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病倒在扶贫攻坚岗位上

他,病倒在扶贫攻坚岗位上

他,病倒在扶贫攻坚岗位上

3月,南江县政协选派机关干部8人组成驻村工作队,深入沙河镇7个村开展“面对面、心贴心”驻村帮扶工作,他们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一线,谱写了一曲“干群同心决战脱贫攻坚”新乐章。南江县政协副秘书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秘书长易明就是其中一员。自担任沙河镇金星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以来,他就一直坚守在村上工作,用爱心温暖群众,用真情感化贫困户,用切实的行动激励了村社干部和工作队员们前进的步伐,直到病倒在扶贫攻坚的岗位上。6月11日晚,56岁的易明在洗衣服时突发脑溢血被队友送往医院,经医院及时抢救已脱离生命危险,目前在南江县人民医院进一步治疗。

1

生命垂危仍替队友着想

6月11日晚11点左右,金星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冯耀接到易明呼救电话,对方说了两句话就挂断了。冯耀顿感事情不妙,他翻身下床迅速跑向厕所,只见易明已经瘫倒在厕所的地板上,旁边放了一盆还没有洗完的衣服,半边身子就像瘫痪了似的无力。随后,在队友们的帮助下,易明被迅速送往南江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易秘书长后来告诉我,他要晕倒的时候本直接可以向靠近厕所的两位队友求救,但考虑到那两位队友是年轻的女教师,一是不想麻烦她们,更主要的是怕把她们吓着了。于是,他就在厕所摸爬了近1个小时,把希望寄托于有人上厕所发现他。”冯耀哽咽着说。

当天,易明和工作队队员们上午在该村2社廖家河贫困户廖永强、廖永题家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功能分区事宜,下午在贫困户廖代成家督促拆除旧房工作。

2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

“他对我们很好,非常体贴老百姓的疾苦,住在我们家里,经常帮我们做清洁卫生,生活十分节俭,煮啥吃啥,从不挑剔,早上脱下的衣服,白天没时间洗,晚上才回来洗,从不让我们帮忙洗。”贫困户孙学华提起易明就感慨不断。

据村民罗刚海老人讲,“工作队来了后,易领导经常来我们农户家走访,他要是看见院坝里有垃圾就主动捡起来,有时羞得我们都不好意思,所以我们村老百姓的生活、住居卫生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我还不晓得易秘书长生病了,还在想他咋十几天都没有到我家来了。往天天晴下雨都要到我们这儿来,太阳再大都要来,有时候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来指导我们的产业发展。”村民张冬梅听说易明病了,一脸痛苦状。

张冬梅和丈夫朱小龙是村里勤劳致富的代表。驻村工作队来之前,他们家每年靠养猪、养鸡和磨豆腐,一年辛苦下来可收入近十万元,但受条件和资金限制,养殖不成规模,还大大影响了人居环境。易明在走访中了解到张冬梅一家的实际情况后,立即组织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进行帮扶,帮助规划建起了200头生猪的猪舍和60平方米沼气池,并协调资金7万元。目前,张冬梅家养殖生猪25头,乌鸡600多只。

3

亲力亲为树基层干部榜样

“易秘书长与队员们一起摸爬滚打,村里的农家书屋搬场地时,他与大家一道用背篼背书,汗如雨下,双肩还打出血泡。工作中,他样样都给我们做出了表率,就连每一项细小工作都是抢着干,给整个驻村工作队和村民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金星村支部书记程子军说。

金星村村主任张伯驹感慨不已:“为了改变办公室环境,他花钱买了几盆花放在办公室里,长期坚持驻村,每天一早到办公室就打扫卫生,处处给我们做表率,让我懂得了该如何当好一个村干部。”

沙河镇纪委书记凌燕称,易明自担任沙河镇金星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以来,对待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对待同事平易近人,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严格遵守县委、政府的各项纪律要求,生病的前夕仍坚持在驻村工作岗位上,是我们全镇驻村工作队成员学习的榜样。

4

“希望重新站起来回到岗位”

经医院诊断,显示易明右侧丘脑脑出血,脑室积血,高血压3级,很高危。主治医生介绍,目前易明的意识是比较清楚,左手左脚的肌力恢复也比较可以。

病房里,易明告诉笔者,“生病之后,我受到各种爱的包围。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关爱给我很大的信心,很大力量。我从来不后悔从事扶贫攻坚工作,自己还是不舍,希望重新站立起来,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继续搞好这项工作。”

在平时的工作中,易明要求驻村工作队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每周2次集中学习制度,不断提高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同时引导和督促村“两委”制定针对性强、简便易行、符合本村实际的村务工作制度。他说,“要让村务有能者管、发展有能者推、队伍有能者在,真正使基层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坚强堡垒,确保驻村工作队离任后,村上发展不停滞、不倒退、有后劲、有前景。”

来 源丨《四川政协报》2018年07月05日第02版

图文编排丨张 诗 若

校 检丨杨 晨

终 审丨余 泳 忠

他,病倒在扶贫攻坚岗位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