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马云对员工加薪的方案也是这样想的,看后才知套路深!附模板


导读:

很多老板总说人难招,人才难招,真的是这样吗?有没有考虑过是什么原因呢?当然也有可能自己员工跟你说过,但是你没留意,也有可能你留意了但觉得员工是在找借口。那么不妨听一下广大网友是怎么说的:

原来马云对员工加薪的方案也是这样想的,看后才知套路深!附模板

总的来说:网友们大部分介意的还是钱没给到位,认为公司只想着怎么压榨员工却不愿意付出。其实我相信大多数老板赚到钱了还是愿意给员工好的薪资待遇的,毕竟若是员工流失太大,对公司来说也有不少的损失,甚至有可能带给公司灾难性的损害。而员工如果能赚到更多钱肯定也愿意更加努力赚更多的钱。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我永远相信:

  • 利益点在哪里,人的时间和精力就在那里。

  • 物质利益是绝大多数人的第一驱动力。

  • 只有当员工主动为自己而干,工作动力和创造力才是最强的。

原来马云对员工加薪的方案也是这样想的,看后才知套路深!附模板

马云:给高管加10万,不如给基层3000

很多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他们经常是给高管加工资,但是中国企业一定要给普通员工加工资,这是要倒过来的。高管加工资,你一个月给他加个5万10万,其实没什么变化,高管想反正有两百万工资。但是给普通员工加个5千块3千块钱,他是非常感谢的,而士气就是士兵的气。

原来马云对员工加薪的方案也是这样想的,看后才知套路深!附模板

在这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中国员工的敬业度是多少吗?在全世界排名多少?

美国知名民调机构盖洛普发布的“员工敬业度和工作环境研究”报告称,中国的敬业员工比例仅为6%,远低于13%的全球平均水平,处于世界最差水平。那中国员工是不是全世界最差的员工呢?从数据来说不可置否,但我更认为中国员工是全世界最好的员工,为什么呢?

在欧美国家,员工在本职工作完成后,特别是非工作时间是不会加班的,即使给加班费他也不愿意加班;在非洲国家,挣多少花多少,没钱花睡觉也懒得去工作。但是在中国,只要你愿意出钱,给足激励,中国员工是愿意承担更多工作的!

原来马云对员工加薪的方案也是这样想的,看后才知套路深!附模板

薪酬机制分配才是第一生产力。

如果你要想让员工(部下)敬业,就要给他们一个敬业的理由;如果你想让员工(部下)承担责任,就要给他们一个承担责任的理由。而这一切一切的背后其实都是一个大道理,那就是薪酬分配机制。

原来马云对员工加薪的方案也是这样想的,看后才知套路深!附模板

一、KSF薪酬全绩效模式:最适合企业高管、核心员工、销售的薪酬模式

这是一种最能体现管理者和企业共赢的模式,最适用于管理者和一线员工销售等岗位。

KSF模式分配的并非企业既有利润,而是一种超价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结果、效果与企业进行价值交易,管理者员工赢得的是高收入,企业获得的是高绩效,从而实现共赢。

一句话来说,就是员工和企业都能赚钱。

以某生产经理KSF模式为例:

我们可以将他的薪酬模式这样设计

原来马云对员工加薪的方案也是这样想的,看后才知套路深!附模板

在平衡点的基础上,

  1. 毛利润每增加10000元,奖励31元,每减少10000元,少发25元;

  2. 总产值每多3000元,奖励5.3元,每少3000,少发4元;

  3. 报废率,每降0.05%,奖励2.5,每上升0.05%,少发2元;

  4. 及时交货率,每上升0.05%,奖励2元,每少0.05%,少发2元;

  5. 员工流失率,没流失,奖励50元,每流失1人,少发250;

  6. ······

本文所讲的:激励性KSF、PPV模式实操内容及案例,来自《绩效核能》一书,想深入学习的,建议点击以下链接购买!书内附数十个行业案例,送独家视频课程。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对员工来说,

  • 我做的每一项有产值的事情都可以得到相应的薪资回报

  • 做的越多,得到的越多,那我自然愿意去干

  • 薪资是由数据说话,这样也就避免了有关系的人拿的更多的不公平现象

对企业来说,

  • 员工有了工作动力之后,对企业的利润贡献也会更大

  • 避免了养“闲人”的情况

  • 员工在别的地方拿到更高薪资的可能性降低,企业人才流失率也会减少

原来马云对员工加薪的方案也是这样想的,看后才知套路深!附模板

同传统薪酬、绩效模式相比,KSF薪酬全绩效模式着眼于五个要点:

1、大弹性、宽幅:

定量薪酬讲求的是稳定,变量薪酬追求的是激励。变量越大,弹性就越大,激励性就越强。因此,KSF要求从原来的固定薪酬(或底薪)中拿取不低于50%的部分用于宽带激励设计,通常比例锁定在60-80%。

2、高绩效高薪酬:

·员工创造的越多,获得的回报就应该越高。多劳多得,才符合人性需求及市场规则。

·企业不要担心员工的收入高了,而是要致力于一手提高员工的收入,另一手促进员工创造高价值、高绩效。

·相比而言,员工收入高稳定性就强、对公司的认同度与归属感也会得到改善。

3、利益趋同:

  • 员工工资属于管理成本,工资水平走高人力成本就会上升,而企业利润就会下降,因此,老板内心不太愿意增加员工工资。KSF认为员工工资应该属于资本,员工是来创造价值的,根据自己的贡献获得相应的收益。

  • KSF模式的追求结果是:员工收入越高,企业赚的就应该越多。只有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实现趋同,思维才能统一,目标才能真正一致。

4、激励短期化:

激励设计有两种倾向,一是短期化,即月度;二是长期化,即三年以上。不过,任何激励设计都不能忽视短期化的趋势。没有努力的现在,何谈美好的未来。所以,KSF倡导的就是先做好月度激励,再扩展到年度及长期。

5、管理者转向为经营者:

  • 1.管理者做事,经营者做价值和结果。管理者管人,经营者要经营人。

  • 2.管理者为老板打工,经营者必须为自己干、团队一起干。

  • 3.管理者只关注自己的收入,经营者必须创造价值和增值。管理者的起点是先得到,经营者的起点是先付出。

原来马云对员工加薪的方案也是这样想的,看后才知套路深!附模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