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包子你还只知道狗不理呢?可真遗憾!

说竹板儿这么一大呀

别的咱不夸

夸一夸咱们天津传统

狗不理包子

它薄皮大馅十八个褶

长得像朵花

天津的包子你还只知道狗不理呢?可真遗憾!

说到天津,除了这说不完道不尽的曲艺,那就当属狗不理包子了。昨天一个朋友问我:你默读一段文字的时候,脑袋里出现的是谁的声音?说实话,写上面那段竹板书的时候,我脑袋里面全是郭冬临的声,真看出来了,这曲艺和包子也是很魔性啊!

在天津人的世界里,包子是饮食界的灵魂之光。天津人每家每户,隔三差五都会自己蒸几屉包子解解馋。至于外出朋友见面,想唠唠嗑喝口小酒,多半也是“走,楼下吃包子去。”

天津的包子你还只知道狗不理呢?可真遗憾!

可这天津的包子,你若是只吃过狗不理的,那可真是人生一大憾事!没有一个游客去天津不会去吃狗不理包子,也没有一个游客在吃过狗不理之后没留下心理阴影。

而对狗不理最diss的竟然是天津人,连天津出租车司机都说“傻子才去那儿吃呢!”没有一个天津人会去吃狗不理包子,虽然天津人的确很爱包子。

天津的包子你还只知道狗不理呢?可真遗憾!

狗不理曾经的确是天津之光,它最大的贡献是奠定了天津包子的基础,使所有传统天津包子都打上了“一拱肥半发面”“十八个褶子”以及“水馅儿”的tag。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天津人认半发面儿、十八个褶子的水馅儿包子,却不认狗不理。理由不是别的:当代狗不理失了天津包子的气节。

近十几年来,狗不理私有化,导致菜谱价格大幅涨价,大部分天津市民近年来也不再吃狗不理包子了。真正的老天津卫包子铺一般只卖早、午饭,每天五六点天还没亮,包子铺的热气就升腾起来,不管什么时候,包子铺永远要看到有人在包包子。而如今的狗不理,则更像是“橱窗”里的包子!

天津的包子你还只知道狗不理呢?可真遗憾!

除了狗不理,天津还有不少的传统老字号的包子铺:

比如石头门坎,御赐的店名,百年的招牌,出了名儿的素包店,一屉六个,可以半屉起点,每个素包都很有料,皮儿软,馅儿香,配着粥吃清淡可口。服务员是一水儿大妈,态度还很热情;

比如老幼乐,天津最传统的包子铺,至今仍只开半天。这里永远看得到师傅们包包子,包子油大卤多,虽然有点咸,但配合馄饨小米粥就十分完美;

比如老姜记包子,这家开在大胡同——天津最早的食街发源地之一。这里只卖传统肉包和韭菜茴香白菜三种素包,种类不多,但荤包子满嘴流油,素包子口口生香,是天津人最熟悉的吃包子方式;

比如陈傻子,陈傻子最早和狗不理齐名。虽然现在消费升级了,但没变节的包子依旧10元6个,麻蛤包子和腐乳豆芽菜包子最有特色,浓稠的南瓜小米粥,招牌菜小椒香虾仁爆鸡球也好吃;

比如二姑包子、四平包子铺、津门张记包子铺、正阳春鸭油包......以包子出了名的天津,有着这么多的传统包子铺,如果你来了天津,不用非去狗不理不可,这么多的选择,都可以让你体会一下为什么天津人这么爱吃包子!

天津的包子你还只知道狗不理呢?可真遗憾!

而天津人吃包子也有着自己的方式,包子、馄饨、拆骨肉、小米粥,这天津包子铺的“四大金刚”经久不变,组合千变万化,且不管你怎么吃,价格也不过数元钱。

先来盘熬高汤剩下的骨头棒子剃下来的拆骨肉,上桌前拿馄饨高汤过一遍,羊杂汤似的,蘸了三合油吃。再来两盘刚出锅的包子,老礼儿送一碗小米粥。热腾腾的包子馅儿油滴落在粥上,筷子和楞和楞,吸溜一口。

“津门故里,沽上艺苑”,一条街,一座城,想要了解这座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可能首先就要先了解一下它的美食吧!说不尽的美食,唱不尽的曲艺,今天是有包子的天津,你,满意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