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十年,考取第二个硕士,她想要更好地传播民族音乐,让世界听懂中国

教书十年,考取第二个硕士,她想要更好地传播民族音乐,让世界听懂中国

连续三届拿到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的一等奖、代表浙大赴德国柏林开专场音乐会、被国家大剧院邀请赴京开专场音乐会,成为第一个北京以外受邀的大学生艺术团……这些都是浙江大学文琴民族乐团曾经走过的光辉历程,而这一系列的成果都离不开一个人——浙大文琴民族乐团指导老师兼常任指挥周怡如。

教书十年,考取第二个硕士,她想要更好地传播民族音乐,让世界听懂中国

周怡如,200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专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到浙大任教至今。十年过去了,2017年她重新加入了轰轰烈烈的考研大军,以优异的成绩被上海音乐学院的指挥系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今年九月,即将开始攻读她的第二个硕士学位,下一次读研的“苦功夫”,同时继续带领文琴民乐团攀登艺术的更高峰。

教书十年,考取第二个硕士,她想要更好地传播民族音乐,让世界听懂中国

先学琴后指挥,她是音乐路上的幸运儿

“我应该算很幸运的,首先在我生活的三线城市,在我出生的八十年代,有一个愿意负债给我买钢琴,然后以巨大的毅力全年无休‘逼’着我练琴的妈妈,我真的很幸运。”周怡如说,4岁多开始,每天练三、四个小时琴是常事,到了假期,她便每天要对着钢琴坐八个小时。“我当时屁股都要坐出泡了,特别痛苦,有时候就在墙上写‘我妈妈是猪’,我妈看到了之后也假装没看到,就默默地把墙上的字抹掉,然后我就再写一遍。”周怡如坦然地笑道。令周怡如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看湘江涨潮,二十多个亲戚挤在她家小小的客厅里等着周怡如练完当日份的钢琴,最后大家也顾不上吃午饭,饿着肚子出发去看潮。这件事情让周怡如充分意识到了练琴在她生活中的地位,“当时感觉被这样对待很不幸,现在深深意识到这有多幸运”。

教书十年,考取第二个硕士,她想要更好地传播民族音乐,让世界听懂中国

第二次被幸运之神深深眷顾,是在她小学六年级去长沙参加全国钢琴业余考级十级考试的时候,对她进行考评的教授听她演奏完最后一首乐曲,对她说:“你等一下”,然后叫来了另外两位专家,并让她再次演奏了最后一首乐曲。老师们发现了她有很好的音乐感觉,鼓励她以后走音乐专业道路。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秘书长的顾春雨老师还专门给周怡如留下了联系方式:“你好好练,如果你考大学的时候想走这条路,可以到北京来找我”。五年后,从未放松练琴的周怡如决定报考中央音乐学院,于是忐忑地给顾秘书长打电话——这五年之间,他们完全没有任何联系,但当电话接通的那一刻,秘书长热情地表示依然记得她,并答应为她介绍专业老师,甚至主动提出在北京学习期间可以在他家里练琴,为她提供方便。终于,周怡如如愿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幸运地进入了这座中国顶级的音乐殿堂。

2007年,周怡如从中央音乐学院硕士毕业,应聘到浙江大学,接手了文琴民族乐团。她发现乐团组织松散,编制奇缺还极不平衡,排练效率低,甚至一年只排演一首曲子,于是她果断开始琢磨排练方法,带着学生们练习新曲子。“刚开始的三四年,完全没有勇气拿起指挥棒”她说,只能凭借自己多年训练出来的综合音乐素养,用鼓槌敲着谱架带大家合奏。后来她“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对乐团太不负责了”,便开始不计代价的自己花路费、住宿费、学费找指挥家私下上课,往北京跑了三年。

