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管理要效益」5S管理理论篇

大禾咨询定期推出【向管理要效益】系列文章,借助精益思想,聚焦价值创造,提供企业战略、商业模式、组织变革、人才激励、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研发管理及现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硬货”,破除管理无用论,实现管理改善成果的变现!

「向管理要效益」5S管理理论篇

一说到5S,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出品的IPHONE 5S。

「向管理要效益」5S管理理论篇

但我们今天要讲的5S却不是这个,我们要讲的是起源于日本的5S管理。是精益生产实施的根基--现场管理(浪费显现化)的内容之一。

「向管理要效益」5S管理理论篇

什么是5S?

5S的起源

5S源自日本,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刚开始只是强调工厂的整理、整顿,后来由于管理提升的需要,又增加了清扫、清洁、素养,形成了现在的5S活动体系。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机、料、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

1955年,日本的5S的宣传口号为“安全始于整理,终于整理整顿”。当时只推行了前两个S,其目的仅为了确保作业空间的充足和安全。到了1986年,日本的5S的著作逐渐问世,从而对整个现场管理模式起到了冲击的作用,并由此掀起了5S的热潮。

5S的定义

“5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几个单词的缩写,这些在日语里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

「向管理要效益」5S管理理论篇

5S引进中国后,各工厂的推行是五花八门;有在5S基础上增加安全(safety)推行6S的,也有在6S基础上增加节约(saving)推行7S的,甚至还有有增加效率(speed)、满意(satisfaction)、服务(service)推行8S、9S、10S的工厂。然而在中国有很多工厂连5S都没有做好没整明白就急于推行更多的S,觉得数字越多,比别人多一个S,自己感觉就更加高大上一些,仿佛正在迈向人生巅峰。

中国的5S

文化

《弟子规》是源于《论语》,是随顺圣贤教诲,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来做事、来处事待人,并不局限于幼儿教育,也适用于成年人。其中就包含了5S的理念。

「向管理要效益」5S管理理论篇

翻译一下:

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能随便乱扔,以免把衣帽弄脏。

书房里要收拾得清爽,墙壁要保持干净。书桌要保持整洁,笔砚要放端正。

存列典籍要有固定的地方,读完一本书,一定要归还到原来的地方。

人性

中国人有很多优点,如:勤劳、节约等;但也有很多缺点,如:缺乏责任心,喜欢偷懒,好面子等。

「向管理要效益」5S管理理论篇

习性

“德国人与中国人的区别在于:不少中国人表面聪明,但做起具体事情来却常常马虎行事,粗枝大叶。而德国人表面都平淡无奇,可做起具体事情都能态度认真,专心工作,一丝不苟。日常工作的小差异会造成整体效果的大差异”

「向管理要效益」5S管理理论篇

你愿意住在哪个房间?

5S做的不好的房间

「向管理要效益」5S管理理论篇

5S做的好的房间

「向管理要效益」5S管理理论篇

5S详解

推行5S的目的

5S的推行能提高现场的效率,能提升质量,能改变企业形象,能保障生产安全,能降低成本,能提升员工士气,能确保交货期,能减少库存。这些确实是推行5S能带来的成果,是目标,却不是目的。

推行5S的目的应该是创建一个一眼就能发现异常的现场,提供一个管理工作的基础。把一个企业管好,不让把企业变得好管。

5S概念解析

1S:整理

「向管理要效益」5S管理理论篇

整理的含义:

必需物品非必需物品区分开,在岗位上只放置必需的物品。

整理的目的:

腾出空间,防止误用

缺乏整理产生的浪费:

a、零件或产品因过期不能使用造成资金浪费

b、场所狭窄,物品不断移动的工时浪费

c、管理非必需物品的场地和人力浪费

d、库存管理及盘点时间的浪费。

整理的要点:

1、打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的观点。

2、去除个人占用的现象,合理利用资源。

2S:整顿

「向管理要效益」5S管理理论篇

整顿的含义:

将必需物品置于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到和立即放回的状态。即寻找时间为零,放回时间为零。

注:随意放置物品并不会让你的工作速度加快,只会让你的寻找时间加倍。我们必须思考分析怎样拿取物品更快,并让大家都能理解并遵照执行。

整顿的目的:

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找寻物品的时间;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

缺乏整顿产生的浪费:

a、寻找时间的浪费

b、停止和等待的浪费

c、认为没有而多余购买的浪费

d、计划变更而产生的浪费

e、交货期延迟而产生的浪费

推行整顿的要点:

1、整顿的“3定原则”:定点、定容、定量。

定点:放在哪里合适;

定容:用什么容器、面积、颜色;

定量:放置多少数量合适。

2、整顿要明确“3要素”:场所、方法、标识。

3、制定统一的规范。

3S:清扫

「向管理要效益」5S管理理论篇

清扫的含义:

将岗位变得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将设备保养好。

注:经过整理、整顿,必需物品处于立即能取到的状态,但取出的物品还必须完好可用,这是清扫最大的作用。所以,清扫就是对环境和设备的维护和点检。

清扫的目的:

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稳定品质;达到零故障、零损耗。

缺乏清扫产生的后果:

灰尘--附着氧化--锈蚀--松动--脱落--部件变形--断裂--故障

推行清扫的要点:

1、清扫就是点检;

2、以身作则;

3、人人参与;

4、自己动手;

5、清扫就是点检;

6、防止污染源。

4S:清洁

「向管理要效益」5S管理理论篇

清洁的含义:

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标准化、制度化。

注:要成为一种制度,必须充分利用创意改善和全面标准化,从而获得坚持和制度化的条件,

提高工作效率。

清洁的目的:

成为惯例和制度;是标准化的基础;开始形成企业文化。

缺乏清洁产生的后果:

a、回复原状,前功尽弃

b、企业文化无法形成,没有凝聚力

推行清洁的要点:

1、维持全员3S意识;

2、创造3S改善契机;

3、建立可视化的3S标准;

4、巡查评比;

5、持续不断的培训与宣导。

5S:素养

「向管理要效益」5S管理理论篇

素养的含义:

对于规定了的事情,大家都按照要求去执行,并养成一种习惯。

注:5S最终为了提高员工的素质,员工素质的高低,只能通过行为来判断;公司应向每一位员工灌

输遵守规章制度、工作纪律的意识;此过程有助于养成制定和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

素养的目的:

让员工遵守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素质习惯的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