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路桥如何拧紧35万只液化气钢瓶的“安全阀”

创新不止步

管理不放松

为35万液化气钢瓶拧紧“安全阀”

近日,路北街道的燃气运送工小张将8个已充好的液化气钢瓶一一送到用户手中,并进行实名登记,因为在路桥“没名没姓”的液化气钢瓶是充不了气的。

通过信息化管理促使送气工严格按照规定规范送气,这是路桥区今年在瓶装燃气管理方面利用信息化拧紧“安全阀”的新成果。

看路桥如何拧紧35万只液化气钢瓶的“安全阀”

作为台州市第一个试点县(市、区)

看路桥区如何创新工作经验和制度

看路桥如何拧紧35万只液化气钢瓶的“安全阀”

推行钢瓶实名制登记

35万只液化气钢瓶有了“身份证”

路桥大批液化气钢瓶进入“老龄化”阶段

●流转多次后,瓶身上的标识识别困难

●没有电子档案,过期瓶极易发生漏判、误判

……

为破解液化气钢瓶安全监管难题,自2016年7月18日以来,路桥区依托物联网技术,率先对辖区内在用的液化气钢瓶进行电子条码标识登记和网络化监管

具体这么操作

用户在转让钢瓶所有权时,与储配站建立租赁使用关系,交付100元押金即可统一置换为经燃气主管部门、质监部门认可的钢瓶。此后,钢瓶维护、检测到报废,整个流程以及燃气配送均由储配站统一负责。

液化气钢瓶上的“二维码”标签作为液化气钢瓶唯一的身份标识,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扫读液化气钢瓶上的二维码标签,核查该钢瓶的合法性及其档案信息。

看路桥如何拧紧35万只液化气钢瓶的“安全阀”

成效:

目前,路桥区352860个液化气钢瓶都有了“身份证”,实名制登记用户有206874个。迄今为止,全区没有发生一起因非法倒灌、无证经营以及使用黑瓶黑气产生的燃气安全事故。

软硬两手抓

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1查找问题

◆ 组织人员在蓬街镇开展夏季燃气安全检查,重点检查群租房、餐饮店等用气场所。

◆ 对全区燃气企业保持高频率明察暗访,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定期检查生产设备、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 每日安排巡线工作人员、入户安检人员、抢险应急人员开展管道燃气入户安检和燃气管线排查工作,保证每日完成全区燃气管线的运行情况检查。

……

4月10日至今,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组织出动检查人员275人次,发现并整改场站安全隐患4处,常态化安全巡查工作有效落实。

看路桥如何拧紧35万只液化气钢瓶的“安全阀”

2整改问题

“软方法”

工作人员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一告知使用者,通过传授燃气安全使用知识和燃气事故的危害性,督促用户规范、安全用气。

为避免影响餐饮营业及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气,在检查并记录问题点位后,为燃气用户留出一个星期整改时间,再通过落实“回头看”,加强排查整改力度。

“硬手段”

自2016年7月以来,共取缔354个无证供应点和非法储存点,查扣钢瓶4026个(基本为超期、报废钢瓶),查处违规经营者5名。

各镇(街道)开展全面摸排工作,严厉打击燃气无证经营、非法储运等行为,积极开展安全排查工作,重点整治餐饮行业违规用气现象。

看路桥如何拧紧35万只液化气钢瓶的“安全阀”

成效:

目前,全区违规储存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无证经营现象已基本消除,非法倒灌现象得到有效打击。

多管齐下

深化整治成果

1远程加强监管

燃气装瓶全程可视、燃气瓶进出站时全程监管……路桥区在全省建立了首个

“燃气安全运行远程监控系统”,让液化气钢瓶的“进出口关”变得全天候全方位“透明”。

在该共享平台上,监管部门可以对液化气钢瓶档案发证、检验数据查询、充装数据查询等,检验单位也可以对液化气钢瓶档案进行上传、审核、数据更新等。

通过云服务器平台,如果没有进行登记的液化气钢瓶,就不能再次充气。

看路桥如何拧紧35万只液化气钢瓶的“安全阀”

2加强规范化管理

路桥区对257辆送气三轮车(含备用)全部采用统一式样并安装GPS定位系统,对原有的257名送气工进行统一培训、考核,通过测试、年审后持证上岗。

对燃气行业从业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抢险应急能力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培养用气人员安全使用意识。

看路桥如何拧紧35万只液化气钢瓶的“安全阀”

3营造宣传氛围

为进一步营造全民关注燃气安全的氛围,5月以来,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燃气安全宣传活动。

看路桥如何拧紧35万只液化气钢瓶的“安全阀”

深化燃气管理安全成果

保障居民安全用气、放心用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