“又非常幸运的是,在我想学习指挥的时候,也有非常优秀的老师愿意教我”。周怡如受过三位指挥家的指导,启蒙老师是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指挥张列,而后又经张列老师介绍,跟随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杨力老师学习,近一年来得到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张国勇老师的倾心指导,终于考上上海音乐学院攻读乐队指挥专业研究生。谈及恩师,周怡如十分感慨:“我的老师们人都特别好,都是毫无保留,倾囊相授。他们都给了我很深刻的教导,绝不仅仅在技术上。”

张列老师给周怡如上第一节课时就给她打了预防针:“指挥是一个很难的行业,你想啊,你总对着别人指手画脚,挑三拣四,还得让他愿意听你的,演奏音乐必须是个心甘情愿的过程”。杨力老师曾经对她强调“所有的技术都是可以学的,但是,技术是用来表现想法的,所以对于音乐,首先你要有想法!”。“张国勇老师有一句话对我影响很大,就是我准备上音考研的过程中,有一次上完课非常忐忑的跟他说,不知道自己现在算什么水平,其他考生在什么水平,张国勇老师很不高兴,迅速打断了我,他说你不要想那么多,

只管攀登!就成了!

37岁加入考研大军,常在后半夜学习

文琴民乐团的现任团长潘啸告诉记者,“我觉得周老师在指挥上是有实力有水平的,她对音乐有自己的见解,对音准音色节奏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大家都愿意听取她的建议。”

即使指挥的专业水准已经为团员所认可,2017年7月,即将满36岁的周怡如还是决定报名上海音乐指挥系研究生考试,以期更加系统地学习指挥。虽然她做了思想准备,但是真正经历过后,还是感叹下决心容易,执行太不易。指挥在音乐行业场场处于统领的地位,相应的,对指挥本身的专业水准也要求很高,各大音乐学院的指挥专业都是最难考的专业之一,准备考试的过程充满了艰辛,要考核的项目众多,如总谱读法、钢琴演奏、指挥、和声写作、中外古今的大量音乐史等等。其中有一项考试叫“视唱练耳”——周怡如在浙大也为浙大同学开设了《视唱练耳》这门通识课——音乐是听觉艺术,视唱练耳通过视唱和听音达到练耳的目的,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对于音乐的分析判断能力。对指挥来说,这项考试基本考到了全校最高的难度,因为真正面对乐队的时候,指挥要敏感地从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演奏中发现错误的、不准的声音,做出修改。“钢琴演奏也是需要下功夫练习的“硬仗”,每天如果没有2个小时以上的练琴量,连小时候的功夫都捡不回来。”

作为浙江大学公共艺术中心的老师,周怡如要保证学校的课程和各类活动,作为文琴民乐团的“大管家”,大到排练的方向和比赛、演出曲目,小到演出服的设计、团队氛围建设、录音时间地点预约等等也全部需要她来落实。因而,这时候报考上音的指挥系研究生,对她的时间表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大部分备考时间都集中在晚上和后半夜,有时候白天如果来不及练琴,晚上甚至后半夜就要留在排练厅练钢琴,因为家里不能晚上弹琴,而且除了钢琴演奏,像视唱练耳、总谱读法的考试都要用钢琴”。除此之外,复习她“丢了十三年”的英语和政治,还有由上海市统一建立了大题库的三门音乐史都是不小的挑战。其中,单单中国音乐史就有三套共六本书,西方音乐史除了书之外还有习题集,一共有至少十五本书。她从去年九月开始陆陆续续上课备考,12月通过了指挥主科和音乐史、英语政治的考核,“这四个月真的睡觉时间不够,唯一放松的大概是点外卖的时候了。但是真的长进挺大,不论有没有考上,收获都不小”。

教书十年,考取第二个硕士,她想要更好地传播民族音乐,让世界听懂中国

音乐史的部分课本

民族的更是世界的,文琴是浙大的一张文化名片

担任文琴十年指导老师的周怡如,对文琴有清晰的定位:“我觉得文琴在浙大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存在。是我们浙大在一个通向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有一张拿得出手的文化名片,这除了看普通学生社团,校园活动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得有一个代表学校的艺术高度的团体,尤其是民族乐团,面向世界我们代表的就是中国民族的音乐文化,要在世界上拿得出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就得拿得出有含金量的艺术表演。”

