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上位,35年皇上,26年太上皇,这个记录无人能破

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历朝历代至少有20几位太上皇。

20岁上位,35年皇上,26年太上皇,这个记录无人能破


其中,做太上皇最久的,就是宋高宗赵构,足足做了26年太上皇,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宋高宗赵构(1107-1187年),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首任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活到80岁而且善终的皇帝。

20岁上位,35年皇上,26年太上皇,这个记录无人能破​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人攻陷东京汴梁,徽钦二帝和皇室大臣千余人被掳往金国,北宋灭亡。得以幸免的康王赵构于五月初一,在南京应天府(别误会,是今天的商丘)即位,重建宋朝,是为南宋。

1138年,在金人南侵压力下,南宋迁都临安府。金国几度南征未果,而南宋也数次北伐无功而返,南宋和金国形成对峙。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与金议和,两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宋割让从前被岳飞收复的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每年向金进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十二月末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以“莫须有”罪名杀岳飞及其子岳云、部将张宪。

20岁上位,35年皇上,26年太上皇,这个记录无人能破

宋金和议成,秦桧事实上成了终身宰相,宋高宗虽对他日益猜忌,却仍纵容他专权跋扈,排斥打压抗战派臣僚。秦桧死后,仍委任主和派万俟卨、汤思退等奸佞小人掌政,坚守对金和议条款。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秋,金海陵王完颜亮大举南侵。后金海陵王被部下所杀,金世宗完颜雍即位,南宋再次议和。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赵构在当了二十六年皇帝后,以“倦勤”,想多休养为由,禅位给皇太子赵昚,被尊为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

淳熙十四年(1187年),宋高宗驾崩,享年八十有一,是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长寿帝王,也是当太上皇时间最长的,26年啊!不服不行。

赵构早早退位当太上皇,应该主要是从政权稳定过渡考虑的。

赵构生有5女一子,但是不幸的是唯一的儿子赵旉不到3岁就夭折了,而且五个女儿在靖康之耻中都被掳至金国,途中死了三个,两个长成人后又惨入“浣衣坊”。有传说他泥马渡江,连惊带吓失去了生育能力。后来不得不收养了两个儿子,都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一个是赵昚,一个是赵璩。  

赵昚1127年生,于绍兴二年(1132年)被高宗选中育于宫中,绍兴三十年(1160年),被立为皇子,封建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被立为皇太子。

赵构考虑到如果自己临终时再传位,作为接班人的赵昚年龄越来越大,心中一定不会感激他,甚至会对他心生怨恨,父子不和甚至反目成仇,这在历史上的例子太多了。而且宋高宗属于太宗一支,赵昚则属于太祖一支,按照血缘关系远近,虽说北宋皇族近支几乎被一网打尽,但比起赵昚血缘关系近的太宗子孙却大有人在。这种安排势必会招来种种非议,某些势力会千方百计阻挠赵昚继位,弄不好就引起内部流血争斗,以致于动摇国本。

但是在他牢固掌握权力时传位,这种接位的阻力就会小很多。扶上马送一程,也比较符合规律,以太上皇的名义在后面掌控大局,由赵昚在前面撑着处理一些日常事务。这样一来他选定的接班人得以顺利继位,二来他“抓大放小”,压力不致太大,乐得清闲;三来退位内禅,也博得了不贪慕权力的美名。但是谁都没想到,他这么长寿,一“送”就送了26年!

而事实上,赵构禅位后,也的确没有躲在深宫,颐养天年,不问朝政,每到关键时刻,大至对金和战,小至官吏任命,他都会出面干涉,做出最后决定。说明他还是愿意为国事忧勤,还是对权力狠抓不放,并非他所讲的“久欲闲退”。

20岁上位,35年皇上,26年太上皇,这个记录无人能破

而更加让人称奇的是,他之后的两任皇帝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都主动做了太上皇,祖孙三代都做过太上皇,也算是一项记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