出身于中国最好的音乐院校,周怡如眼中文琴的同学们或许还没达到音乐上的“专业水准”。但她一直告诉同学们“会有业余的乐手,业余的指挥,但是绝对没有业余的音乐”,不能说因为不是音乐专业出身,就觉得能到那样一个地步就很好了,这两者之间不应该画上等号。“我们见过什么是好的,就应该朝这个标准努力。”谈起对于艺术水准的追求,周怡如眼神中充满着坚定。潘啸也告诉记者,“周老师对于音乐梦想有执着的追求。”

为了实现所追求的音乐水准,文琴民乐团的训练量是很大的,寒暑假都会有半个月左右的集训,每天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有时候在学期中还会安排一个月左右的晨训,时间是每天早上6:30-7:30。2015年,为了以最佳水准参加全国比赛,民乐团的全体团员在过年前后持续排练了三星期。大年三十晚上,文琴民乐团的六十多位成员一起在玉泉永谦排练厅过年,包饺子看春晚,“真没回家过年,六十多个人全留下了,艰苦又难忘。”周怡如说道。

教书十年,考取第二个硕士,她想要更好地传播民族音乐,让世界听懂中国

过年期间排练照片


教书十年,考取第二个硕士,她想要更好地传播民族音乐,让世界听懂中国

一起看春晚

教书十年,考取第二个硕士,她想要更好地传播民族音乐,让世界听懂中国

一起过年

带着这样的音乐追求和经过艰苦的训练,2012年浙江大学文琴民乐团前往德国进行文化交流。当时民乐团在柏林和基尔各演奏了一场,演奏完毕,全场的观众都站起来鼓掌,掌声持续了十分钟。“他们能够感受到,这种东西是具有古老传统文化的,他们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宝贵的东西,当一个学校建校越久,越想往现代和科技发展的时候,文化一定要寻根,不然会飘起来,很容易被时代改变。所以需要有一个笃定的文化信仰。所以我觉得文琴对浙大来说是很重要的。”

教书十年,考取第二个硕士,她想要更好地传播民族音乐,让世界听懂中国

德国演出海报

路还长,为民族音乐奋斗

周怡如坦言,民族音乐在中国是有些弱势的,尤其相比于流行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周怡如和文琴的同学们做了很多事情。为了推广民族乐器,周怡如和文琴民乐团开设了“零基础民乐推广课”。一个一个地去为乐团同学和报名同学敲定时间。虽然很累,很多报名的同学也不能很好掌握其中的技巧,但能让更多人了解、感受民乐,就让他们觉得满足。

她的一个朋友计划开设以民族音乐为主的音乐生活馆,邀请她担任艺术总监。即使工作量已经很大,周怡如也欣然应允了。“我觉得他的这个理念特别棒,因为我就是觉得我们民族音乐需要推广,不希望大家一谈起来就说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去年有一部电影《闪光少女》,讲述的就是关于民族音乐在中国的现状。“他们想传达的和我这个朋友的理念很像,就是希望民族音乐重新被市场和年轻人认可,但我不是特别赞同把民族音乐同动漫、Cosplay、流行结合起来,当这样结合的时候,(民族音乐)就变成了纯手段,这不是民族音乐自立的一个核心内容。所以我想让我朋友的这个音乐馆不完全做古典民族音乐,纯清高,别人都听不懂,我觉得要有通俗的乐曲,适合年轻人合奏的形式,同时要坚守对于传统技术和演奏方法正确性的保证。”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无论是钢琴、指挥还是中国民乐,周怡如一直与音乐为伴。对她来说,音乐不仅仅是简单的一门艺术,更是人生道路上的灵魂伴侣。学习没有止境,音乐也是。攻读第二个硕士学位、带领文琴民乐团,周怡如会在音乐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踏实。

教书十年,考取第二个硕士,她想要更好地传播民族音乐,让世界听懂中国

文琴乐团演出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